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散文第13课沙田山居课件粤教版必修1.ppt
《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散文第13课沙田山居课件粤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散文第13课沙田山居课件粤教版必修1.ppt(4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13课 沙田山居,第三单元 散文(1),【学习目标】,1.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2.分析作者在神妙的山水之美及哲理性语句中流露出的淡淡的乡愁。,预读先学,多读厚积,品读研析,内容索引,预读先学,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单音字, 语言知识强化,绸缪( ) 阒黑( ) 天籁( ) 肩膂( ) 肘腋( ),衣袂( ) 蹂躏( ) 朝暾( ) 摇曳( ) 氤氲( ),chu mu,q,li,l,y,mi,ru ln,tn,y,yn yn,(2)多音字,蒙,茸蒙( ) 蒙古( ) 蒙混( ),吐,吐露( ) 呕吐( ),禅,禅机( ) 禅让( ),伺,窥伺( ) 伺候( ),mn
2、,Mn,t,t,chn,shn,s,c,mn,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渺( ) 缈( ),(2),缪( ) 谬( ),(3),姗( ) 珊( ),(4),桅( ) 诡( ),渺小,缥缈,绸缪,谬论,姗姗来迟,珊瑚,樯桅,诡计,(5),蔼( ) 霭( ),(6),蜿( ) 婉( ),蔼然,暮霭,蟠蜿,婉言,(1)氤氲:_ (2)阒黑:_ (3)历历可数:_ (4)心血来潮:_ (5)姗姗来迟:_ (6)洞里桃源:_ _,二、词语积累 1.理解运用,形容烟或云气很盛。,寂静而黑暗。阒,形容没有声音。,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形容来得很晚。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
3、容的姿态。,出自晋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人常用桃花源来比 喻远离俗世喧嚣的地方。,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颜色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目前,希腊已有大片国土起火燃烧,伯罗奔尼撒半岛仍不断出现新的火情。 一场浩劫过后,大片原始森林毁于一旦,断壁残垣历历可数,惨不忍睹。( ),答案 “历历可数”指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此处是景象看得很清楚,应用“历历在目”。,(2)直到最后一分钟,球星才走进了赛场。然而,观众看到这位姗姗来迟的主角,依然站起来疯狂地欢呼。( ) (3)经过严谨的论证和长期的测试,董事长心血来潮地决定:新产品于下个月投放市场。( ),答案 “心
4、血来潮”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不合语境。,2.辨词填空 (1)纤毫纤细纤悉 “纤毫”为名词,纤细的毫毛,比喻非常细微的事物或部分。 “纤细”为形容词,非常细。 “纤悉”为形容词,详细,详尽。 他的字有个特点,笔画_。 这篇文章内容_,感情真实感人。 人物形象在这些牙雕艺术品里刻得_毕见。,纤细,纤悉,纤毫,(2)庄重郑重 “庄重”指(言语、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 “郑重”指严肃认真。 18名礼兵抬起9个花篮正步走向人民英雄纪念碑,将花篮_地摆放在纪念碑基座前。 在严肃的场合你要放_点儿。,郑重,庄重,三、名言警句 有关“思乡”的古诗句 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5、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3.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4.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5.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宋李觏乡思, 文本常识积累,一、作者简介 余光中,原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1985年以来,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2017年12月14日
6、,在高雄医院离世。,二、背景展示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创作及翻译工作,自称此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作品有余光中诗选、听听那冷雨等。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沙田山居就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品读研析,课堂导语,台湾是中国的一个宝岛,一湾浅浅的海峡承载了台湾亿万同胞的悠悠乡情,我们还记得余光中的乡愁吧?(投影出示,指同学朗读: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
7、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a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梁实秋评价余光中说:“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余光中先生在人们的记忆中首先是作为诗人存在的,他的乡愁已经成了诗中的精品。其实他的散文也丝毫不逊色于诗歌。他把散文与诗比作自己的左右手,称自己的散文是“左手的缪斯”。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沙田山居,来体会一下其散文的特色及其蕴涵其中的感情。, 通读整体感知,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描写了
8、什么内容?请在图中处分别填出。,答案,答案 晴朗日子里的海与山 人的活动, 深读重点探究,1.第3段中说:“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作者为什么把山比作高僧? 探究点拨 结合“高僧”具有的特点,体会作者于精妙比喻中隐藏的深意。,答案 因为“我成了山人”,远离了俗世的纷扰,所以“我”眼里的山也就像看破世间变化的高僧一样,只静观而不语,有一种超然的声韵,表现了“我”与山的和谐、默契,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答案,答案,2.第7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 探究点拨 结合下文的叙述,理解“人为的骚音”具体指什么。,答案 “人为的骚音”指的是列车的声音。本来
9、“骚音”不会给人以美感,是会让人讨厌的,作者却写得相反,这是因为铁路彼端连结着大陆,作者心系大陆,所以感觉这“人为的骚音”令人心动而神往。,答案,3.文中深厚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巧用典故和借用诗句上,请找出文中运用的典故及化用的诗句。,答案 运用的典故:陶菊、苏月、洞里桃源、桓景、王粲等。 化用的诗句:“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化用的是杜甫秋兴“丛菊两开他日泪”,“相看两不厌”直接化用了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诗句,“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则是化用了李白山中问答中的诗句。,答案,4.品读下列句子,结合加颜色词的寓意,说说作者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1)18个月,也就是说,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
10、月已经圆过两次了。,答案 明写重阳节与中秋节、菊与月,这是对乡愁最坦白的寄托。“陶菊”与“苏月”的说法将陶渊明和苏轼与自然景物紧密结合在一起,说明中国文化已经浸润到了作者的血液里,这样写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眷恋与追求。,答案,(2)山色如环,困不住浩淼的南海,毕竟在东北方缺了一口,放樯桅出去,风帆进来。,答案 这一“口”正是诗人眺望故土的镜头,也是乡愁之潮的出海口。远行的海轮,扬起白帆,表达了将乡愁带去的大陆情怀。,答案,(3)从清早到午夜,一天四十多班,在山和海之间,敲轨而来、鸣笛而去的,山下的铁轨向北延伸,延伸着我的心弦。我的中枢神经,一日四十多次,任南下又北上的千只铁轮轮番敲打,用钢铁火花
11、的壮烈节奏,提醒我,答案 开往大陆的火车是乡愁的载体。作者把火车比喻成乡愁与故土的纽带,振动着诗人乡愁的脉搏,联结着诗人与故土。,答案, 延读思维拓展,文章用大量的笔墨来写景,却又说景物“不过为无边的静加注荒情与野趣罢了。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这是否自相矛盾?,答案 不矛盾。文章用大量的笔墨写海山变幻的风景之美,是为作者的主观抒情服务的。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为“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做铺垫。这里景与情是交融在一起的,景物描写得越美,越能反衬出作者思乡之情的浓重。,多读厚积, 读技法 勤练笔,如何做到前后照应 本文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首先,开头一段提到“马远夏圭”、“
12、重九”、“中秋”,这一切都与最后的诗句“五千载”的文化相照应。 其次,开头作者在阳台上看到“大陆的莽莽苍苍”与结尾部分“不能不下楼去”(意为回归祖国)相照应。,【技巧点拨】 前后照应,使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逐步明朗,也使结构浑然一体,紧凑严谨。 做到前后照应,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内容与题目相照应。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内容要符合题目的要求,题目才能起到眼睛的作用,让别人了解你写的是什么事情。 (2)开头与结尾相照应。一件事,在开头交代发生的原因,结尾就要交代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这样才显得有头有尾;开头提出这件事有什么问题,结尾就要解谜答题。,(3)情节之间相照应。如:前边写了班级为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散文 13 沙田 山居 课件 粤教版 必修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