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三章动物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第二节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课件中图版必修3.ppt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三章动物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第二节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课件中图版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三章动物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第二节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课件中图版必修3.ppt(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第三章 动物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情景导入,条件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课堂互动探究 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热点考向示例 洞察考向 探规寻律,随堂达标检测 随堂反馈 全面提升,栏目索引,1,1.反射弧的构成,课堂互动探究 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答案,反射弧的构成,【基础梳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2.反射的一般过程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 传到 ,然后经 传到 ,从而引起机体产生某一运动。,答案,思维激活1 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就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吗?,提示 不是。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
2、腺体等。,思维激活2 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至少需要几个?,提示 不能。至少需要2个。,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合作探究】,胞体:内含细胞核,突起,轴突:一条,较长、分支较少,树突:数条,较短、分支较多,特别提醒,2.反射弧组成及相应功能比较,特别提醒 反射弧中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的判断 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C)的是传入神经纤维(B)。 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纤维(B),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纤维(E)。,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
3、,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纤维,反之则为传出神经纤维。 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纤维,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纤维。,3.反射的类型及联系 (1)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的形成必须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将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使无关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后才形成。条件反射应不断用非条件刺激强化才能稳定,否则将不断减弱甚至消退。,4.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比较,巩固1 如图为一个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 s是效应器,m是感受器 a是传入神经纤维,c是传
4、出神经纤维 a是传出神经纤维,c是传入神经纤维 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abcm 兴奋的传导方向是:mcbas 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abcm或mcbas,解析答案,A. B. C. D.,解析 根据突触结构和神经节的位置,可判断出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a是传入神经纤维,c是传出神经纤维,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abcm。 答案 A,1.突触和突触传递,答案,2,突触和突触传递以及反射中枢,【基础梳理】,突触,C.,A.,B.,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前膜,其他结构:D. 、E. 、F. 、G. 。,轴突末端,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小体,答案,(2)突触传递过程 神经冲动突触小体 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
5、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 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产生 。 2.反射中枢 (1)作用: 、 和 神经冲动,是反射弧的核心。 (2)组成 二元反射弧:最简单,由传入与传出神经元的 和 构成,如 反射的反射弧。 三元反射弧:在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之间增加了一个 ,如 反射的反射弧。,突触前膜,受体,兴奋或抑制,分析,归纳,整理,突触联系,传出神经元,膝跳,中间神经元,缩手,思维激活3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是依赖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吗?为什么?,提示 不是。释放方式为细胞膜的外排作用,依赖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具有多个中间神经元的反射弧:绝大多数反射弧属于此类,中间神经元
6、越 ,反射中枢分析和综合能力就越强。,思维激活4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为什么只能是单方向的?,提示 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精细复杂,1.突触的类型: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只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接点,由此可分为两类:,【合作探究】,(1)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等。 (2)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3)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兴奋传导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2.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神经冲动的传导,如下图所示:
7、,(5)突触传递的特点 单向传递: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突触延搁:冲动在突触前末梢部分传导速度较慢。 原因是: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注意突触小体与突触的关系,二者范围不同、位置不同,但都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一般是下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部分,也可能是肌肉或腺体。 神经递质的作用效果有两种:兴奋或抑制。 递质释放的过程为外排,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由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膜)上的糖蛋白识别。 突触小体内线粒体和高尔基体两种细胞器的含量较多。,拓展延伸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神经末梢兴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生物 第三 章动 稳态 维持 生理 基础 第二 反射 活动 基本原理 课件 图版 必修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4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