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关照女性命运6古诗二首课件鲁人版必修3.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关照女性命运6古诗二首课件鲁人版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关照女性命运6古诗二首课件鲁人版必修3.ppt(4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6 古诗二首,风雅诗斋,课前预习,文本精解,随堂演练,时文赏读,风雅诗斋,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注】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注】 “不曾”一本作“不知”。 赏读: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不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细腻而含蓄的集中
2、描写,使读者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课前预习,一、知人论世 1.走近经典,(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又称为“诗”,或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2)古诗十九首为汉代五言诗,收入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的文选,这些诗的作者,创作的时间、地点都难以确定,但后世却视之为带有整体性的组诗,“古诗十九首”也就成了这些诗的专名。这些诗在内容上都有某些共性,艺术上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2.写作背景 (1)氓估计写于公元前七世纪以前,那正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妇女在家庭从事奴隶般
3、的劳动,经济上得不到独立,人格上形成对男子的附属关系,男子一旦变心,就可以无所顾忌地将她抛弃。这时作为封建生产关系和等级制度的观念形态(如封建礼法)也已形成,妇女的恋爱和婚姻常常受到礼教的束缚,父母干涉和习俗的责难,进一步形成了对妇女的精神桎梏。氓描写了一位纯洁善良的少女被轻薄男子欺骗遗弃的不幸遭遇,肯定了女子事后悔恨的心情以及与男子决绝的立场。,(2)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篡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营私,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东奔西走。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
4、的闺怨。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文人士子仕途碰壁后产生的人生苦闷、厌世情绪和离别相思之情,反映了东汉末年儒家思想崩溃,身逢乱世的中下层文人在仕途碰壁后对短促而苦难的人生的深刻思索,在对现世人生的怀疑和否定的同时,也标示着对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二、相关链接 1.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诗经中运用了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陈述铺叙,雅诗、颂诗中多用这种方法。比就是譬喻,使形象更加生动鲜明,如硕鼠用老鼠来比喻统治阶级的可憎,氓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夫妇爱情的变化。兴的基本含义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像采葛:“彼采潇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开头两
5、句是起兴,它与下四句没有任何意义上的联系。它的作用只是为了引起下文,使诗歌曲折委婉,而不给人以突兀的感觉。但也有起兴和下文有联系,同样起着比喻的作用,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比兴手法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它可以在极短的篇章里创造出极动人的境界和形象。比兴手法在中国诗歌创作中一直被继承发展着,这是周代民歌对后代文学有重大影响的一个方面。,2.五言诗 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东汉时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今存最早的文人的五言诗当为东汉班固的咏史。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
6、到成熟阶段。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已“居文词之要”(钟嵘诗品),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 五言诗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有音乐美。因此,它更能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即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三、语基梳理 1.通假字,答案:(1)“于”通“吁”,吁嗟,叹词,表示叹息 (2)“说”通“脱”,解脱 (3)“泮”通“畔”,边,岸,2.一词多义,答案:(1)动词,请,愿 动词,扶,持 动词,带领 名
7、词,将领,将帅 副词,将要 副词,且,又,答案:(2)动词,搬迁 动词,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动词,放逐,流放 动词,变更 (3)助词,无实义 句中语气词,无实义 名词,预言、话 动词,说,答案:(4)动词,距离 动词,离开 动词,距离 动词,离别 (5)介词,把 连词,表目的,来 第一个“以”,介词,用;第二个“以”,介词,把 介词,因,答案:(6)结构助词,居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代指令“她”伤心的人和事 结构助词,“的” 音节助词,无实义,答案:(1)贰,背叛,有二心。数词用作动词 (2)二三,有时二,有时三。意思是多次改变。数词用作动词 (3)老,指“白头偕老”的想法。形容词活
8、用作名词 (4)巢,筑巢。名词用作动词 (5)日,一天天的。名词作状语,答案:(1)虚指多年 指出生三年 (2)眼泪 眼泪和鼻涕 (3)至,达到;于,介词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件事,答案:(4)距离 到某地方,前往某地 (5)把当作 认为,答案:(1)判断句。“匪”表否定判断 (2)判断句。“则”表肯定判断 (3)省略句。省略主语 (4)省略句。省略宾语,5.特殊句式 (1)“匪来贸丝”“匪我愆期”( ) (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3)以尔车来( ) (4)来即我谋( ),答案:(5)省略句。省略主语 (6)倒装句。介词宾语前置,应为“以秋为期” (7)倒装句。主谓倒装,应为“
9、其德二三”,(5)与君生别离( ) (6)秋以为期( ) (7)二三其德( ),答案:(1)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2)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3)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6.名句名篇 (1)氓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 。 (2)氓中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 , ; , 。 (3)氓中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 。,答案:(4)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5)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4)
10、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的语句是: ,! (5)行行重行行中用比兴的手法,说明自然界的飞禽走兽都有思念故土的本能和情感,暗示思妇对游子思念的句子是: ,。,文本精解,一、整体感知 1.结构图解 (1)氓,(2)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2.氓 (1)有论者以为,氓这首诗的结构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请你 分析。,参考答案:全诗共六章,每章十句。一、二两章是追叙,第一章,叙述女子与男子由相恋而定婚。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不在乎氓是否有“良媒”而与氓结婚。诗人叙述到这里,情绪极度激昂,既有对以往婚前生活美好的追忆,也有一丝悲愤与悔恨。使叙述中断转而开启第三章。第三章,她对一
11、群年轻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叙述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尽情倾诉她无端被弃后怨愤悲痛的心情。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表现出女子清醒与刚烈的性格特点。这些,都是作者的经历、内心活动、感情变化的再现。这种安排与主人公情感抒发相吻合。,行行重行行 (2)归纳行行重行行一诗的构思特点。 行行重行行表现思妇怀念远行的丈夫的缠绵情感。全诗先是追叙初别,再说路远会难,然后倾诉久离相思之苦
12、,最后以自我宽慰作结。,二、局部揣摩 氓 1.氓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性格,试举例分析。,参考答案: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是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婚姻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13、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这一对比中,女主人公认识到了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生活经历中她得出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的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2.试简析氓三、四章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参考答案:第三章前四句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起兴,桑叶鲜嫩,告诫斑鸠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意是相连的。这些起兴的诗句中兼有比的特点,以桑叶茂盛来比喻女子正当年轻美貌之时,也有一说是指氓情意浓厚之时。第四章前两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关照 女性 命运 古诗 课件 鲁人版 必修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