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离骚(节选)课件苏教版必修4.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离骚(节选)课件苏教版必修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离骚(节选)课件苏教版必修4.ppt(5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离骚(节选),书香晨读,课前预习,课堂探究,随堂检测,时文赏读,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国学讲堂,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 施行仁道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道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有很少人帮助到了极点,连父母妻子兄弟都背叛他;有很多人帮助到了极点,整个天下的人都归顺他。 【领悟】 孟子所说的“道”,是推行仁义、施行仁政之道。为了强调仁政指导的重大作用,孟子接连运用对比,直接点出了“得道”与“失道”在结果上的区别“天下顺之”和“亲戚畔之”,具有强大的说服力。,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2、滕文公下) 【译文】 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领悟】 面对贫穷的折磨、暴力的威胁和富贵的引诱,孟子的这句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句话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导入阅读,端午节的由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午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怀王器重,然而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不断
3、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使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他乡和郢城被攻破的噩耗后,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汨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
4、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屈原,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一、相关链接 1.走近作品,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出身贵族,早年深受楚怀王的信任,官至左徒、三闾大夫等。后被楚怀王疏远,又被顷襄王放逐。后因秦兵攻破楚国郢都,在悲愤绝望中自沉汨罗江。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用楚辞的形式
5、写成了我国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创造了“骚体诗”,又称“楚辞体”。其作品还有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23篇。,2.背景解读,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它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时,还是流放之中。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靳尚)的谗害,楚怀王因而疏远了他。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对同一事件的表述明显存在着矛盾,且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是抒情性文字,行文时可能不大忠实于史实,因而史记屈原列传的说法应该是可信的。,3.古代文化知识,(1)楚辞 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
6、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骚”体。 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融合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2)屈原名字释义 屈原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这四句是说: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美好的名字,名字叫做“正则”,字叫做“灵均”。而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
7、,“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3)文化积累 高阳:传说中的上古部族首领颛顼,号高阳氏,相传是楚国开国君主的远祖。 朕:我。古时不论贵贱都可自称朕,至秦始皇始定为皇帝的自称。 摄提:即摄提格,古代纪年的术语,相当于寅年。 正则、灵均:正则,公正而有法则。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按照古代的礼仪,男子出生三月,父亲命名。待到成人行冠礼时,再赐字。 美人:喻指君主。一说,美人是自喻。,二、基础积累,1.通假字,答案:(1)“锡”同“赐”,赐给 (2)“辟”同“僻”,幽僻 (3)“道”同“导”,引导,2.一词多义,答案:(1)名词,法度/名词,时节/动词,
8、过/量词,次、回/动词,推测、 估计,答案:(2)形容词,美好的/动词,修建/形容词作名词,长,这里指身高/动词,整治、修理 (3)助词,的/代词,我/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答案:(4)连词,不译/介词,把,用/连词,表目的,来,答案:(1)名词作动词,给命名 (2)名词作动词,给赐字 (3)名词作动词,引导 (4)均为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3.词类活用,答案:(5)动词作名词,佩戴在身上的饰物 (6)均为形容词作名词,壮盛之年,秽恶之行 (7)形容词作名词,美质,4.古今异义,答案:(1)把当作 (2)递相更替,答案:(3)喻指君主。一说,美人是自喻,答案:(1)判断句(
9、省略句) (2)宾语前置句 (3)状语后置句 (4)省略句 (5)省略句,5.特殊句式,(1)帝高阳之苗裔兮( ) (2)恐年岁之不吾与( ) (3)肇锡余以嘉名( ) (4)纫秋兰以为佩( ) (5)来吾道夫先路( ),答案:(1)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2)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3)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4)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6.名篇名句默写,(1)文中诗人用“ , ”表明自己出身高贵,说明自己与楚王同宗。 (2)文中诗人用“ , ”表明自己生辰祥瑞。 (3)文中诗人用“ , ”表明天赐嘉名,祖先对自己寄予了殷切的希望。 (4)文中诗人用“ , ”表现
10、自己感到时不我待的心情。,课堂探究 合作学习,一、整体感知 1.结构图解,2.写法鉴赏,(1)大量使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本诗最引人注目的是“美人”“香草”两种意象。“美人”的意象一般是比喻君主,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中充满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饰品,支持并丰富了“美人”形象。同时“香草”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一方面指品德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体系,使得诗歌蕴藉而生动。,(2)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
11、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等,将语气词“兮”去掉后,对仗十分工整。 (3)回环往复,韵味十足。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断若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二、局部揣摩,1.离骚(节选)开篇在内容上突出了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内容上突出诗人的品质。诗人既有“内美”(高贵的出身、降生的奇异、美好的名字),具有上天的赐予,又具有“修能”(美好的品质和才能),这些是自己的后天修养。手法上运用想象和象征。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和幽香的芷草,又联缀秋兰作为配饰,借香草(江离、
12、辟芷、秋兰)象征自己的美质与才能。这样写的作用是:表达自己出身高贵,楚国是他的祖国,爱国是其内在的美好品质,突出了屈原自身的高洁,同时表达了他与现实的抗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不屈精神。,2.节选部分诗人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政治理想?请举例说明。,参考答案:节选部分大量运用比喻,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品质高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法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都是香草,作者用服饰的高洁来象征自己的美德与才能。虽未明说,但喻意自明。“恐美人之迟暮”用“美人”喻楚怀王,表明对君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的敬佩以及希望君王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三 专题 惊风 离骚 节选 课件 苏教版 必修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