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皇帝的新装》示范性教案冀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皇帝的新装》示范性教案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皇帝的新装》示范性教案冀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皇帝的新装示范性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字词,掌握“炫耀、称职、滑稽、头衔、呈报、陛下、精致、勋章、赏赐、御聘爵士、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等词语的读音及词义。2.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能力目标1.作阅读提要,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解写作思路。2.在分角色朗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力。3.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像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德育目标多元解读童话主题,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在感染和熏陶中培养健康人格。教学重点1.从语言、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2.增补课文情节,进行想像思维训练。教学难点对童话主旨和借助夸张、想像反映生活的写法
2、的理解。教学方法1.朗读法。在感知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激发阅读体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2.讨论法。就情节发展、传神写法和课文主旨的解读设疑,更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组织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深入品评童话故事。3.探究拓展法。如故事情节的增补训练,改编剧本、童话主题的多元阐解。教具准备多媒体 CAI 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2整体感知课文情节脉络,分析皇帝这一人物形象。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同学们,服饰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文化的厚重积淀,尤其在当今它已衍化为一种个性审美追求的展示。穿衣的目的除去御寒保暖,还在于蔽体遮羞。世界上是否会有看
3、不见的衣服?一个天才的想像。如果有这样的衣服可以穿在身上,那么赤裸的身体倒成了能够看得见的,可见,回答只能是没有。然而,有人却用“看不见的衣服”骗倒了皇帝,骗倒了大臣,骗倒了满京城的人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板书文题),将给我们讲述故事的前因后果设计(二):用讲童话故事的方法导入同学们,诗意的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记忆,像海的女儿 丑小鸭 拇指姑娘 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哪位同学能流畅生动地讲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童话给大家听呢?(待 12 名同学讲完后)优美的故事总是令人醉心的。今天,我们一起倾听十九世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给我们讲皇帝的新装(板书文题)。二、背景材料:安徒生和童话投影:1.安徒
4、生(18051875),19 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 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皇帝的新装 夜莺 卖火柴的小女孩 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安徒生童话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他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乃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2.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
5、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三、听朗读录音,勾画出下列字词,掌握其形、音、义多媒体显示:1.注音:炫耀() 称职() 滑稽() 赏赐() 爵()士御聘()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勋()章32.释义: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称,适合、相当。精
6、致:精巧细致。呈报:报告(上级)。炫耀:夸耀。四、整体感知,理清情节脉络1.请同学们默读猜想故事情节。这篇童话,充分体现了作者天才的想像能力,极尽夸张之能事。同学们边读边想,每到一个新情节的开头,自己停下来去设想故事的发展情形,然后把自己所想像的情节同课文作比较,体会安徒生丰富、精妙的想像力。例如:读到“为了穿得漂亮” ,可以想像这个皇帝图漂亮到了什么程度。读到“来了两个骗子” ,可以想像这两个骗子会怎样行骗。读到“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 ,可以想像这个老大臣看到骗局会有怎样的表现。读到“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 ,可以想像这个皇帝看到骗局又会有什么表现。读到“第二天早上,游行
7、大典就要举行了”可以想像宫内宫外看着光身子的皇帝将会怎么样,结局会怎么样。2.“皇帝的新装”在情节结构上起到了线索作用,而贯穿这个离奇而生动故事始终的主线则是“新装”的奇怪特性,作者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是围绕主线进行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依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用简练语句勾勒故事发展的梗概。学生概括,教师归纳:皇帝对新装的痴迷(引子)骗子投饵诱皇帝上钩(开端)两大臣和皇帝去看新装(发展)皇帝穿新装参加游行大典(高潮)新衣真面目被揭穿,皇帝及其官员丑态毕露(结局)课文是按照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两大臣和皇帝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伪新装的思路安排情节的。3.有关童话故事的
8、主要情节如果用一个字来勾连、概括的话,你会选用哪一个字呢?就学生丰富多彩的选字,小组合作探究,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检验法、比较法进行筛选。最后达成共识,选定“骗”字最为切合,那么情节围绕“骗”而展开,即骗子行骗、4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4.请同学们就下面设定的情境,展开大胆想像,对故事情节进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补,体会童话想像丰富、情节生动的特色。(1)有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个大臣来报重要军情 (想像一下,皇帝的反应)(2)老大臣走后,两个骗子 (想像一下骗子会说什么)(3)城里的人们都在怎样讨论这种神奇的布料,说什么,想什么?(4)皇帝看到新装后,回到宫里
9、 (想像皇帝想什么,做什么)(5)游行大典后,皇帝回到宫中 (想像他会怎么做)(6)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5.按照情节发展的线索用连贯的语句复述课文,注意突出关键性的情节和细节。五、研习关键性的情节和细节,分析皇帝这一人物形象1.朗读全文,圈点勾画出描写皇帝的爱好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分析用笔的精妙。就学生举出的语句,教师设疑以诱导,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如:(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
10、套衣服”极尽夸张,它有什么表达效果?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2)“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这段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3)“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 “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 “我十分满意!”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4)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
11、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1)这段话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用夸张突出强调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靡。5(2)联系课文对他爱好新衣的描写,不难看出,皇帝自己其实心很虚,他很怕自己看不见,被人知道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而且对自己是否聪明也不自信,所以他心里感到“不大自然” 。这段精彩的、一波三折的心理描写,把皇帝不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3)一句“骇人听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皇帝 新装 示范性 教案 冀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