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练案.doc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练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练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专题十四 实验与探究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A )高倍物镜比低倍物镜看到的视野暗,但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多高倍物镜比低倍物镜长,所以换高倍物镜时要升高镜筒显微镜放大 40 倍是指视野中长和宽分别放大 40 倍显微镜看到的视野和实际相反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用高倍镜前需先在低倍镜下对焦并找到物像A BC D解析 高倍物镜比低倍物镜看到的视野暗,但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故错误;高倍物镜比低倍物镜长,但是换高倍物镜时不需要升高镜筒,故错误;显微镜放大 40 倍是指视野中长和宽分别放大 40 倍,故正确;显微镜看到的物象和实际实物上下左右颠倒,并且相反,故
2、正确;换上高倍物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微调,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故正确;使用高倍物镜前需先在低倍镜下对焦并找到物像,故正确。2(2018湖北武汉二中期中)在“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以及将口腔上皮细胞放入 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 D )染色 水解 涂片 取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A,使细胞中的 DNA 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使细胞中的物质全部水解C,利用盐酸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使染色质中的 DNA 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 DNA 与染色剂结合解析 “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取口腔上皮细胞制作
3、装片用盐酸水解冲洗装片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放入 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 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 DNA 与染色剂结合,故选 D 项。3(经典模拟)下表中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的对应关系,不确切的是( D )选项 实例(实验) 结论(假说)A 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 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红细胞细胞膜中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其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 2 倍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2 -D 人鼠细胞杂交实验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4、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膜的探索历程,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以动物的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D )A实验和实验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实验和实验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C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核的功能D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只有保持结构完整性才能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解析 实验和实验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A 项错误;实验和实验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 项错误;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细胞只有保持结构完整性才能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5、,C 项错误、D项正确。5(2018泰安模拟)下列有关“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为简化操作过程,可用同一个材料同时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B两个实验都必须使实验材料保持有水状态C由于二者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因此高倍镜下不易区分D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可分别将叶绿体、线粒体染成绿色和红色解析 健那绿可将线粒体染为蓝绿色,如果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则不易观察到线粒体。两个实验用的都是活体材料,因此应保持有水状态。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大小比较接近,但是可根据颜色、是否能被健那绿染色区分,而且高倍镜下看不到双层膜结构。6在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加入下列物质并保温一段时间后
6、,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D )编号 甲 乙 丙步骤 12 mL 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 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 可溶性淀粉溶液步骤 21 mL 淀粉酶溶液1 mL 麦芽糖酶制剂0.5 mL 淀粉酶溶液、05 mL 麦芽糖酶制剂步骤 3 适宜温度下保温至反应完成A温度、pH 在本实验中均属于无关变量B加入碘液后,溶液变蓝的只有乙试管C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溶液呈现砖红色的是甲试管和丙试管D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均变蓝色- 3 -解析 甲、乙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可验证酶的专一性,温度、pH 在本实验中均属于无关变量;甲试管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还原糖,故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会出
7、现砖红色沉淀,乙试管麦芽糖酶不能水解淀粉,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丙发生和甲一样的过程;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均出现紫色现象。7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叶绿素的提取需要加入层析液作为提取液B过滤时应使用单层尼龙布,并用棉塞塞住试管口C分离色素时应将滤液细线置于层析液中D选材不同,四条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排列顺序不同解析 提取叶绿素应使用无水乙醇或丙酮,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A 项错误;过滤时使用单层尼龙布,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并用棉塞塞住试管口,以防止提取液挥发,B 项正确;分离色素时不能将滤液细线置于层析液中,否则色素会溶入层析
8、液中,C 项错误;不同材料中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相同,不同材料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含量可能不同,因此经过纸层析后,四种色素在滤纸上的排列顺序相同,色素带粗细可能不同,D 项错误。8一对相对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准备了如图实验装置,小球上标记的 A、a 代表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D )小球的灰色和白色分别表示雌、雄配子小球的颜色可以不同但形态必须相同甲、乙中小球数量必须相同,A 与 a 的数量可以不同实验时从甲或乙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A BC D解析 小球的灰色和白色分别表示 a、A 两种基因,错误;为了确保模拟过程中不受主观因素的干扰,两种小球的形态必须相同,正
9、确;甲和乙中 A 与 a 的数量必须相同,甲、乙中小球的数量可以不同,错误;甲、乙中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等位基因,从甲或乙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可以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正确。9下图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 32P 标记,A、C 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分别来自于锥形瓶和试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要加入含 32P 的无机盐来培养大肠杆菌- 4 -B图中 A 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偏低C若亲代噬菌体的 DNA 中含有腺嘌呤 50 个,3 次复制需要胸腺嘧啶 350 个DC 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需要噬菌体的 DN
10、A 和细菌的氨基酸参与解析 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由于噬菌体已被标记,所以其内不需要加入 32P 标记的无机盐,A 项错误;图中 A 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搅拌离心后出现在上清液中,所以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偏高,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偏低,B 项正确;若亲代噬菌体的 DNA 中含有腺嘌呤 50 个,则胸腺嘧啶也是 50 个,所以 3 次复制需要胸腺嘧啶数目为 50(231)350 个,C 项正确;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需要噬菌体的 DNA 作为模板,细菌的氨基酸作为原料,D 项正确。10科学家在研究 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时,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十四 实验 探究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