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8.4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练习理.doc
《2019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8.4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练习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8.4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练习理.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8.4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考纲解读考点 内容解读 要求 高考示例 常考题型 预测热 度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掌握2017江苏,15;2016江苏,16;2016四川,18;2015安徽,5;2015江苏,16;2013广东,6选择题解答题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以立体几何中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
2、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掌握2016课标全国,14;2013江苏,16选择题解答题分析解读 1.理解空间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了解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会运用直线与平面及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与证明问题.3.推理和证明要严谨、合理、充分.4.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一般通过对图形或几何体的认识,考查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之
3、间的转化思想,题型以解答题为主,分值约为5分,属中档题.五年高考考点一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1.(2015安徽,5,5分)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垂直于同一平面,则与平行B.若m,n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与n平行C.若,则在内与平行的直线D.若m,n,则m与n垂直于同一平面答案 D2.(2017江苏,15,14分)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AD,BCBD,平面ABD平面BCD,点E,F(E与A,D不重合)分别在棱AD,BD上,且EFAD.求证:(1)EF平面ABC;(2)ADAC.2证明 (1)在平面ABD内,因为ABAD,EFAD,
4、所以EFAB.又因为EF平面ABC,AB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2)因为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BC平面BCD,BCBD,所以BC平面ABD.因为AD平面ABD,所以BCAD.又ABAD,BCAB=B,AB平面ABC,BC 平面ABC,所以AD平面ABC.又因为AC平面ABC,所以ADAC.3.(2016江苏,16,14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 1B上,且B 1DA 1F,A1C1A 1B1.求证:(1)直线DE平面A 1C1F;(2)平面B 1DE平面A 1C1F.证明 (1)在直三棱柱ABC-
5、A 1B1C1中,A 1C1AC.在ABC中,因为D,E分别为AB,BC的中点,所以DEAC,于是DEA 1C1.又因为DE平面A 1C1F,A1C1平面A 1C1F,所以直线DE平面A 1C1F.(2)在直三棱柱ABC-A 1B1C1中,A 1A平面A 1B1C1.因为A 1C1平面A 1B1C1,所以A 1AA 1C1.又因为A 1C1A 1B1,A1A平面ABB 1A1,A1B1平面ABB 1A1,A1AA 1B1=A1,所以A 1C1平面ABB 1A1.因为B 1D平面ABB 1A1,所以A 1C1B 1D.又因为B 1DA 1F,A1C1平面A 1C1F,A1F平面A 1C1F,A1
6、C1A 1F=A1,所以B 1D平面A 1C1F.因为直线B 1D平面B 1DE,所以平面B 1DE平面A 1C1F.4.(2016四川,18,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DBC,ADC=PAB=90,BC=CD=AD,E为棱AD的中点,异面直线PA与CD所成的角为90.(1)在平面PAB内找一点M,使得直线CM平面PBE,并说明理由;(2)若二面角P-CD-A的大小为45,求直线PA与平面PCE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 (1)在梯形ABCD中,AB与CD不平行.延长AB,DC,相交于点M(M平面PAB),点M即为所求的一个点.3理由如下:由已知,BCED,且BC=ED.所以四边形BC
7、DE是平行四边形.从而CMEB.又EB平面PBE,CM 平面PBE,所以CM平面PBE.(说明:延长AP至点N,使得AP=PN,则所找的点可以是直线MN上任意一点)(2)解法一:由已知,CDPA,CDAD,PAAD=A,所以CD平面PAD.从而CDPD.所以PDA是二面角P-CD-A的平面角.所以PDA=45.设BC=1,则在RtPAD中,PA=AD=2.过点A作AHCE,交CE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PH.易知PA平面ABCD,又CE平面ABCD,从而PACE.于是CE平面PAH.所以平面PCE平面PAH.过A作AQPH于Q,则AQ平面PCE.所以APH是PA与平面PCE所成的角.在RtAEH中
8、,AEH=45,AE=1,所以AH=.在RtPAH中,PH=,所以sinAPH=.解法二:由已知,CDPA,CDAD,PAAD=A,所以CD平面PAD.于是CDPD.从而PDA是二面角P-CD-A的平面角.所以PDA=45.由PAAB,可得PA平面ABCD.设BC=1,则在RtPAD中,PA=AD=2.作AyAD,以A为原点,以,的方向分别为x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A(0,0,0),P(0,0,2),C(2,1,0),E(1,0,0),所以=(1,0,-2),=(1,1,0),=(0,0,2).设平面PCE的法向量为n=(x,y,z),由得设x=2,解得n
9、=(2,-2,1).设直线PA与平面PCE所成角为,则sin =.所以直线PA与平面PCE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教师用书专用(513)5.(2013广东,6,5分)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m,n,则mnB.若,m,n,则mnC.若mn,m,n,则D.若m,mn,n,则答案 D6.(2013安徽,15,5分)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P为BC的中点,Q为线段CC 1上的动点,过点A,P,Q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的截面记为S.则下列4命题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当0=.所以平面FGH与平面ACFD所成角(锐角)的
10、大小为60.解法二:作HMAC于点M,作MNGF于点N,连接NH.由FC平面ABC,得HMFC,又FCAC=C,所以HM平面ACFD.因此GFNH,所以MNH即为所求的角.在BGC中,MHBG,MH=BG=,由GNMGCF,可得=,从而MN=.由HM平面ACFD,MN平面ACFD,得HMMN,因此tanMNH=,所以MNH=60.所以平面FGH与平面ACFD所成角(锐角)的大小为60.8.(2015安徽,19,13分)如图所示,在多面体A 1B1D1DCBA中,四边形AA 1B1B,ADD1A1,ABCD均为正方形,E为B 1D1的中点,过A 1,D,E的平面交CD 1于F.(1)证明:EFB
11、 1C;(2)求二面角E-A 1D-B1的余弦值.解析 (1)证明:由正方形的性质可知A 1B1ABDC,且A 1B1=AB=DC,所以四边形A 1B1CD为平行四边形,从而B 1CA 1D,又A 1D面A 1DE,B1C面A 1DE,于是B 1C面A 1DE.又B 1C面B 1CD1,面A 1DE面B 1CD1=EF,所以EFB 1C.(2)因为四边形AA 1B1B,ADD1A1,ABCD均为正方形,所以AA 1AB,AA 1AD,ABAD且AA 1=AB=AD,以A为原点,分别以,6,为x轴,y轴和z轴单位正向量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可得点的坐标A(0,0,0),B(1,0,0),
12、D(0,1,0),A 1(0,0,1),B1(1,0,1),D1(0,1,1),而E点为B 1D1的中点,所以E点的坐标为(0.5,0.5,1).设面A 1DE的法向量n 1=(r1,s1,t1),而该面上向量=(0.5,0.5,0),=(0,1,-1),由n 1,n 1得r 1,s1,t1应满足的方程组(-1,1,1)为其一组解,所以可取n 1=(-1,1,1).设面A 1B1CD的法向量n 2=(r2,s2,t2),而该面上向量=(1,0,0),=(0,1,-1),由此同理可得n 2=(0,1,1).所以结合图形知二面角E-A 1D-B1的余弦值为=.评析 本题考查直线与直线的平行关系以及
13、二面角的求解,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运算求解能力.正确求解各点坐标以及平面法向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2015江苏,16,14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 1B1C1中,已知ACBC,BC=CC 1,设AB 1的中点为D,B 1CBC 1=E.求证:(1)DE平面AA 1C1C;(2)BC1AB 1.证明 (1)由题意知,E为B 1C的中点,又D为AB 1的中点,因此DEAC.又因为DE平面AA 1C1C,AC平面AA 1C1C,所以DE平面AA 1C1C.(2)因为棱柱ABC-A 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CC 1平面ABC.因为AC平面ABC,所以ACCC 1.又因为ACB
14、C,CC 1平面BCC 1B1,BC平面BCC 1B1,BCCC 1=C,所以AC平面BCC 1B1.又因为BC 1平面BCC 1B1,所以BC 1AC.因为BC=CC 1,所以矩形BCC 1B1是正方形,因此BC 1B 1C.因为AC,B 1C平面B 1AC,ACB 1C=C,所以BC 1平面B 1AC.又因为AB 1平面B 1AC,所以BC 1AB 1.10.(2015天津,17,13分)如图,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侧棱A 1A底面ABCD,ABAC,AB=1,AC=AA 1=2,AD=CD=,且点M和N分别为B 1C和D 1D的中点.(1)求证:MN平面ABCD;7(2)
15、求二面角D 1-AC-B1的正弦值;(3)设E为棱A 1B1上的点.若直线NE和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线段A 1E的长.解析 如图,以A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可得A(0,0,0),B(0,1,0),C(2,0,0),D(1,-2,0),A 1(0,0,2),B1(0,1,2),C1(2,0,2),D1(1,-2,2).又因为M,N分别为B 1C和D 1D的中点,得M,N(1,-2,1). (1)证明:依题意,可得n=(0,0,1)为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由此可得n=0,又因为直线MN平面ABCD,所以MN平面ABCD.(2)=(1,-2,2),=(2,0,0).设n
16、 1=(x,y,z)为平面ACD 1的法向量,则即不妨设z=1,可得n 1=(0,1,1).设n 2=(x,y,z)为平面ACB 1的法向量,则又=(0,1,2),得不妨设z=1,可得n 2=(0,-2,1).因此有cos=-,于是sin=.所以,二面角D 1-AC-B1的正弦值为.(3)依题意,可设=,其中0,1,则E(0,2),从而=(-1,+2,1).又n=(0,0,1)为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由已知,得cos=,整理得 2+4-3=0,又因为0,1,解得=-2.所以,线段A 1E的长为-2.11.(2014课标,18,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
17、ABCD,E为PD的中点.(1)证明:PB平面AEC;(2)设二面角D-AE-C为60,AP=1,AD=,求三棱锥E-ACD的体积.解析 (1)证明:连接BD交AC于点O,连接EO.因为ABCD为矩形,所以O为BD的中点.又E为PD的中点,所以EOPB.又EO平面AEC,PB平面AEC,所以PB平面AEC.(2)因为PA平面ABCD,ABCD为矩形,所以AB,AD,AP两两垂直.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为单位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D(0,0),E,=.8设B(m,0,0)(m0),则C(m,0),=(m,0).设n 1=(x,y,z)为平面ACE的法向量,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数学 一轮 复习 第八 立体几何 84 直线 平面 平行 判定 性质 练习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