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2.1逆温与风学案.doc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2.1逆温与风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2.1逆温与风学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逆温与风【知识构建】【知识精析】一、逆温现象1.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0.6,但在不同 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可能会小于 0.6或者大于 0.6,如右下 图表现为曲线变陡或变缓。在情况下,大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在情况下,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比较稳定。2逆温现象(1)逆温的概念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 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 我们称之为“逆温” 。(2)逆温的形成形成条件类型 发生的条件 出现的地区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大气层气
2、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中高纬度大陆冬季黎明前平流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团上 中纬度沿海地区地形逆温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空气被较冷的空气抬挤上升盆地和谷地中夜间2锋面逆温 锋面之上的暖空气与锋面之下的冷空气之间温度差异显著 锋面活动地区辐射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图解山谷形成逆温影响: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 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 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逆温的影响a.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
3、b.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c.对航空造成影响。 “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二、风向和风力大小的判断方法1根据等压线图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第一步,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画出风向。确定南、北半球后,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
4、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第三步,说出风向。风从哪里来就是什么风向,如画出的风向箭头为东北指向西南,即为东北风。2根据风向标和风向玫瑰图判断风向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组成,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风尾上的横杠表示风速,一横表示风力二级,最多三横,就是六级,风力再大就用风旗表示,例如“ ”就表示北风四级。“风向玫瑰图”是一个给定地点一段时间内的风向分布图。通过它可以得知当地的主导风向和最小风频。最常见的风向玫瑰图是一个不规则的折线图,折线上不同的点的方位即为该地区的风向,与原点之间的距离与这个方向的风频成正比。34风力大小判定(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
5、,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如下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乙处。等压线图(2)不同等压线图上,若比例尺相同,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 B 处风力大于 A处。(3)不同等压线图中,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相等,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 C 处风力大于 D处。5.风力大小的分析与描述风力大小影响因素 常考分析语句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 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降水多距高压远近 距离亚洲高压(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摩擦力大小 地面起伏大,风力小;地面平坦开阔,风力大;海面上摩擦力小风力大植被多少 冬季植被少,风力大地形起伏大小高原起伏和缓,风力大;山谷口,狭管效应,风力大;
6、地形(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知识拓展】“狭管效应“也叫“峡谷效应“,地形的狭管 作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 量不4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由狭管效应而增大的风,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液体在管中流动,经过狭窄处时流速加快。气流在地面流经狭窄地形时类似液体在管中的流动,流速也会加快,并因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密度也会增大。地球上山地的许多风口和许多地方出现的地形雨都与气流经过狭窄地形密切相关。焚风效应是指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
7、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少。【高考例析】(2016北京卷)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第 12 图。1. 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 1 月 B. 4 月 C. 7 月 D. 10 月2.该山地( )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山顶海拔低于 1000 米【解析】1.本题题眼是“月份” 。月份是一个月的时间,要观察从月初到月末一个月的过程中日较差的大小情
8、况来综合衡量日较差的大小排序。画图观察两个重要时间点(6 点和 12 点前后)的气温变化,并注意月初和月末的气温变化。图示如下,发现 4 个月份最小值(6 点前后)变化不大,而 12 点前后 4 个月份差异较大。1 月份月初月末均在 1012;4 月份月初在 1012,月末在 1214;7 月份月初月末均在 1214;10 月份月初在 1214,月末在 1012。由此可见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7 月。52.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时间为 6 时,日落时间为 18 时,说明该地位于赤道上。该山地冬季赤道低气压带控制,A 错;该地不可能有台风发生,B 错;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C 对;该地为热
9、带雨林气候,最冷月气温在 15以上,若山顶海拔低于 1000 米,1 月份的温度不可能低于 8,D 错。答案选 C。【答案】1.C 2.C【素养提升】一、选择题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它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10 km,造成空气普遍浑浊。2015 年 11 月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据材料完成 13 题。1下列关于霾在我国发生频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冬季多于秋季 城市多于农村 东部多于西部 南方多于北方A BC D2下列所示的曲线图中,近地面气温变化有利于霾天气形成的是( )3下列我国应对霾天气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A大力发展公共交通B形成以核能为主的能源消
10、费结构C形成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D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1.A 我国霾天气冬季多于秋季,城市多于农村,东部多于西部,故选 A。62.D D 图在近地面出现了逆温,有利于霾的形成。3.A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可以缓解霾天气。安吉白茶茶园早春气温垂直分布特征明显,茶园昼夜温差大, 逆温天气频繁出现, 凌晨 5: 00 左右逆温最强, 霜冻天气来临时, 防霜风扇(左图)对茶园增温效果明显,能有效预防消除茶园霜冻害,右图为茶园某时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 4 5 题。4下列关于风扇的作用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 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
11、地面对流运动程度 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削弱上层冷空气下沉A B C D5 “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 )A910 米 B78 米 C67 米 D4 米以下4B 读右图可以看到,在 48 米之间有逆温层存在,上部气温高,位置较低处气温低。风扇高度在气温较高的空气层位置,所以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对;风扇本身不能吹出热风,是吹动热空气,错;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削弱逆温层以上上层冷空气下沉,从而使茶树减轻或免受霜冻影响,对,错。故 B 对。5B 右图显示,在 48 米之间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升高,有逆温层存在。“防霜冻风扇”安装在 78 米之间,有利于将高处的暖空气往
12、下吹到茶树上,使茶树减轻或免受霜冻影响, B 对。其它高度不能有效防霜冻危害,A、C、D 错。6.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 4 种情形。读图完成下题。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 B C D6.A 雾霾天气一般在静风或无风、大气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图中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此7种情况下空气对流运动显著,雾霾最容易扩散。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 10 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 78题。7下列
13、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8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7.A 仔细读图,根据逆温层上界和强逆温层上界的高度的不同,可以看出,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少,A 项正确。图中显示日出前后逆温强度最大,B 项错;10 时左右,该地早已日出,而逆温层仍然存在,C 项错;读图可知,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要素 探究 设计 21 逆温 风学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