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13.2中国地理学案.doc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13.2中国地理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13.2中国地理学案.doc(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中国地理【知识构建】【知识精析】一、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地理特征我国主要地形区都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可利用图表对其对比分析如下:(1)四大高原2高原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青藏高原(A)世界最高;平均海拔 4 000 米以上;多高大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人口稀少内蒙古高原(B)海拔一般在 1 000 米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著名黄土高原(C)世界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以谷
2、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云贵高原(D)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从 2 000 米降到 1 000 米;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2)四大盆地盆地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塔里木盆地(E)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部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丰富准噶尔盆地(F)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甜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G)平均海拔 3 000
3、 米左右,内陆高原盆地;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四川盆地(H)低山丘陵起伏,海拔在 500 米左右;只有成都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广布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城市密集(3)三大平原平原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东北平原(I)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海拔大多在 200 米以下,地势坦荡;肥沃的黑土;多沼泽地;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J)海拔多在 50 米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中低产田的改良长江中下游平原(K)东西狭长,海拔低
4、,河湖密布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 “鱼米之乡” ,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3要组成部分二、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季节分布特点 形成原因冬季1月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 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 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对比)夏季7月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
5、温差小。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 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 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地势高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沙漠广布,吸热快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2、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我国根据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温度带 范围 1000积温 作物熟制热带琼全部和台南部
6、、粤南部(雷州半岛)、滇南部(西双版纳)8000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经济林的重要产区4亚热带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以东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我国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济林的重要产区。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即鲁全部和陕、晋、冀大部分和南疆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我国冬小表、玉米、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葡萄等)的主产区。中温带吉全部和黑、辽、内蒙古大部,北疆160034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谷子、高粱寒温带 黑、内蒙古的最北部 1600一年一熟。生长期较短的早熟作物为主:春小麦、大麦
7、、马铃薯等高原气候区青海、西藏大部和四川西部2000 一年一熟。青稞等3、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基本特点(规律)名称 内容原因 影响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时间变化季节变化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 5 月到9 月的夏秋季节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5年际变化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
8、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的降水的南北差异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4、 气候特征及评价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特征 内容 成因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比,冬温偏低,夏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气温年较差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我国冬季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暖热多雨夏季暖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长十分有利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夏季,我国各地得
9、到的太阳光热多,且受夏季风影响,带来充沛的降水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物等生长不利;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我国地域广阔,南北纬度差异大,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地形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61、 河流的基本特点基 本 特 点 内 容河流众多 流域面积超过 1000 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 1500 多条水
10、量丰富河流年径流量达 27000 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水能蕴藏量极大 水力资源蕴藏量达 6.8 亿千瓦,居世界首位2、 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延伸内流湖)流域区域 分界线占全国总面积主要大河外流区域 2/3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 、怒江。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内流区域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1/3 流入沙漠或内陆湖泊:塔里木河注意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
11、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1)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地区 东北 秦淮以北 秦淮以南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 长江、珠江特征丰富 较小 丰富水量成因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润的地区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7特征较小 大 小水位变化 成因河流补给多样河流补给主要是7、8 月的降水降水的季节长特征汛期较短、
12、季变较小 汛期较短、季变大 汛期长、季变小汛期 成因冬季积雪,春天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夏汛降水季节短 降水多,且季节长特征小 大 小含沙量成因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小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疏松土质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保护较好特征长 较短 无结冰期 成因冬季长,气温低 冬季较短 冬季气温在 0以上(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特 征 成 因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 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水量较小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其量较小汛期短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冬季河流断流,属季节性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内流河河水沿途
13、被大量蒸发、下渗,加上引水灌溉,使河流水量减少,河流消失。塔里木河:79 月为汛期四、中国主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8特点 总量丰富,分布不均 类型多样,比例不当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条件优越,类型丰富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西北更少;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各年之间变率大耕地: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湿润、半湿润区);草地:北方高原山地和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区);林地:东北、西南山区和东南沿海山地煤、铁、石油产区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产南方居多鱼类:集中于东海(舟山渔场);海盐:集中于渤海(长芦盐场);石油:集中于渤海、东海、南海问题水土配合欠佳,淡水日趋紧张,浪
14、费现象惊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严重;森林资源减少;草场资源超载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对策“开源” “节流” ;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依法管理;保护性使用贯彻矿产资源法 ;合理使用;综合利用适度捕捞;防治污染五、中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及区位条件分析主要农作物主要分布区及生产基地生产基地的主要影响因素小麦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北灌溉农业区玉米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谷物 华北平原有利: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不利:热量不足,复种指数低粮食作物 水稻长江流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
15、淮地区有利:农业基础好、地势平坦、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棉花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9淮地区,南疆地区花生 山东丘陵 沙质土壤,排水好油菜长江流域,并有北迁南移趋向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地势平坦大豆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地势平坦、雨热同期油料作物其他西北内陆的胡麻,河南的芝麻光照好,作物耐旱甜菜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北疆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糖料作物甘蔗台、闽、粤、桂、滇、川、琼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苹果北方地区的丘陵区 暖温带气候水果作物柑橘南方地区的丘陵区 亚热带气候作物花卉 西南 四季如春的气候六、
16、中国的工业四大工业基地因各自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也不同,呈现出的发展问题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发展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辽中南工业基地丰富的煤、铁和石油资源;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雄厚的工业基础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京津唐工业基地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统一的电网;便利的海陆交通;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产品类型,加强技术改造;重点放在钢铁
17、、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精纺和精细化工方面10沪宁杭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力量雄厚;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继续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多侨乡,可利用外资发展工业;水、陆、空运输便利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区内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知识总结】我国的工业分布特点工业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呈现出沿海、沿河、沿铁路分布的特点,基本形成了东部沿海、长江沿岸和陇海兰新沿线三大工业地带。七、我国主要铁路及内
18、河航道(1)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及其意义南北铁路干线(五纵)走向11意义加强西南和西北地区联系,促进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民族团结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的能力,分流京广线的运量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是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老区脱贫致富,维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沟通了东北、华北和华东的联系,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南北大动脉东西铁路干线(三横)走向 意义促进华北与西北的联系,分担陇海线的运量,建设民族地区,巩固边防沟通东部和西北部,促进西北地区的发展,巩固边防,横贯亚欧的第二条大陆桥中国段,加速沿线工业的发展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加强华中、中南、西南之
19、间的联系,与长江航线相辅相成(2)我国主要的内河航道航道 沿岸港口 特点长江航道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我国内河航运的大动脉,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总量的 70%;江海联运,促进沿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京杭运河航道 济宁、扬州、苏州、无锡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从济宁到江南段的航运,因向南运煤、向北运输工业品而日益发展;货运量仅次于长江,居内河航运第二位珠江航道 广州、梧州通航里程仅次于长江;主干是西江,它对沟通广东、广西各地与沿海地区的物资交流起着重要作用八、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差异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位置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地形 山
20、地、丘陵为主,平原小而分散 平原面积广阔12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河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水能丰富、中下游航运价值大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资源 水资源、水能、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煤、石油、天然气、铁矿资源丰富2.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差异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农业 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渔业发达旱地农业,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工业形成了长江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西南地区综合性工业地带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与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人民生活
21、主食为大米,房屋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龙舟竞赛,游泳主食为面食,房屋墙厚防寒保暖,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冬季溜冰生态问题洪涝、水体污染、酸雨、 “红漠化” 、 “石漠化”华北旱涝、盐碱、风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黑土流失和湿地破坏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特征比较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位置范围地形特征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且分散;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河流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22、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主要气象灾害: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洪涝,冬季寒潮灾害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主要气象灾害:夏季洪涝,夏秋季节多台风,冬季寒潮、冻害13自然资源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水资源不足;煤、石油、天然气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林业: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山区,茶、油桐、毛竹、杉树、樟树繁多;水资源丰富;常规能源缺乏,水能丰富,有色金属矿丰富农业生产旱地农业;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水田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我国水稻、油菜、甘蔗、茶叶、天然橡胶
23、、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区工业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京津唐)以重工业为主;山西能源基地;纺织业长江中下游工业带(“长三角”沪宁杭地区和以武汉、湖北西部及湖南中部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西南地区(重庆、成都、攀枝花等)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珠三角”工业基地环境问题东北平原:黑土流失;华北平原:旱涝、风沙、盐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红壤改造4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纬度位置 32N34N 以北 32N34N 以南主要地形 以平原、高原为主 以低山、丘陵为主一月平均气温 0 以下 0 以
24、上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年降水量400 mm800 mm,雨季短,降水少,降水集中于夏季800 mm 以上,雨季长,降水多,降水季节变化相对较小干湿状况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河流流量 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流量丰富,季节变化相对较小含沙量 含沙量大 含沙量小汛期 汛期短 汛期长14结冰期 冬季结冰 冬季不结冰植被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与落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能源 以煤、石油为主 以水能为主金属矿产 以铁矿为主 以有色金属为主农业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土壤类型 黑土、棕壤、钙质土、盐碱土贫瘠的红壤、砖红壤(酸性)、水稻土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稻谷产区分散以水稻为主,稻谷产区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要素 探究 设计 132 中国 地理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