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十四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讲练结合学案.doc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十四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讲练结合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十四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讲练结合学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十四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识记基础梳理1环境问题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2环境问题类型盲 区 扫 描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也往往引发生态破坏。理解要点突破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2不同类型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及表现2运用考向通关(2018福建莆田一中月考)斑块是景观格局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
2、。常用下列指数反映景观格局特点:斑块数量(NP)、斑块密度(PD)、最大斑块面积指数(LPI,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的比例)、斑块形状指数(LSI,斑块形状越偏离正方形时值越大)。据此回答12题。广东省19732013年红树林景观指数变化表指数年份 NP斑块数量PD斑块密度LPI面积指数LSI形状指数1973年 487 1.46 6.5 39.221990年 783 6.93 3.88 42.132000年 695 9.13 3.66 38.452010年 864 8.98 5.3 42.262013年 1227 7.32 3.49 53.8719732013年广东省红树林面积变化示意图1下列对广
3、东省红树林景观变化情况推测正确的是( )A斑块形态总体趋于规则B景观趋于破碎化C最大斑块面积先减少后增加D景观总面积一直减少2下列因素中对广东省红树林景观变化的影响程度最小的是( )A生物入侵B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C林区捕捞和采挖海产品D台风活动1B 2.D 3第1题,读图表可知,斑块形态总体趋于破碎化,最大斑块面积先小后增再小,景观总面积先减少后增加,选B。第2题,红树林根基深,可以抵御台风侵袭,所以,台风对于红树林的影响最小。(2016天津高考)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34题。3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4、( )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4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3D 4.B 第3题,随着黄河流域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发展,黄河沿岸地区取水量增加,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减少。第4题,黄河入海水量减少会导致河口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加重;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导致其携带的泥沙量减少,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河流的流量越大,河流的搬运作用越强,故黄河水量减少会使其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减少;河流入海水量减少,对河口地区的气候干湿状况基本没有影响。考点二|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
5、题(对应学生用书第144页)识记基础梳理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问题 原因 表现 后果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人类长期大规模地开采和破坏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数量锐减和质量下降资源不能满足人类需求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人类长期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生态系统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有害物质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盲 区 扫 描 环境问题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
6、是发展问题。理解要点突破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中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4问题表现尤为突出。1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环境问题 臭氧层破坏 酸雨成因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中氟氯烃增多自然原因:地形、大气运动。人为原因: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出大量的SO 2、NO等分布 南极、北极、青藏高原上空 西欧、北美、日本和我国南方危害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损害人的免疫力、危及海洋生物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酸雨腐蚀建筑物对策禁止或减少氟氯烃的排放,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国际合作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开发利用清洁能
7、源,加强国际合作2全球性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成因自然原因:气候变干,降水减少;人为原因:滥伐、滥垦、滥牧,植被破坏,不合理灌溉自然原因:暴雨、地形起伏大、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滥垦、滥牧、植被破坏分布 中亚、西亚、北美和我国西北地区等 降水量大且集中的山地、丘陵地区危害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退化,面积减少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水库、河床,加剧洪涝灾害对策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水资源,构筑防护林体系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水库和防护林体系3主要的水体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成因 分布 危害 对策水体富营养化含N、P的废液大量排入池
8、塘、湖泊、河流城镇郊区,江河湖海水中缺氧,使水生生物生存受到影响赤潮自然原因:温度高,蒸发量大,降水少,海湾封闭,水体交换少。人为原因:含N、P的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工业、城市集中的沿海使水中溶解氧浓度降低,导致生态失衡,危害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渔业生产、水产养殖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使用低残留的化肥、农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入江河湖海5入大海4资源短缺问题表现 原因 对策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开源”“节流”相结合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耕地能源短缺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运用考向通关
9、考向1 生态环境问题(2018河北衡水金卷)崇明东滩位于上海市崇明岛最东端,长江入海口处。崇明东滩主要分布有3种典型植被群落:藨草群落、芦苇群落和互花米草群落。互花米草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成功引入的外来植物,该植物植株高大茂密,抗逆性(抗逆性是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强,扩散快。下图为19802010年崇明东滩三种典型植被群落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12题。1材料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生物多样性减少C围海造陆 D海岸受到侵蚀2互花米草的抗逆性主要表现在( )A抗寒 B抗旱C抗盐 D抗病虫害1B 2.C 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引种
10、的互花米草群落面积不断增加,原有藨草群落和芦苇群落面积不断减小,甚至可能消失,且总面积不断减少,反映的环境问题是生物多样性减少,B正确。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沿海滩涂,海水经常入侵,而互花米草生长良好,说明其抗盐,C正确。 考向2 环境污染问题3(2015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1)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2)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解析 第(1)题,既要注意从工业、农业和生活等方面分析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人为原因,还要从当地降
11、水少、湖水的流动性差等方面分析自然原因。第(2)题,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要从控制污水排放、减少农业污染、清淤、建立环保法规和加强环保意识等方面分析回答。答案 (1)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2)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赤潮是海洋中由海
12、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 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完成46题。4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南方近岸海域 城市近岸海域 北方近岸海域 乡村近岸海域A B C D5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6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加剧污染程度 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减轻污染程度A B7C D4A 5.D 6.D 第4题,由图文材料可以读出赤潮发生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 ,应为南方近岸海域;有机物、营养盐等物质在
13、城市近岸海域较丰富,故选A。第5题,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赤潮发生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 ,推断6月到8月发生赤潮的可能性较大。故选D。第6题,赤潮是在温度比较高、光照较强、营养物质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产生的,当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时,可以降低赤潮产生的污染程度,但也会使污染扩散。故选D。考点三|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对应学生用书第146页)识记基础梳理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历史阶段 生产力水平 人类活动 对环境影响 对人地关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早期极为低下 采集与狩猎极为有限,被动适应环境肤浅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有较大发展以畜力和金属工具进行农耕加大,要求改造自然,出现各种环境问题出现人定胜天的思想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二 十四 人类 面临 主要 环境 问题 关系 思想 演变 结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