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一)中国史.doc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一)中国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一)中国史.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综合检测卷(一) 中国史(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西周的礼仪中常有射箭活动,箭靶上面有各种兽头,天子的是熊头,诸侯的是麋鹿头,大夫的是虎、豹头,士的则是猪头,以显示地位的尊卑。从中可知西周实行(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解析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更替方式,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世袭,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等级制度,符合宗法制,故 C 项正确;郡县制是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故 D 项错误。答
2、案 C2战国时有思想家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然而,同为“显学”的儒、墨两家诸多思想却多有相异之处。下列属于墨家言论的是(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A B C D解析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体现了墨家节用的思想,故正确;“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体现了墨家讲求实际功利的思想,故正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体现了儒家“重义轻利”思想,故错误;“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体现了墨家尚贤思想,故正确;C 项符合题意。答案 C3秦汉时期中央政府担心郡守的权力太大,与己不利。
3、于是每郡派一个官员去监视他。该官员的职务是( )A郡尉 B枢密使 C监御史 D刺史解析 郡尉为秦汉时期郡守佐官,掌军事,故 A 项错误;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主管军事,故 B 项错误;由材料中“担心郡守的权力太大” 、 “每郡派一个官员去监视”可知是掌管监察权的监御史,故 C 项正确;刺史出现于汉武帝时期,且监察区域是州,东汉后期职权不断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故 D 项错误。- 2 -答案 C4唐朝窦冀在描述某书法家的作品时作诗云:“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 ”该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柳公权 C怀素 D颜真卿解析 王羲之善行书,风格平
4、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故 A 项错误;柳公权善楷书,以骨力劲健见长,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狂僧挥翰狂且逸” ,怀素为僧,且善狂草,奔放流畅,一气呵成,故 C 项正确;颜真卿善行书、楷书,楷书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故 D 项错误。答案 C5 续通志职官四这样描述古代某中央机构:“起于唐末,五代特重其职,至宋而专掌财赋,皆以重臣领之。 ”该中央机构是( )A尚书省 B门下省 C枢密院 D三司解析 材料“至宋而专掌财赋”反映的是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时增设的三司使(三司的长官),其分割了宰相的财权,故选 D。尚书省、门下省是唐代的行政部门;枢密院负责军事,故 A、B、C排除。答案 D6法国
5、汉学家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指出:“1113 世纪(宋代),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与前代比较,没有任何一个领域不显示出根本变化一个新世界诞生了,其基本特点已是近代中国的特点。 ”符合其观点的是( )A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B出现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 C市突破原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D手工工场出现雇佣关系解析 材料强调宋代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变化。A 项出现在汉代,故 A 项错误;B项出现在唐代,故 B 项错误;宋代经济生活中,市突破原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故 C 项正确;D项出现在明清时期,故 D 项错误。答案 C7有学者认为:“要理解朱子学的特征,就必须广泛关注北宋时代的各种潮流。我
6、们一定得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 ”此学者“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 ,主要是基于朱熹( )A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3 -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了天理高度C建立了系统而独特的心学理论D完成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解析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将儒学上升到哲学化的高度,并形成严密体系,故 A 项正确;此前北宋五子已将儒家伦理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故 B 项错误;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故 C 项错误;心学的出现标志着完成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故 D 项错误。答案 A8明朝正德松江府志载:“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
7、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一空,其衣食全赖此。”此史料反映出田家( )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雇佣附近妇女从业 需要缴纳沉重的税务 家庭生活十分艰辛A B C D解析 妇女“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说明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故正确;妇女来自家庭而非雇佣,故错误;“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一空,其衣食全赖此”体现赋税沉重,家庭生活十分艰辛,故、正确;C 项符合题意。答案 C9清初某著名思想家在其著作中指出:“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自古未有国贫而可以为国者。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 ”“为政之道,必先田、市” 。从上述的
8、材料信息中可以得出( )他主张将富民作为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 他的经济思想与黄宗羲的经济思想相似 他认为“富民”可以稳定国家政治秩序 他的思想是对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经济政策的继承A B C D解析 根据“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可知他主张将富民作为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故正确;根据“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可知他主张农商并重,与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思想类似,故正确;根据“夫富在编户不可以为国矣”可知他认为“富民”可以稳定国家政治秩序,故正确;他主张农商并重,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相悖,故错误,D 项符合题意。答案 D10鸦片战争后,中方代表联名向英方代表璞鼎查发出了一份提议:“此后英国商民
9、,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由内地惩办,避免衅端。 ”中方让出的- 4 -是(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C协定关税 D传教士传教权解析 领事裁判权指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非法特权,故 A 项正确;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故 B 项错误;协定关税是指交易双方在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关税由双方商定,故 C 项错误;传教权是指信仰宗教的人可以到另一国家去宣传其信仰,故 D 项错误。答案 A11古往今来每个王朝将要崩溃时,常会出现文天祥式的英雄。
10、王朝的腐朽无能反衬出他们的可敬可歌。在黄海海战中涌现的类似英雄有( )丁汝昌 叶祖珪 邓世昌 刘永福A BC D解析 丁汝昌、叶祖珪、邓世昌是黄海海战中的英雄,故正确;刘永福是反割台斗争中的英雄,故错误,A 项符合题意。答案 A1220 世纪初的一份政府文件中称, “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来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发布这个命令的最可能是( )A满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解析 留辫是维护满清统治的重要标志,故 A 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体现革命后社会面目焕然一新,要求全社会实行剪辫运动,故 B
11、项正确;北洋军阀是封建军阀专制,剪辫与否对其统治不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故 C 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国家中剪辫成为普遍风俗,无需政府强制执行,故 D 项错误。答案 B131919 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地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李欣淑的行为是 20 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导致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 5 -因是( )A李欣淑积极向上的心态B 临时约法对自由的规定C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D女校等新式教育的发展解析 社会现象是指“20 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 ,而非李欣淑本人
12、,故 A 项错误;1917 年段祺瑞击败张勋后没有恢复临时约法 ,因而材料中现象不可能是因为临时约法的规定,故 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抨击封建伦理道德,使中国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从而就有李欣淑等人追求女性解放的举动,故 C 项正确;女校等新式教育的发展是导致材料中现象的条件而不是主要原因,故 D 项错误。答案 C14孙中山于 1919 年 10 月在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的演说中说:“试观今次学生运动,不过被激而兴,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者即强也。 ”孙中山所称的“绝伦之巨果”应该是( )A罢免曹、陆、章职务 B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C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反帝反封
13、建运动高涨解析 罢免曹、陆、章职务是在巴黎和会期间,故 A 项错误;学生运动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重要标志,且与孙中山的政治立场不符,故 B 项错误;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 C 项错误;五四运动推动着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涨,故 D 项正确。答案 D15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水平的折线图。据此可得出(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发展相对缓慢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A B C D- 6 -解析 由折线图可知甲午战争后(1895 年)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从折线趋
14、势来看这一时期发展速度较快,故错误;由折线图可知一战期间(19121919 年)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发展春天,故正确;由折线图可知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6 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故正确;由整张折线图可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故正确;选择 C项符合题意。答案 C16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某作战命令:“彻底破坏正太(引者注:河北正定至山西太原)铁路若干要隘,消除部分敌人,拔除沿线若干据点,较长时间切断正太线交通,打击敌人之囚笼政策。”后形成一些战斗口号“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个车站” 、 “让敌人用牛驴搬炮弹大炮” 。该战役( )A取得我国抗战以来最大胜利B是国共
15、合作抗日的典型战例C促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沉重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解析 根据材料“彻底破坏正太(引者注:河北正定至山西太原)铁路若干要隘” ,结合所学可知,该事件为百团大战,台儿庄大捷取得我国抗战以来最大胜利,故 A 项错误;太原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型战例,故 B 项错误;武汉会战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故 C 项错误;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提振了国人抗战的信心,故 D 项正确。答案 D171948 年 7 月 19 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一封电文的部分内容:“徐向前、周士第诸同志及华北和晋绥人民解放军全体同志们:晋中战役,在向前、士第两同志直接指挥之下,由于全军奋
16、战,获得如此辉煌战绩,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 ”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是指( )A有利于百团大战取得胜利B为战略决战提供了有力支持C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D为准备渡江战役奠定了基础解析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1948 年是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反攻阶段,从“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可知,材料战役为战略反攻后的战略决战提供了有力支持,故 B 项正确;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是 1948 年 9 月至 1949 年 1 月三大战役,与材- 7 -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渡江战役是在三大战役胜利之后出现的,故 D 项错误。答案 B18某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首次
17、提出政协应“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 。上述提法出现的直接历史背景是( )A “一五计划”的推行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中共“八大”闭幕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而继续存在。所以上述提法出现的直接历史背景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故 B 项正确。A、C 两项与材料没有直接联系,排除。中共“八大”主要解决了我国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和经济建设的方针,故 D 项排除。答
18、案 B191953 年 6 月 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 ”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解析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选举权,故 A 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在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确立起来的,故 B 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是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关系的制度,李长凤老大娘并不代表某个党派,故 C
19、 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出现相关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法律,故 D 项错误。答案 A20下面漫画题为快乐的竞赛加油,追上来了 ,生动地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该漫画的寓意是( )- 8 -A “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B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D工农业竞赛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解析 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与材料中“快乐的竞赛”不符,故 A 项错误;漫画中,人们正在为一场竞赛呐喊助威:前面一个人物的头部和身体是高高的烟囱,代表工业化,后面追赶的人物的眉毛是麦穗,代表农业合作化,在自行车还比较少见的 20 世纪 50 年代,两个人物进行竞赛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
20、,再从后面的横幅“为完成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和现场的气氛可以看出,人们对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充满了热情,故 B 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材料中“前面一个人物的头部和身体是高高的烟囱,代表工业化”不符,故 C项错误;1953 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这两个方面同时并举,故 D 项错误。答案 B21 “现在,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斗争的任务已经变为保护社会生产力的顺利发展。 ”这一重要论断出自于(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解析 “中共七大”在抗战时期召开,其主要任务是争取抗
21、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故 A 项错误;“中共八大”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召开,阶级矛盾基本已经结束,所以发展生产力是主要任务,故 B 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其主要任务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没有“新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这样的背景,故 C 项错误;“中共十四大”在 1992 年召开,主要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这样的背景,故 D 项错误。答案 B22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表(部分)如下,其中顺差额持续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 9 -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表(19941998)中
22、国对美出口 中国对美进口 顺差 1994 387.87 92.82 295.051995 455.43 117.54 337.901996 515.13 119.93 395.201997 625.52 128.05 497.471998 711.56 142.58 568.98A.对外开放拉开序幕 B人民币大幅度升值C中美关系适度改善 D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解析 对外开放拉开序幕是在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故 A 项错误;1994 年到 1998年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与史实不符,这一阶段人民币保持稳定,故 B 项错误;中美关系适度改善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故 C 项错误;199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高分 突破 综合 检测 中国史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