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17道题仿真练四.doc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17道题仿真练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17道题仿真练四.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7 道题仿真练(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2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 礼记乐记记载:“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 ”这主要反映了( )A先人追求秩序与和谐的统一B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性C早期文化充满了神秘的色彩D百家思想的趋同与融合答案 A解析 从材料可知:“乐”通“和” , “礼”通“序” ,结合礼记内容可得先秦时期的古人已经注重对和谐秩序的共同追求。故选 A。2(2018绵阳二模,25)下列内容是不同史籍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的记述,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记述 出处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
2、。 史记吴王濞列传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前汉书卷 14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后汉书百官志A.史记为当世史籍,可信度最高B记述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参考价值C记述均属于第二手史料,不可采信2D综合多种史籍记述可确认真实原因答案 B解析 史记作者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不是生活在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国并行制时期,故史记与前汉书 后汉书一样是后人整理的记述,不能体现出史记的可信度最高,故 A 项错误;虽然三部史书都是后人的记述,但都是根据一定的文献和资料整理的,都有一定的史学研究价值,故 B 项正确;记述是研究历史的一种文字史料,有参
3、考价值,故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三部史书记载都不相同,故不能认为综合多种史籍记述就可找到真实原因,故 D 项错误。3在唐代墓志汇编的志文中,常见墓主蒙童(初入学塾的儿童)时“幼挺岐嶷(幼年聪慧)” 、“宣慈惠和(博爱众人)” 、 “弱不好弄(弄:玩耍)” 、 “蔚然老成”的表现,同样的描述在唐代高僧传中也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唐代( )A志文往往夸大墓主的品德言行B佛教思想深刻影响日常生活C儒家的礼教规约备受社会推崇D儒佛两种文化已完成了融合答案 C解析 从墓志的文字来看,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如“宣慈惠和” ,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佛教思想,故 B、D 项错误;A 项与材料不符,故排除。4汉代
4、最好的工匠是属于官府的,最好的工艺品皆是由官府所造的,而宋代的名瓷则多为民间的工匠所造。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 B商品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C程朱理学的积极倡导 D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答案 B解析 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的制约, “工商食官”成为早期工商业的主要制度。这也促成了官营手工业在制造业上的优势地位。这些优势其实也是制约官营手工业发展的瓶颈,它不计成本,不入市场,逐渐被更有生命力的私营手工业所赶上。而这一变化肇端于唐宋变革之际,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海外贸易发达,城市经济繁荣,市坊界限被打破。由此信息可得知 B 为正确选项。A、C 符合宋代时空,但与材料无关,D 项发生于明
5、中后期,而且是在部分手工业部门。5下图为明代和清代两个时期对异域人物的不同描绘,这反映了( )3明三才图会部分 清职贡图部分A清代宫廷绘画流行写实画风B西方人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社会C天朝上国的观念已经被打破D中外交流拓展了国人的世界视野答案 D解析 第一幅明代图中反映出时人对异域停留在想象空间,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观察第二幅清代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看出所画之异域人物已基本接近当时人物的身体特征、着装打扮等,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与世界已有较多真实的接触,了解了他们。对应时空可得知,这主要得益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传教士在中西交流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故 D 项正确。6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写道:“购船置
6、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此言论旨在( )A否定洋务运动的成果 B批判保守的传统文化C变革封建的政治体制 D传播西方的启蒙思想答案 C解析 题干引用的康有为的言论,购置西方的轮船器械、开办企业称不上是变革政治。表明康有为认识到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器物、兴办企业,没有触及中国的政体,意在强调变革中国政治体制的必要性。故 C 项正确。719 世纪末,义和团民众面对侵略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二十一条”签订后,上海企业家藕初号召勿忘“五九国耻”得到积极响应;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打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号。这一系列变化主要反映了( )A反
7、帝反封建斗争成为民众共识B近代国家观念逐渐形成C反帝斗争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答案 B解析 题干由“扶清灭洋”到“五九国耻”再到“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呈现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矛盾不断激化,中国人不断地觉醒,爱国思想不断深入发展,国家观念逐渐形成。故 B 项正确。4820 世纪初,中国有识之士专门创办了女子世界 中国女报等一些有关妇女的刊物,其他的革命书刊也发表了不少争取女权的文章,倡导“扶植女子共谋进步,以造福女界,即以造福于中国” 。其主要目的在于( )A推进社会风俗变革B促进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C实现男女权利平等D动员妇女参加反清民主革命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
8、其他的革命书刊也发表了不少争取女权的文章” ,以及争取女权的目的是“扶植女子共谋进步” ,说明是为了动员妇女参加反清民主革命,故答案为 D 项,A 项不是主要目的,B、C 项材料不能反映,均排除。9古代雅典,五百人会议的成员是从年逾三十的男性公民中一年一度地通过抽签产生,公民不得连任官职。其做法( )A体现了公民大会的权威性B确保了公民权利的平等性C维护了司法机构的公正性D保持了公民团体的稳定性答案 B解析 从材料中的“从年逾三十的男性公民中一年一度地通过抽签产生,公民不得连任官职”来看,说明在公民之间享有的政治权利是平等的。故答案为 B 项。101960 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遭到拒绝
9、后,与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等六国成立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1961 年、1967 年英国又两次申请加入遭拒。直到 1973 年,英国成为欧共体第 7 个成员国。1975 年英国就是否继续留欧举行了公投,67.2%的民众选择“留欧” 。这表明( )A英国加入欧洲联合体的意愿从未动摇B英国一贯推行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政策C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是欧共体的一部分D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着斗争与争议答案 D解析 1975 年英国就是否继续留欧的公投,反映出英国加入欧洲联合体的意愿也动摇过,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英国加入欧共体制衡欧洲其他国家的目的,故 B 项错误;英国加入欧洲自由贸易
10、联盟时还不是欧共体成员国,可见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不是欧共体的一部分,故 C 项错误;欧共体成员国对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的拒绝,反映出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着斗争与争议,故 D 项正确。511(2018河南八市高三第一次测评,22)1955 年,苏共通过决议,由过去农庄、农场从上级机关领取计划改为直接由农庄、农场制订计划。这一决议( )A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经济中作用B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C反映了其改革重心在农业领域D表明斯大林模式的解体答案 B解析 由农庄自己制定计划,使农庄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特点制定经济计划,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故 B 项正确。121960 年,石油资源富集的中东地区成立了以保持石
11、油市场稳定与繁荣为宗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协调各国石油政策、控制原油产量和价格、保障石油生产国收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 年,美、英、德、法等石油消费国组建了国际能源机械(IEA),展开国际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两个组织的先后建立表明 20 世纪后半期( )A经济外交拆除各种围墙藩篱B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C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相对应D发达国家主导石油生产消费答案 B解析 两个组织均体现合作,故选 B。二、非选择题(必做题:本大题有 2 个题,其中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2017唐山二模,40)(25 分)阅读材料
12、,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邓嗣禹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中论及科举制:“(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1910 年梁启超说:“科举非恶制也”“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 ”1912 年,孙中山在临时政府公报第 24 号中提及考试的重要意义:“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惟考试。 ”孙中山的观点导致了后来民国考试院的建立,实际上是科举制的复活。 材料二 高考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其基本立场应立足于服务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1997 年,为纪念恢复高考 20 周年, 人民日报有这样一句评价: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优选 17 仿真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