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能力专题4.1种群的特征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能力专题4.1种群的特征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能力专题4.1种群的特征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 节 种群的特征目标导航学习要求1列举种群的特征,并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2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并尝试建立数学模型。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4阐明群落的演替。知识网络课前导读学习准备一、种群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 生物的全部个体。二、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 特征。调查方法: 、 。2出生率和死亡率概念: 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 比率。2意义:是决定种群大小和 的重要因素。3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 的比率。4年龄结构概念:一个种群中 个体数目的比例。类型: 、 、 。意义:可预测 的变化趋势
2、。5。性别比例:种群中 的比例。三、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做到 。常用的方法有: 和 。破疑解难一、 种群概念及其实质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一个种群中有不同年龄的个体;一个种群中可能有外表不同的个体;种群是宏观、群体水平上研究生物的基本单位,种群不等于个体简单累加,种群内个体之间通过特定关系构成一个整体,表现出个体不具备的特征;个体生命有限,而种群一般不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同一区域中往往生活着多个生物种群,不同的种群之间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群体;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二、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
3、查方法1实习原理: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在一般情况下,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是困难的。常常用取样调查法来估计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2常用方法植物多采用“样方法” ;动物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三、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有关问题这种方法是在原形示范和具体指导下,让学生完成尝试、模仿性的操作。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按照教材探究活动指导的要求动手操作。31、提出问题在着手调查之前,要明确调查
4、的目的,确定探究的问题,带着问题进行调查。这就需要事先对调查区域有所了解。例如,调查区域的环境情况如何?有哪些生物种类?哪些因素影响区域内植物的生长和分布?等等。不做到这一点,就难以理解调查结果,也难以与其他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一般需要了解的因素有:地理位置、环境类型、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气候因素及其他与研究相关的细节,如人为因素、污染程度等。只有通过认真的观察,才能真正发现有意义的问题,进而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2、制订计划本课题的计划主要是围绕着如何确定“样方”来制订,也即为了获取真正具有代表性样本的信息。有代表性样本的一般原则应该是:随机取样、样本数量足够大、取样过程没有主观偏见等。在自
5、然环境下,生物的生长与分布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了取样的方式不能单一。一般而言,取样需要考虑的是:样方的定位、样方的大小、样方的数量等问题。就均匀分布的情况而言,只要采取简单的随机取样方法即可,因为种群中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被选择机会;而对于其他的分布情况(如系统分布、分层分布、梯度分布等) ,采取简单的随机取样方法未必能获得有代表性的样本。为了避免简单随机取样方法的不足,可以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即将区域分为若干亚区域,然后在亚区域上进行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应视调查对象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而定。显然,在森林中对某种树的调查与在草地上对某种草的调查的样方大小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对于分布不规则的种群,
6、多个小样方取样比少数大样方取样效果更好。样方的数量越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大。为了提高取样的效率,人们总结了一些系统取样的经验,如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等。此外,制订计划还应当包括团队如何合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团队合作是开展本项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留意各组团队合作的情况,对其计划性、协调性、有效性等作出评判。3、实施计划在实施调查的过程中,根据植物的分布和地形情况,做到简便、合理地选择样方并统计样方中的个体数量是本项活动的重点。为了便于学生在实地选择样方,教师可以事先将研究的调查区域绘制成平面图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先在平面图上定
7、好样方,再根据既定的方案在实地确定样方。4在统计样方中个体数量时,遇到的问题之一是边缘效应,即如何处理样方边缘上的个体。一般而言,样方顶边、左边及左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作统计。4、结论统计好样方中个体数量后,求得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调查区域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应结合调查区域的相关情况,对该估算值作出生物学的解释。总结四、种群四大特征及内在联系1概念: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2举例: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鲫鱼;一块棉田重的所有棉蚜;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杨树。3特征 种群密度 概念: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例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内非洲鲫鱼的数量特点:不同物种的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生物 种群 群落 能力 专题 41 特征 导学案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