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巩固练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19版高考地理巩固练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巩固练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9 版高考人教地理巩固练题李仕才一、地球运动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晨线是_,昏线是_。(2)A、D、E 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有一发炮弹从 D 点射向甲点方向,炮弹将落在 D、甲所在经线的_(填“东”或“西”)侧。(3)此时 E 点的地方时为_时,C 点的地方时为_时。(4)此时全球与 E 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A.等于 1/2 B.等于 1/3C.小于 1/2 D.大于 1/2答案 (1) (2)ADE 东 (3)12 18 (4)DABC二、地球表面的形态读“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 A、B 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 ,结合
2、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1)简述黄淮海平原地形特征。(2)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3)黄河冲积扇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河流冲积扇,该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学者研究发现,黄河冲积扇的形成速度历史上曾有加快的趋势,试分析其成因。答案 (1)平原面积广阔,平原上有丘陵、山地分布;地势总体特点是西高东低,西部是山前洪积冲积扇平原,中东部是冲积低平原;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2)分布特征: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变小,自西向东沉积厚度逐渐变小。形成原因:黄河冲出山口后进入地壳下沉的冲积平原,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变慢;搬运能力减弱,促使从黄土高原带来的大量物质以山
3、口为顶点向外逐渐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3)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层深厚且土质疏松;历史上黄河流域人口激增,大规模毁林开荒、开垦草原,植被覆盖率降低,导致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加剧,黄河含沙量日益增加,下游河床抬高,造成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黄河的凌汛也会导致黄河下游决堤,使黄河冲积扇的形成速度加快。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2017衢州常山调研改编)读“某地风速、风向随海拔变化状况示意图” ,完成 13题。31.随高度增加( )A.风速增大加快,风向偏转幅度加大B.风速增大加快,风向偏转幅度减小C.风速增大变慢
4、,风向偏转幅度减小D.风速增大变慢,风向偏转幅度加大2.此图所示地点位于(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地区 D.无法判断3.引起风速、风向随海拔变化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随高度增加而变大B.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变低C.地面摩擦力随高度增加而变小D.地转偏向力随高度增加而变大答案 1.D 2.B 3.C解析 第 1 题,图示随高度增加,表示风速的箭头长度差异变化减小,所以随高度增加风速增大变慢;根据风向与等压线关系,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中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所以随高度增加,风向偏转幅度加大。第 2 题,风向右偏,由此可知为北半球。第 3 题,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
5、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随着海拔的增加,地面摩擦力逐渐变小,而空气之间的摩擦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高空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四、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4(1)图 1 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2)图 1 中自然带从表示的是自然带的_规律和_规律。(3)自然带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有无分布?_,原因是_。(4)图 2 是沿 46S 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 A 的自然带与图 1 中的_(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中 B 自然带名称是_,原因是_。答案 (1)寒带苔原带 亚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巩固 解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