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25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人民版.doc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25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25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人民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作业 25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2018雅安高三摸底)二战后,德意志民族在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19491963)引领下由“战争民族”迅速转变成世界上著名的“商业民族” 。德意志民族的这一转变( )A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统一B说明德国经济迅速恢复C表明和平成为世界主题D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解析:十九世纪中期,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统一,排除 A;材料没有提到德国经济发展的信息,排除 B;材料表达德国要从战争转向经济建设上来的愿望,没有揭示世界的主题,排除 C;二战后,德意志
2、民族在阿登纳引领下,由“战争民族”转变成世界上著名的“商业民族” ,法德矛盾和解,这一转变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选 D。答案:D2(2018株洲高三段考)二战后初期,西方盟国对在德国实行的“非工业化政策”进行反思,他们指出:“在两次世界大战间隔的时期内,德国在欧洲市场上的强大地位并不是体现于它对欧洲经济的主宰,而是反映各国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对许多国家来说,德国在正常的年代里,既是最重要的供货国,也是最重要的接受货国。 ”主要目的在于( )A重建世界经济秩序B化解法德之间固有矛盾C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D扶植德国对抗苏联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欧洲的联合问题,对“非工业化政策”进行反思是有助于推动欧洲
3、一体化的进程的,选 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重建欧洲经济秩序,选项 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B是其中一个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加强欧洲联合而非对抗苏联,选项 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答案:C3(2018成都高三摸底)2017 年 3月 29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致函欧盟,正式开启英国“脱欧”程序。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重大挫折。下列关于欧洲一体化说法正确的是( )2A英国是欧洲共同体的创始会员国之一B法德和解迈出了欧洲一体化的重要一步C1991 年“马约”签署宣告欧洲联盟诞生D欧盟成立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多极化解析: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并
4、不是欧洲共同体的创始会员国之一,欧洲共同体的创始会员国是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故 A项错误;作为欧洲共同体的主要创始会员国,法德和解迈出了欧洲一体化的重要一步,故 B项正确;1993 年 11月 1日,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故 C项错误;两极格局在 1991年已经结束,故 D项错误。故选 B。答案:B4(2018山东高三十校联考)据统计,从 1948年到 1994年世界上先后出现了 109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其中 2/3是 90年代的产物,如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独联体等。这反映了( )A联合国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将发挥更大作用B区域集团化加
5、速了全球性市场的最终形成C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D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推动了经济区域化解析:109 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中的 2/3是 90年代的产物,说明 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因为苏东剧变而走向多极化,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合作组织大量出现的政治原因,故选 D;联合国在 90年代前后所起作用是一样的,故排除 A;全球性市场最终形成是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故排除 B;题干没有提到 C,故排除。答案:D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具特色的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如图所示,国际组织的共同特征是( )A发达国家加强合作 B区域一体化的发展C倡导建立政治合作 D成员国经济均衡发展解析:19
6、 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3两极格局的解体,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促进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左图是北美自由贸易区,为美、加、墨三国,并非都是发达国家,属于经济区域集团,排除A、C;无论是北美自由贸易区还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发展都是不均衡的,排除D。经济区域组织有利于在经济上形成互补,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故选 B。答案:B6(2018沧州高三摸底)当前,加拿大、墨西哥、美国不仅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会员国,也是亚太经合组织的会员国。这一现象说明( )A区域经济集团具有包容性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自由贸易区C北美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D美国是世界
7、经济区域集团组织者解析:同一国家成为不同经济集团的会员国,说明区域经济集团具有包容性,不是排他性的组织。故答案为 A项。B 项说法错误,排除;C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 项材料不能反映,且不符合史实,美国并非所有区域经济集团的成员,排除。答案:A7(2018汕头高三段考)据 1999年美国商业周刊所公布数据显示:在全球排名前 1000家巨型国际垄断公司中美国有 494家,占 49.4 %,美、日、德、法、英、意、加7国加起来有 866家,占 86.6%。材料现象说明( )A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B西方发达国家垄断了世界贸易C国际垄断公司阻碍了全球化D全球化排斥了发展中国家参与解析:跨国公司
8、是全球化的载体, “美国有 494家,占 49.4 %,美、日、德、法、英、意、加 7国加起来有 866家,占 86.6%”说明国际垄断公司都被发达国家占据,体现出经济全球化主导者是发达国家,故 A项正确;B 中垄断贸易不符合材料主旨;C 中阻碍材料中没有体现;D 中排斥发展中国家说法不符合事实。答案:A8(2018荆州高三期末)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多边协定,但没有组织基础。而世贸组织管理实施的贸易协议与协定具有长期性和正式性,在国际法上比多边政府协定的关贸总协定更具有效力。这表明 20世纪 90年代初期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的主要原因是( )4A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B贸易保护主义抬头C区域集团化暂
9、时停顿D国际格局发生剧变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多边协定,不是正式的国际组织,在体制上和规则上存在一定局限;世贸组织是国际组织,属于多边贸易体制;20 世纪 90年代初,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关贸总协定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从而被世贸组织所取代,A 项正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就是各个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企业的发展,向进口国收取过高的进口税,进而削弱进口国的产品竞争力,达到保护本国企业的目的,与题干无关,排除 B。C 项说法错误,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排除。国际格局发生剧变不是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的原因,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A。答案:A9(2018抚顺高三期
10、末)有研究者认为,中国三十年来的对外开放可以分为“政策性开放”和“制度性开放”两个阶段。依据这一观点,开启“制度性开放”新阶段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 “政策性开放”是针对特定地区和对象的差别待遇和优惠措施。 “制度性开放”具有以下特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 “法律框架下开放” ,据此可以知道,2001 年中国加入 WTO标志着对外开放开始从“政策性开放”逐渐转变为“制度性开放” ,真正开始构建具有“制度性”深刻内涵的开放经济体制,故 D项正确。A、B、C 均处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二轮 复习 方略 课时 作业 25 世界经济 区域 集团化 全球化 趋势 人民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