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语境语言30练.doc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语境语言30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语境语言30练.doc(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特色专项练语境语言 30 练科普类情境材料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乌拉盖河是内蒙古的第一大内陆河,发源于宝格达山西麓,完全由泉水汇集而成,全长 360 公里中有 100 公里流经乌拉盖管理区,其中“九曲湾”是最为曲折的一段,位于与乌拉盖湖入口相连之处,( )。九曲湾位于乌拉盖湖东 10 公里,与湖入口相连,属乌拉盖河最为_的河段。它没有黄河的_,没有庐山瀑布的_,也没有趵突泉水的活泼灵动,然而延伸在无边的草原上,没有一点多余,却别有一番风韵。碧水蓝天,青草丰美,草原透出九曲湾的自由与飘逸,九曲湾彰显草原的包容与生生不息。观看“九曲湾” ,最佳地点是上到东侧的高尧乌拉山上。这山的汉语
2、意思是“美丽的山” 。公元 1202 年,成吉思汗与札木合在此地交战,为统一蒙古奠定了基础。从这里俯瞰乌拉盖河,其百转千回、旖旎妖娆的姿态,会让你惊叹大自然的_。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公元 1202 年,成吉思汗与札木合曾在此地交战,奠定了统一蒙古的基础。B公元 1202 年,成吉思汗与札木合曾在此地交战,蒙古统一从此打开了局面。C公元 1202 年,成吉思汗与札木合曾在此地交战,并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奠定了基础。D公元 1202 年,成吉思汗与札木合曾在此地交战,并为其统一蒙古奠定了基础。【解析】 A 项中“奠定了统一蒙古的基础”缺少主语;B 项中“蒙古统
3、一从此打开了局面”与前文中的叙述角度不一致;C 项中“并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奠定了基础”中“成吉思汗”与前文重复,为了简洁,可将“成吉思汗”改为“其”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D )A就像美丽的精灵,在草原上若隐若现B就像一根红飘带,在大草原上招摇C就像闪闪的星星,在大草原上闪烁D就像一条哈达,镶嵌在大草原之上【解析】 A 项,把“九曲湾”比喻成精灵,喻体不当,不能使本体更为形象、明白;B 项, “红飘带”颜色不当,与语境不协调;C 项, “闪闪的星星”形状不当,不符合语境。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A蜿蜒曲折 波澜壮阔 一泻千里 鬼斧神工
4、B盘根错节 波澜壮阔 一落千里 巧夺天工C蜿蜒曲折 一望无际 一落千里 鬼斧神工D盘根错节 一望无际 一泻千里 巧夺天工【解析】 “盘根错节” ,树根盘绕,木节交错比喻事情复杂,不易解决。而文意是指河段,因此可确定为“蜿蜒曲折” ,排除 B、D;“一望无际”突出的是河面在空间上的广2阔, “波澜壮阔”更能写出黄河的奔腾的气势,更符合文意;排除 C、D; “一泻千里”比“一落千里”更能表达出庐山瀑布飞流而下的气势,另外,形容瀑布时,也多用“泻”而不用“落” , 排除 B、D;“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鬼斧神工”指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
5、的。由语境来看“鬼斧神工”更符合,排除 B、D。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泉城”济南,_,世间少有。济南之所以有“泉城” ,是由于城南有 4.5 亿年前的奥陶系石灰岩组成的千佛山地。这一景区的影响力,这些石灰岩具有较多的溶洞或裂隙,在济南附近没入地下,并受到不透水的侵入岩岩体的阻挡,而上覆的第四纪山前堆积物透水性不好,从而形成承压水构造。城南山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在城区则以上升泉形式涌出地表向外排出。金代有人立“名泉碑” ,列举泉名七十有二,泉水众多,_。历代诸家所论 72 泉亦不尽相同,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又名瀑流,宋代开始称趵突泉。泉城四大泉群汇流
6、一处,在济南盆地最低处形成湖面 46.5 公顷的大明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城西南有泺水, “北为大明湖” ,后渐埋塞,半为街市。金代起今城内湖沿袭大明湖之名。一湖烟水,绿树蔽空,_,风光秀美。清人刘凤浩咏湖有“四面荷花三面柳,( )” ,沿湖亭台楼阁,水树长廊,_。其风貌不亚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杭州西湖。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济南之所以有“泉城”之名,是由于城南有 4.5 亿年前的奥陶系石灰岩组成的千佛山地这一景区的原因B济南之所以有“泉城”之名,是由于城南有距今 4.5 亿年前的奥陶系石灰岩组成的千佛山地C济南之所以有“泉城”之名,
7、城南有 4.5 亿年前的奥陶系石灰岩组成的千佛山地这一景区的影响力造成的D济南之所以有“泉城” ,是千佛山这一位居城南距今 4.5 亿年前的奥陶系石灰岩造成的【解析】 A 项, “是由于的原因” ,句式杂糅;C 项,前面有“之所以” ,后面应该有“是因为”与之搭配,另外“千佛山地”与“千佛山地景区”的概念也不相同,根据文中的表述,应为“千佛山地” ;D 项,表述混乱,到底是“千佛山”造成的,还是“石灰岩”造成的,表述不明。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A千家明月万家春 B满园月色一园梅C一城山色半城湖 D何方春水一方天【解析】 解答此题时,需要注意诗句对仗的特点字数相
8、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和意义相关。结合语境内容来看, “满园” “何方”与“四面”不对应,可排除 B、D 两项。3A 项的意境为夜晚,也可以排除,故选 C。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A闻名遐迩 不可胜数 风光旖旎 错落有致B如雷贯耳 不可胜数 妖艳多姿 良莠不齐C闻名遐迩 罄竹难书 妖艳多姿 错落有致D如雷贯耳 罄竹难书 风光旖旎 良莠不齐【解析】 “闻名遐迩”和“如雷贯耳”都可以形容名声很大之意,但“如雷贯耳”只能形容人,不能形容物,排除 B、D;“不可胜数”和“罄竹难书”都可形容数量多,但“罄竹难书”指罪恶很多,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排除 C、D;“风光旖旎”指景色
9、柔和美好,“妖艳多姿”指女子外表艳丽而不庄重,用于此处,不合语境,排除 B、C;“错落有致”指交错纷杂,可用于物, “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只能用于人,排除 B、D。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福建土楼是一种客家居民的建筑群。形状众多,各具特色。福建土楼历史悠久,规模庞大,被称为“世界建筑奇葩” 。登上福建土楼,_,一切美景尽收眼底。有_的鲜花,有红绿相衬的果树,有_的松柏,还有开心歌唱的鸟儿,到处都是祥和之景。来到福建土楼,就像到了传说中的_一样,怡然自得、无拘无束,远离了大城市的喧嚣与繁杂。福建土楼上的居民比较淳朴善良,他们还保留着以前的生活方式,好多人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和
10、睦相处,互帮互助。福建土楼精湛的设计和美丽的造型、齐全的功能,逐渐被世界关注,被世人熟知。( ),福建土楼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不是语言可以概括的。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福建土楼设计的精湛、美丽的造型外加齐全的功能,逐渐被世人熟知,被世界关注。B福建土楼精湛的设计和美丽的造型、齐全的功能,逐渐被世人熟知,被世界关注。C福建土楼精湛的设计、美丽的造型外加齐全的功能,被世界关注,逐渐被世人熟知。D福建土楼精湛的设计、美丽的造型外加齐全的功能,逐渐被世人熟知,被世界关注。【解析】 A 项, “设计的精湛”在结构上与后面“美丽的造型” “齐全的功能”不一致;B 项,
11、“精湛的设计” “美丽的造型” “齐全的功能”三者并列时,正确的结构应该是第一、二句之间用顿号,第二、三句之间用连词,如“和” “以及” “外加”等;C 项,逻辑顺序不对,应该先引起世人熟知,再被世界关注。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这如果是一座建筑,就是一种艺术B这如果是一种艺术,就是一座建筑4C这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艺术D这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座建筑【解析】 要符合逻辑认知顺序,应为递进关系。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A居高临下 争奇斗艳 郁郁葱葱 世外桃源B高屋建瓴 争奇斗艳 生气勃勃 鱼米之乡C居高临下 尽态极妍 生气勃勃
12、世外桃源D高屋建瓴 尽态极妍 郁郁葱葱 鱼米之乡【解析】 “高屋建瓴”意思是指从高屋顶上倾倒瓶子里的水,或从高屋顶上顺着瓦沟倒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排除 B、D;“尽态极妍” ,指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多形容女子,不用于物,排除 C、D;“生气勃勃” ,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常用来形容人,不与物搭配使用,排除 B、C;“鱼米之乡” ,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文中强调是福建土楼上的居民淳朴善良,并没有强调这里是富饶之地,因此鱼米之乡使用不当,排除 B、D。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午门雁翅楼,是俯瞰故宫中轴线的最
13、佳位置。整体改造完成后的午门及东西雁翅楼展厅,用一场_的“寿宴”迎接八方来客。作为亮相展厅的首个展览, “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呈现了清代帝后庆寿盛事,既( );既彰显了清代帝后尊老敬贤的道德示范,亦反映了清王朝的政治风气、经济实力。驻足古老与现代兼具的展厅中,(_的感觉_。再加上王公大臣、少数民族领袖进贡的物品,帝后庆寿期间的筵宴展示,更是_。)由于是那幅康熙帝万寿庆典图 ,此番展出的第二卷长达39.39 米,将万民欢庆的盛况跃然眼前。这也是故宫人以展览的方式对故宫博物院祝寿。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不仅是那幅康熙帝万寿庆典图 ,此番展出的第二卷长达 3
14、9.39 米,将万民欢庆的盛况跃然眼前。这也是故宫人以展览的方式给故宫博物院祝寿。B尤其是那幅康熙帝万寿庆典图 ,此番展出的第二卷长达 39.39 米,将万民欢庆的盛况跃然眼前。这也是故宫人以展览的方式给故宫博物院祝寿。C不仅是那幅康熙帝万寿庆典图 ,此番展出的第二卷长达 39.39 米,将万民欢庆的盛况跃然眼前。这也是故宫人以展览的方式对故宫博物院祝寿。D尤其是那幅康熙帝万寿庆典图 ,此番展出的第二卷长达 39.39 米,将万民欢庆的盛况跃然眼前。这也是故宫人以展览的方式对故宫博物院祝寿。【解析】 A 项中“不仅”使用错误,文中并没有递进关系;C 项中“对”使用错误,属介词使用不当,另外,
15、“不仅”的误用类型和 A 项一样;D 项中“尤其”使用正确,但最后一句中的介词“对”使用不当。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展示了清代的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体现出诸多礼仪5B体现出当时的民风民貌,也展示了清代的诸多礼仪C体现出当时的诸多礼仪,也展示了清代的民风民貌D展示了清代的诸多礼仪,也体现出当时的民风民貌【解析】 解答此题时,要根据句子的逻辑顺序来整体考虑,应先是“清代的诸多礼仪”后是“当时的民风民貌” ,还要注意动宾的搭配,应是“展示礼仪” “体现民风民貌”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别开生面 琳琅满目 气势恢弘 油然而生B别具匠
16、心 琳琅满目 声势浩大 应运而生C别开生面 眼花缭乱 声势浩大 油然而生D别具匠心 眼花缭乱 气势恢弘 应运而生【解析】 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别开生面:比喻另外开展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后者符合语境。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前者符合语境。气势恢弘:气势磅礴,场面大气。多用于具体的,静态的物体,如建筑物,广场等等,指这些东西的气势很大。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前者符合语境。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前者符合语境。故选 A。五
1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_,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_,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_,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_,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 0.01 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
18、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 18 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 5000G。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 0.01 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 18 种概念模型B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 0.01 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 18 种概念模型C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 0.01 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 18 种概念模型
19、D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 0.01 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6们做了 18 种概念模型【解析】 检验标准应该是“精确”到某程度, “约”与“左右”矛盾, “突破系统”不搭配,所以选 A。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C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D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解析】 此处宜与上句“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句式相似,另外,以“外国”开头照应上句的“国外” ,排除 A、B;D 项与上下文文意不符,所以选 C。3依次填入
20、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A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舍近求远B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C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舍近求远D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舍本逐末【解析】 “后发先至”指的是后出手但是先碰到对方;“后来居上”指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根据语境应是“后来居上” 。 “养精蓄锐”指养好精神准备战斗,侧重于休养;“厚积薄发”是指准备充分而获得大的成功,侧重在“发”字上;根据语境应是“厚积薄发” 。 “毋庸讳言”是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置疑”指完全不需要怀疑,侧重指事情的确定性;根据语境应是“毋庸讳言” 。 “舍本逐末”指放弃根本的、主
21、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舍近求远”指放着近的去求远的;文中说放弃国内的而去抢购国外的,所以用“舍近求远” 。论说类情境材料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艺术欣赏是主观的,人们的经验有不同,所好有偏执,感受有深浅,都会在认识上表现出差异。只要不是意气用事,都是正常而允许的。在书画鉴定中,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抬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时则真伪是非,任你说千道万,他只_;更有甚者,依人多势众,_。如此种种,_,都是在艺术欣赏评价这一“软组织”上做文章。至于“硬伤” ,则_,不能含糊。艺术鉴赏力的提高与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特别是文学知识的积累。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需要对这一时期
22、历史有一定的认识才能理解透彻。特定地区的艺术作品也需要欣赏者对当地的生活习俗和历史有所了解。只有具备了相关的文化知识才有能力在艺术作品中发现美、发掘美、再创造美。艺术修养既是个人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他的艺术鉴赏力也会有较高的水平。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艺术鉴赏力的提高与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特别是文学知识的积累有关系的。 7B艺术鉴赏力的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特别是文学知识的积累。C艺术鉴赏力的提高是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特别是文学知识的积累。D艺术鉴赏力的提高是与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特别
23、是文学知识的积累分不开。【解析】 分析划线句子看,语病主要是杂糅,可以采用“离不开”或“与有关系”中的任一种结构,B 项符合要求,而 A、C、D 仍存在杂糅的语病。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同时又直接受益于文化修养的广博精深B同时又直接使文化修养的广博精深受益C同时文化修养的广博精深又直接受益D同时文化修养的广博精深又使之直接受益【解析】 从语意来看,表达的是艺术修养得益于文化修养,所以 B 和 C 不正确;D项从表述上来看不够简洁,因此选择 A。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 )A固执己见 同舟共济 一概而论 判若鸿沟B固执己见 三人成虎 不
24、一而足 泾渭分明C一言为定 三人成虎 一概而论 泾渭分明D一言为定 同舟共济 不一而足 判若鸿沟【解析】 固执己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此处用“固执己见” ,排除 C、D。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三人成虎: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从语境来看应该用“三人成虎” ,排除 A。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一律看待。不一而足: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判若鸿沟:形容界线很清楚,区别很明显。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根据后面的“不能含糊” ,此处应选“泾渭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突破 训练 语境 语言 30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