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封建、求民主的潮流1.3.10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规范训练.doc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封建、求民主的潮流1.3.10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规范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封建、求民主的潮流1.3.10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规范训练.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3-10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选择题1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B解释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解析】 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是因为中国拒绝“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 ,显然没有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实质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故 A 项正确;鸦片战争的根源是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需要变中国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故 B 项错误;费正清是站在西方的立场上解释鸦片战争的,故 C
2、项错误;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分析是错误的,故 D 项错误。【答案】 A21938 年,蒋廷黻先生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材料中人们认识的变化主要表明( )A五口通商危害减弱 B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影响加大C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D人们的国家主权意识逐渐增强【解析】 随着列强侵华的加剧,五口通商给中国民族经济造成的危害只会加强,故 A 项错误;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材料没有显示其影响是否加大,故 B 项错误;五口通商、协2定关税是南京条约的条款,治外法权是南京条约附件的条款,都
3、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不能反映出“日益”的发展过程,故 C 项错误;同样的条款,1938 年左右和 1842 年之后人们的认识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民族苦难后,人们发现要想经济发展,首先要实现主权独立,进而普遍性地增强了主权意识,故 D 项正确。【答案】 D3(2018河南安阳调研)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 。此条款表明英国( )A与清朝关系友好 B对中国内政事务的干涉C侵犯了中国领土 D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解析】 南京条约是中英鸦片战争中方屈膝投降而非双方友好的产物,故 A 项错
4、误;根据材料“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 ”可知,这是英国殖民者在赤裸裸的培植代理人和粗暴的干涉中国内政,故 B 项正确;材料条款中并没有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故 C 项错误;根据条约可知,英国殖民者干涉的不仅仅是司法主权,更多的还是中国内政,故 D 项错误。【答案】 B4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此语意在说明鸦片战争( )A暴露君主专制统治弊端 B改变了传统的华夷观念C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 D客观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解析】 材料中观点意
5、在肯定鸦片战争对近代文明的推动,而不是强调去否定清政府陈腐落后的一面,故 A、B、C 项错误;根据材料“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不知道还要经历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可知,该观点运用的是文明史观,强调西方文明对近代中国文明的推动作用,故 D 项正确。【答案】 D5(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汇集着西方少有的联合行动的军队官兵、外交官和神甫们的见证录,叙述了维多利亚女王与拿破仑三世军队的丧心病狂和贪得无厌,斥责了傲慢的西方两大帝国对傲慢的东方天朝的横加侮辱。 ”与这一事件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北伐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解析】 太平天国北伐是太平军与清政府的对峙,
6、故 A 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与材料“西方两大帝国对傲慢的东方天朝的横加侮辱” ,参与国不符,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维多利亚女王与拿破仑三世军队的丧心病狂和贪得无厌,斥责了傲慢的西方两大帝国对傲慢的东方天朝的横加侮辱” ,英法联军与第二3次鸦片战争信息相符,故 C 项正确;鸦片战争侵略国仅有英国,故 D 项错误。【答案】 C6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在这一过程中,具有转折性标志的事件是( )A 北京条约 B洋务运动C甲午战争 D瓜分狂潮【解析】 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没有体现出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的特征,故
7、A 项错误;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为挽救内忧外患局面进行的自救运动,不能体现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故 B 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列强开始了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机,符合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故 C 项正确;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的表现是列强瓜分狂潮,但瓜分狂潮不是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的转折性标志事件,故 D 项错误。【答案】 C7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调查表。据此可推知( )A.清军战斗力落后于日军B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C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D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日兵在年龄、体重、肺气容量、握力上均要优于清兵,说明日兵整体的身体素质强于清兵。材料中不能
8、体现日清军队战斗力的比较,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日清军人体质有差异,但军人体质的差异不一定能决定战争结局,说法太绝对,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清兵整体素质弱于日兵,表明清政府没有严格进行军队士兵的挑选,也从侧面说明清政府不够重视军队建设,故 C 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日清军战斗精神的比较,故 D 项错误。【答案】 C48(2018贵州贵阳模拟)“辽宁”号航空母舰试航成功,被视为“中国现代海军走向世界”的新开端。回顾历史,甲午战争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笫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 )A清政府启用了湖北新军 B士子群体的关注与震撼C北洋海军的出场与角逐 D清军接
9、受维新思想启蒙【解析】 湖北新军成立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军参与了辛亥革命,故 A 项错误;士子关注甲午战争体现不出近代意义,故 B 项错误;北洋海军是近代化海军舰队,能体现出甲午战争是第一次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故 C 项正确;维新思想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故D 项错误。【答案】 C9它“彻底暴露了清政府所推行的同光新政的实质,打破了国民妄自尊大的心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强烈危机感。 ”材料中的“它”( )A促发了洋务运动的兴起B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C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历程D导致了清末“新政”推行【解析】 据材料“彻底暴露了清政府所推行的同光新政的实质,打破了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第三 单元 近代中国 封建 民主 潮流 1310 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 课时 规范 训练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3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