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燃烧和灭火(含解析).doc
《2019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燃烧和灭火(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燃烧和灭火(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燃烧和灭火(含解析)一、单选题1.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为 69.72g B. 元素符号是 Ga C. 属于金属元素D.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312.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 A. B. C. D. 3.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烧杯中的热水既给铜片加热又给水中白磷隔绝氧气B. 铜片上白磷燃烧是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C. 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是温度过低没有达到其着火点2D. 水火不相容”决定烧杯中的白磷无论如何都不会燃烧4.如表为某
2、校化学实验小组测定不同体积 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实验现象:根据如表数据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H2体积分数%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空气体积分数%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点燃现象安静燃烧安静燃烧 弱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弱爆炸不燃烧不爆炸A. H2体积分数为 10%70%的 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会发生爆炸B. 收集的 H2如果能安静燃烧,说明 H2的纯度为 100%C.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H2 , 保持试管倒置移近火焰,如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表示收集的 H2已纯净D. 氢气和空气
3、的混合气体点燃时一定发生爆炸5.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烤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 A. 清除可燃物 B. 降低温度 C. 隔绝氧气 D.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6.家里炒菜时不小心油锅着火,采取的最好措施是( ) A. 用灭火器灭火 B. 向油锅里泼水灭火 C.盖紧锅盖 D. 把油泼掉二、多选题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厨房煤气管漏气应关闭阀门并开油烟机排气B. 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C. 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可以使其光亮洁净且耐用D. 钙、铁、硒、碘属于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所以不可多吃含这些
4、元素的营养补剂E. 喝苏打水可以治疗胃酸过多F. 可以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羊毛和丝绵8.森林开始发生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新型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 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C. 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D. 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9.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3A. 甲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B. 乙表示向稀硫酸中加水C. 丙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D. 丁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10.根
5、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比较 Zn 和 Fe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 探究铁钉生锈时 O2 是否参与反应C. 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D. 测定空气中 O 2 的含量11.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水能灭火,所以酒精一旦燃烧应立即用水浇灭B. 向某种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可能是碳酸盐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是酸三、填空题412.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图甲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白
6、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知识回忆】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 40,红磷的着火点是 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 2)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装置必须改进,改进后的图乙装置与图甲装置比较,优点是_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乙装置进行实验现象 解释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_ _ 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反思与评价】有同学指出图乙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丙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 【拓展与迁移】待 a试管冷却后,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并取
7、下橡皮塞,发现有水进入试管,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接近试管容积的 _ 13.某兴趣小组将大小相同的若干块棉布在五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不坏的棉布”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实验序号 所用酒精的体积分数/% 95 65 55 15 5实验现象 酒精烧完棉布烧坏 酒精烧完棉布无损 酒精烧完棉布无损 不燃烧(1)你推测的实验现象是_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验中“酒精烧完而棉布无损”的原因: _ (3)实验室里的酒精灯常出现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着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 14.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_ A氧气 B氮气C氢气 D_ 15.化学课上我们曾经
8、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5(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_性(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_ (填序号)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16.小刚利用家中废旧物品组装了一套简易灭火器(如图 I) ,将瓶子倒转使两种物质混合即可灭火(如图) 该装置灭火的原理:小苏打(NaHCO 3)和米醋混合产生_ 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_ ,瓶内泡沫喷出附着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_ 且_ ,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17.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说明可燃物燃烧的
9、剧烈程度与_ 有关 18.说出下列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A_B_ C_ 19.(2014柳州)正在开展的柳州市“美丽乡村”工程,让我们在许多公共场所能见到各种公共标识请把下列公共标识与意义相关联的框图用短线连接起来_ A、可回收物6_ B、节水标志_ C、有害垃圾_ D、禁止吸烟_ E、禁止烟火 四、解答题20.下列是初中化学的 3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说明实验的实验原理(2)说明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什么?(3)实验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棉芯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7的性质21.某些火锅店使用“纸火锅”是用纸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来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不会被点燃,用你学过的
10、知识解释其原因 22.阳光强烈的时候,用放大镜在太阳底下对着纸张聚光,可以使纸张燃烧起来请用燃烧的条件加以解释 五、实验探究题23.根据所示的实验或装置,回答问题:(1)甲实验的目的是:_。 (2)乙实验中,向内层试管内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处出现的现象是_。实验中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_。 (3)丙装置在化学实验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俗称“万能瓶” ,若用该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装置的_端进入(选填“a”或“b”)。 六、综合题24.能源、环境、安全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_、天然气等;它们都是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 (2)控制反应的条件可使
11、燃料充分燃烧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的目的是_ (3)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写出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下列有关天然气(或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 A沼气中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甲烷气体不会产生温室效应C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有利于减少酸雨形成 8(4)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5.老师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上烧杯,请根据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信息:白磷和红
12、磷的着火点分别是 40、240。(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 (2)罩上烧杯的作用_; (3)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 _; (5)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9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 【解析】 【解答】A、根据图可知信息:相对原子质量为 69.72其单位为 1,而非 g,A 符合题意;B、根据图可知信息:镓元素符号是 Ga,B 不符合题意;C、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有“钅”字旁,因此镓属于金属元素,C 不符合题意;D、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
13、=原子序数,则镓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31,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本图中含有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其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2.【答案】B 【解析】 【解答】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A 不符合题意;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防止燃烧和爆炸,故应贴上禁止烟火的标志,B 符合题意;C、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C 不符合题意;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鸣喇叭标志,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 】 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应注意的事项来回答本题3.【答案】D 【解析】 【解答】A
14、、通过实验可以知道烧杯中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烧杯中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不能燃烧,从而可以判断烧杯中的热水不仅仅是只起到加热的作用,故 A说法正确;B、铜片上白磷燃烧是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满足燃烧的条件,故 B说法正确;C、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是温度过低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没有满足燃烧的条件,故 C说法正确;D、烧杯中的白磷通入空气(氧气)就会燃烧,出现“水火相容”的奇观,故 D说法错误故选 D【分析】A、烧杯中的热水能给铜片加热又给水中白磷隔绝氧气;B、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D、只要满足燃烧的条件,就可燃烧104.【答案】A 【解析】
15、【解答】解:A、从题目中表格知,H 2体积分数为 10%70%的 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会发生爆炸,故 A正确;B、收集的 H2能安静燃烧,说明 H2的纯度大于等于 80%,故 B项错误;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H2 , 保持试管倒置移近火焰,如果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表示收集的 H2纯度大于等于 80%,故 C项错误;D、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不一定发生爆炸,只有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才会发生爆炸,故D项错误故选 A【分析】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遇着火源可能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
16、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在低于爆炸下限时不爆炸也不着火,在高于爆炸上限同样不燃不爆因此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需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以防发生爆炸5.【答案】C 【解析】 【解答】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根据描述,自动灭火陶瓷砖会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故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燃烧,隔离了氧气,据此解答6.【答案】C 【解析】 【解答】解:炒菜时不小心油锅着火,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迅速盖上锅盖,这样既可以隔绝氧气,从
17、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A、炒菜时不小心油锅着火,用灭火器灭火能到达灭火的目的,但不是最合适的灭火方法,故选项错误B、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故选项错误C、炒菜时不小心油锅着火,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迅速盖上锅盖,这样既可以隔绝氧气,故选项正确D、炒菜时不小心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即可灭火,没有必要把油泼掉,故选项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灭火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原理、方法进行分析解答二、多选题117.【答案】BEF 【考点】硬水与软水,金属的化学性质,常用盐的用途,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
18、纤维的鉴别,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解析】 【解答】解:A、厨房煤气管漏气应关闭阀门但是不能开油烟机排气,错误; B、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正确;C、用钢丝球擦洗铝壶会破坏其表面的保护层,错误;D、钙、铁、硒、碘属于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应该适量使用含有这些元素的食物,错误;E、苏打水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故喝苏打水可以治疗胃酸过多,正确;F、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丝绵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可以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羊毛和丝绵,正确;故选 BEF【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8.【答案】A,D 【解析】 【解答】A、可燃物的在着火点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中考 化学 专题 练习 燃烧 灭火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