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七年级美术上册《石窟艺术的宝库》教案2人美版.doc
《2018秋七年级美术上册《石窟艺术的宝库》教案2人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秋七年级美术上册《石窟艺术的宝库》教案2人美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石窟艺术的宝库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对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有初步了解。尝试运用美术欣赏的方式,对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进行赏析,并作出简要评述。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敦煌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在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对我国的石窟艺术有初步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敦煌莫高窟及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知晓珍惜文化遗产,培养文物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2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探究欲也强,但本课的敦煌艺术虽灿烂辉煌,博大精深,但离本地学生的实际太远,就很难理解其中的宗教文化
2、蕴意,因此本课讲述的内容不宜过多,应以学生的兴趣出发,化繁为简,让学生理解、接受。3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教学难点:敦煌彩塑、壁画的分析及艺术特征的认知4 教学过程4.1(一)课前准备 教师:1、教科书 2、制作课件,并准备学生自学的相关资料 学生:1、课前搜集莫高窟的相关资料(内容:敦煌的地理位置及环境;莫高窟的概况;藏经洞的发现。 ) 2、教科书 3、记录用的笔和纸。 (二)课程导入 播放动画片九色鹿片段,并提出思考问题:1、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2、故事的发生地点?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进入本课的氛围,对敦煌总体有初步认识,并在观看后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
3、题。 教学意图:有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引出佛教由来及佛教壁画,同时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其学习兴趣、动机、愿望、需要,形成强大的内驱力。 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知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人需怀善心,诚实待人。故事发生在印度。 佛教有印度传入我国,已有近 2000 年的历史,因宣扬因果报应等思想,为很多人说信仰,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宗教。 (三)讲授新课 (多媒体播放展示) 提出之前需要学生准备的资料的问题:1、敦煌的地理位置及环境;2、莫高窟的概况;3、藏经洞的发现。 (分组回答) 学生活动:小组之间各自整合组员收集的资料,并简练回答出问题答案。通过组内交流,学生更多的参与学习。 1、敦煌位于
4、我国甘肃省西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古代“丝绸之路”连接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气候干燥。2、敦煌莫高窟自秦朝开始以来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兴建于前秦建元二年,现存洞窟有 735 个,壁画 45000 多平方米,彩塑 2400 余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的艺术宝库,也是世界古代艺术的宝库。3、光绪二十六年(公元 1900 年) ,看管莫高窟的道士王园箓带人清理 16 窟的积沙时,意外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 5 万余件文书、数百件绘画作品,但并没有很好的将文化保护起来。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外国人掠夺了大量的藏经洞中的文物,同时有日、俄、美的一些考古专家用很低的价格将文物从王道士手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级 美术 上册 石窟 艺术 宝库 教案 人美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