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自读文本读《伊索寓言》学案鲁人版必修5.doc
《2018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自读文本读《伊索寓言》学案鲁人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自读文本读《伊索寓言》学案鲁人版必修5.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自读文本 读伊索寓言钟情于书有外国记者曾说, “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 。简直把钱钟书看作了中国文化的奇迹与象征。其实如果没有围城 ,也许多数人并不知道钱钟书,但知道的人中又有谁真正了解他和他的文字?有人甚至认定他是一个爱掉书袋的学究,或把他的绝俗看成老式的清高。然而面对管锥编却有人惊叹:“其内容之渊博,思路之开阔,联想之活泼,想象之奇特,实属人类罕见。一个人的大脑怎么可能记得古今中外如此浩瀚的内容?一个人的大脑怎么可能将广袤复杂的中西文化如此挥洒自如地连接和打通?”他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揄,他以一册仅仅十篇的散文集就位列现代散文
2、大家,而其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篇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他去世之后,一个热爱他的读者曾在报纸上撰文纪念,标题是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 ,这句话,可以代表所有对钱钟书有一点点或更多了解的人们的共同心声。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也讨厌、憎恨别人拜访,客来常以病谢,积函多不作复。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便越加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爪,令人想象、神往。钱钟书非故作高深,故弄玄虚,大学者惜时如金,不借口舌而扬名,不浪掷光阴于交游,此其一。甘于寂寞,不求闻达,此其二。胡思乱想是别人的事,于钱钟书却无关。论读书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孤独
3、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处世行事时,知识意味着才干。懂得事务因果的人是幸运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学识方能办到。读书太慢的人驰惰,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完全按照书本做事就是呆子。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扎下根基。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的。但也不可过于
4、迷信书2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应限于不太重要的议论和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因此,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识,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人耳目。如果一个人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要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
5、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 “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微感言:1.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杂下赏读: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见。契诃夫说过,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应因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愚人不应该因圣人的存在而放弃了自己的思考。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修权赏读:作十年的打算,没有比培植果木更恰当的;作终身的打算,没有比培育人才更恰当的。如果能精心地培育人才,巧妙如神地使用人才,那么,从事大业就能得心应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
6、争。培养人才是中华民族腾飞必经的门径。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培养人才也是不容易的。树:种植,培育。3.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赏读: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以免影响消化。睡前唠叨不绝会使思绪兴奋,不得安宁,因而影响入睡。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赏读: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一、作者视窗3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著名学者。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围城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短篇小说集人兽鬼等。本文选自钱钟书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二、写作背景钱钟
7、书在清华读书时就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 。当学生时,就被人们视为老师的“顾问” ,他读书之多,中英文功底之雄厚,远远超出了他的同龄人。他也有敢于质疑的精神,曾指出当时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源流一书的瑕疵,震动文坛。 “他随时都在动脑筋,读书的时候是他思想最活跃的时候,所以每读完一书,其精神实质全被吸收最难得的是好学不倦,不论处于什么环境都手不释卷他好比一个精神世界的美食家,什么品种的美味都要尝一尝。 ”(郑朝宗怀旧)三、基础梳理1.给加点的字注音(1)譬如( ) (2)衣锦还乡( )(3)蝙蝠( ) (4)笨坯( )(5)卢梭( )答案 (1)p (2)jn (3)binf (4)
8、p (5)su2.辨形组词(1)Error! (2)Error!(3)Error! (4)Error!答案 (1)幼稚 雉堞 (2)笨坯 胚胎 (3)骗子编织 偏见 蹁跹 (4)思慕 帷幕 暮色 募捐3.近义词辨析(1)原形 原型(2)爆裂 暴烈答案 (1)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2)爆裂:(物体)突然破裂。动词。暴烈:暴躁刚烈;凶暴猛烈。形容词。4.词语解释 (1)阅历: (2)信而好古: 4(3)衣锦还故乡: (4)高超出世: (5)卖弄风雅: (6)屈尊下顾: (7)下野: (8)坐井观天:
9、 (9)各得其所: (10)相安无事: 答案 (1)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经历;由经历得来的知识。(2)语出论语 ,意思是相信并喜好古代的典章文化。(3)古时指做官以后,穿起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成语为“衣锦还乡” ,也说“衣锦荣归” 。(4)好极了,好得超过世人的水平。(5)有意向别人显示、炫耀自己的(其实并不高明的)文学素养。(6)降低了身份来观察民情。屈尊,降低身份俯就。(7)执政的人被迫下台。(8)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9)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10)相处没有矛盾、冲突和争执。5.文学文化知识钱钟书,_文学研究家、作家、著名学者,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 ,散文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深邃 人生 感悟 文本 伊索 寓言 学案鲁人版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