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散文(2)第10课菱角的喜剧学案粤教版必修2.doc
《2018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散文(2)第10课菱角的喜剧学案粤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散文(2)第10课菱角的喜剧学案粤教版必修2.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第 10 课 菱角的喜剧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菱角( ) 打捞( )酣然大睡( )(2)多音字什Error! 翘Error!壳Error! 弄Error!禁Error!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Error! (2)Error!(3)Error! (4)Error!二、词语积累理解运用(1)把玩:_(2)劳什子:_(3)漫不经心:_(4)茫然失措:_(5)君臣佐使:_(6)无往不在:_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2)他平时什么都会,可一到考场就茫然失措
2、,大脑一片空白。( )(3)面对那些无往不在的困难与挫折,我们必须振作精神,不能灰心丧气。( )辨词填空(1)贯串贯穿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或连贯。- 2 -贯穿:穿过,连通。这条公路_本省十几个县。这部小说的各篇各章都_着一个基本主题。(2)从而进而从而: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表递进关系。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分析之后,_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女排以三比二击败了日本队,_取得了七战七胜的成绩。三、名言警句与“学无止境”相关的名句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礼记学记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5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一、作者简介秦牧(19191992),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当代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作品风格独树一帜,被誉为“散文一绝” 。 秦牧杂文是他的第一本作品集。在小说、童话、戏剧、诗歌、文艺理论领域等都有著作,故本人又被喻为“一棵繁花树” 。著作有土地 、 花城 , 长河浪花集是其散文的代表作。二、背景展示菱角的喜剧是作者在建国十周年的时候写的。当时文章的题目叫作“复杂” 。这篇文章在当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
4、对性。1958 年在我国经济领域里出现了不少违背事物客观规律的现象,这类错误的出现又反映出了一些人在认识上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于是作者认为有必要在文学创作中表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之类的题材”(长河浪花集序)。文章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于 1959 年写成的,后来收入散文集长河浪花集时,作者将文章的名字改为“菱角的喜剧” 。- 3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 “我”从小就以为菱角有两个角,直到后来第一次去广西才看到三个角的菱角。B在重庆, “我”吃到了四个角的菱角,当天我翻看辞书,发现辞书当中早就有说明菱角不只有两个角的。C菱角形状各异,有无角、两个角、三个角、四
5、个角的,还有一个角和五个角的。D同一个家族的生物都是“同”中有“异” ,复杂性与多样性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E作者认为,面对万事万物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只有像自己那样站在正确的立场上才不会茫然失措。1这篇文章并不是介绍菱角的科普文章,而是一篇具有哲理性的议论散文。通读全文,从叙述和议论的角度可以把课文分为两部分。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各层主要内容。第一层(14 段)叙述(16 段)第二层(第 5、6 段)第一层(第 7、8 段)第二层(第 9、10 段)议论(712 段)第三层(第 11、12 段)2.速读课文 16 段,试分析作者是如何引出“事物是复杂多样”的道理的。答:_3通读课文 712 段
6、,从文中筛选出每段的中心句。由此看出作者引申出什么道理呢?文 段 中心句 引申出的道理第 7 段第 8 段第 9 段第 10 段第 11 段第 12 段4.简要归纳作者用了哪些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 4 -答:_5本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_争论话题 作者最初发表这篇散文时,题目叫“复杂” ,后来改为“菱角的喜剧” ,你认为哪个题目好?为什么?我的观点:_一、课本素材点击文本 菱角的喜剧 告诉我们:世间万物是复杂多样的,认识事物绝不能绝对化、简单化。运用示例 世间万物,各具形态,各有特性,精深莫测,奥妙无穷。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往往只是它的一个方面或两三个方面,殊不知它还有第
7、四面、第五面、第六面“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更要独具慧眼,切莫因感情遮望眼,切莫因认识下妄言。时代在变,社会在变,理念在变,人性也在变,而认知更应随之而变。二、课外素材明月当空叫 黄犬卧花心王安石任宰相时,当时潮州有位文人去拜访王安石,并要求王安石为他改诗,原诗是这么写的“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 。王安石一看这诗就笑了,明亮的月亮怎么会叫呢?黄- 5 -狗怎么能卧在小小的花心上呢?于是他提笔将这两句诗改为了“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 ,于情于理,那位潮州人看后笑笑,一言未发。后来,王安石游历南方,来到了潮州。他暂时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庭院,里面的花开得很艳丽,有一个花农在忙碌着,
8、王安石便询问花农在做什么,花农回答说是在捉一种叫黄犬的虫子。王安石就想起了数年前那个潮州文人让其改的诗,原来诗中指的“黄犬”不是指黄狗,而是指黄犬虫呀。当夜,王安石让一个当地人陪他散步,当时天上的月亮很明亮,寂静的夜里传来婉转动听的鸟叫声,一般的鸟儿都不会在半夜时分鸣叫,王安石便好奇地问是什么鸟在叫,当地人告诉他这种鸟叫明月鸟,越是明月当空的时候叫得越欢。王安石才知道那句诗中的“明月”指的不是天上的月亮,而是明月鸟,而当时那个潮州人并未告诉他这个情况,估计还暗笑了他将近十年的时间吧。选材感言 王安石按照以往的认识来看待眼前的事物,因而违背了客观事实。这样看待问题的大有人在,他们在思维上往往习惯
9、于非此即彼的逻辑,在方法上往往沿袭传统方式,造成损失就在所难免。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不得不承认仍有很多我们无法了解或尚未认知的事物,如果仍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靠老经验来处理问题,轻者是失误,重者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的。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_核 心 亮 点 : 选 材 、 用 材 二 作文命题:见第二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技法指导”作文命题内容。先读佳作勿以情所障目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茫茫人世中沉浮的我们,有时总不免对事物产生错误或肤浅的认知,然而有谁想过,蒙蔽我们真实的双眼的,也许就是每个人都有的“情”呢?以情障目,不见泰山!情近,则信任,亲近;情疏,则怀疑,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散文 10 菱角 喜剧 学案粤教版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