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传记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粤教版必修1.doc
《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传记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粤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传记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粤教版必修1.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4 课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习目标 1.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2.解读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学习他关心国事、甘于淡泊的品质。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籍贯( ) 儒生( )菜肴( ) 踊跃( )奢侈( ) 卤水( )答案 j r yo yn sh ch l(2)多音字兴Error! 创Error!强Error! 几Error!仆Error! 朴Error!答案 xn/xn chun/chun qin/qinj/j p/p p/p2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Error! (2)Error!(3)Error! (4)Error!(5)Error!答案 (
2、1)崇高/鬼鬼祟祟 (2)旗帜/炽热 (3)条幅/辐射 (4)寒暄/喧闹/渲染 (5)辫子/辩论/辨认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肃然起敬:_(2)五花八门:_(3)称兄道弟:_(4)不知天高地厚:_答案 (1)形容看到、听到或想到某一动人事迹后而出现的恭敬、钦佩的态度和心情。(2)形容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3)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错点提醒 含贬义,常错用为褒义词。(4)形容见识短浅,狂妄自大。错点提醒 容易错误理解为知识缺乏。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肃然起敬。( )(2)民间流
3、传着五花八门的“养颜秘方” ,其中吃燕窝或许算得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其实,吃燕窝只能换取一点心理安慰而已。( )(3)刚进宿舍,他就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帮我拿行李、铺床,不到半天,我俩便称兄道弟了。( )(4)他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无证驾驶,肇事打人,寻衅滋事,其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 )答案 (1)。用错了对象。(2)。(3)。感情色彩不当。(4)。32辨词填空(1)推重推崇“推重”指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以很高的评价。“推崇”指十分推重,含有崇信之意,可以指人或物,程度较重。王教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品德端正,同学们都十分_他。杜甫诗作深受后人的_。答案 推重 推崇(
4、2)俭朴简朴“俭朴”指俭省朴素,重在节俭。“简朴”指(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强调量少。室内陈设_,清雅洁净。家中收入极少,他们生活_,节余了一部分存款。答案 简朴 俭朴三、名言警句孙中山名言1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2事功者一时之荣,志节者万世之业。3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节然后辨利器。4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一、作者简介陈廷一,当代传记文学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周口市作协名誉主席,中华陈氏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作品达 1 000 多万字,多次获国家大奖。在传记界素有“南叶北陈”(即“南有叶永烈,北有陈廷一”)的说法。作品有许
5、世友传奇 、 孙中山大传 、 毛氏三兄弟 、 宋氏三姐妹等。二、背景展示孙中山(1866 年 11 月 12 日1925 年 3 月 12 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缔造者, “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起共和而终帝制” 。1905 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 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9 年 6 月 1 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 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4三、文体知识传 记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它是借助于形象
6、描写,具体生动地记载历史上或当代起过历史作用的人物的一生,以及与其相关的重要史实的作品。汉代的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其中就有不少人物传记,他就是通过给人物作传来反映历史的。传记中介绍的主要人物被称为传主。传记题材较广,内容繁杂,一般按体例来分有自传体和传记体两种。课堂导语同学们,在一百多年前的 1911 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大家知道是什么事吧?对了,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成功之后成立了中华民国,大家知道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是谁吗?对了,是孙中山。提到孙中山,我们都知道,他是伟人,革命领袖。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布衣总统”孙中山 ,了解孙中山先生平凡的一面。文中简介“布衣
7、总统”的“住”和“食”时,突出了孙中山什么样的特点?请在下面图中处填出,各限两个字。5答案 简朴 俭约1文章是怎样围绕“布衣总统”四个字选择和组织材料的?答:_答案 文章的选材主要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名片”故事,孙中山一介布衣,但早怀大志,足傲王侯,表现了孙中山的总统风范;第二个层面是衣食住行故事,孙中山虽为总统,但简朴淡泊,甘为公仆,体现了孙中山的平民作风。2孙中山去拜见两广总督,名片上只印有姓名、籍贯,说明孙中山早年具有怎样的思想?答:_答案 说明孙中山早年便有一种强烈的民主意识,不讲究身份,做事低调。3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你认为孙中山具有怎样的品性?而张之洞态度的转变又说明了
8、什么?答:_答案 孙中山:早怀大志傲王侯,不卑不亢。张之洞:虽摆高官架子,但也善识人才。4 “许多商品换上了共和 、 庆胜 、 北伐等新商标。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剪辫子”在当时象征着什么?探究点拨 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 ”明代以前,汉族人都留满发,不剪也不剃。1644 年满清王朝取代了明朝,要求汉人一律剃发留辫。辫子是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标志。答:_答案 说明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平等、民主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争着走出专制统治的束缚。因为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行为标志是剪辫子,所以剪辫子在这一时期成了反对满清、推翻帝国、追求共和、倡导
9、民主的一种行为象征。5文章如果不写剪辫子与唱军歌的场面,内容也完整,也能表现孙中山悄然出行的作风,为什么还要写?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 剪辫子与唱军歌的场面反映出了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封建帝制,还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政治素质,使人民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主、平等、权利等观念深入人心。作为辛亥革命领袖的孙中山功不可没。这个场面营造了一种民主的新生活、热烈地响应革命的氛围,与下文群众齐呼“大总统万岁”形成强烈对比。6文章结尾描写了民众发现孙中山后的激动情绪,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答:_6答案 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用民众的热情拥戴表现出孙中山甘做公仆时上下齐心的执政环境,突出了文章的主
10、题“布衣总统” 。7细读课文,说一说你是从哪些细节描写中看到孙中山先生身上的“布衣”色彩的。描写角度 相关描述住处平民化穿着平民化吃饭平民化出行平民化答案描写角度 相关描述住处平民化他贵为总统,可住的不是华丽的宫殿,而是一间不大的房间,摆设也很简单,仅仅是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穿着平民化 他穿的是很朴素的“中山服” 。这衣服是用学生装改的,确实很朴素。吃饭平民化每餐的菜金总是控制在四角钱左右,餐具不讲究,饮食也很简单,就连招待唐绍仪、伍廷芳这样的大客人也只是普通小菜。出行平民化“天下为公” ,他从不因自己是总统就高高在上,而是处处为群众着想,总是像一个普通平民一样悄悄
11、出巡,从不摆架子,不搞特殊。还有,他不随便动用总统府内的汽车,连视察时也只穿普通制服骑马出城。8孙中山一生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但节选部分选琐事逸事,如他创制中山服,不换房子,不用锡制餐具,吃普通小菜津津有味等,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事例来写孙中山?答:_答案 本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选细小事表现伟人情怀。创制中山服,不换房子,不用锡制餐具,吃普通小菜津津有味等这些平凡小事最能表现一种平民情怀,读来让人觉得亲切感人。9文中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孙中山的性格特征?请举例说明。答:_答案 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孙中山的性格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与趣味性。张之洞前后态度的对比突出了孙中山傲王侯的志气;孙
12、中山与唐绍仪、伍廷芳之比,反衬出孙中山之节俭、简朴;孙中山的爱民与守城官的驱民作比,突出了孙中山的公仆精神。课文中说,群众见到孙中山的时候,齐呼:“大总统万岁!”这个口号妥当吗?为什么?答:_7答案 (观点一)孙中山对自己的民本思想身体力行,遇事首先想着百姓,避免惊扰百姓。孙中山尊重民众,同时也受到了民众的欢迎和支持。所以,群众呼喊这个口号是妥当的。(观点二)“大总统万岁”的口号在今天看来也有其不妥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中国百姓的个人崇拜,将孙中山与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类比的封建时代的思想倾向。提示 希望学生回到课文中再次细读此段情景的描写来理解“大总统万岁”的群众呼声。如何运用以小见大的
13、写法孙中山一生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但节选部分选琐事、逸事,如他创制中山服,不换房子,不用锡制餐具,吃普通小菜这些事件最能表现一种平民情怀,读来亲切感人。技巧点拨“以小见大”法,亦称“小中见大”法,或称“小题大做”法。即文章作品中,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重大主题、反映深广内容的写作方法。那么,如何在写作中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呢?(1)细心观察生活,合理筛选材料尤其要注意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多角度多方面观察,并用心去感受、去思考、去发现,从中找到共鸣,找到怦然心动的点,找到富有深刻含义的东西。(2)写有价值的“生活小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学生的阅历也在不断丰富。与此同时,我们
14、所熟悉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一些“生活”升值了,一些“生活”贬值了。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学会选择有价值的“生活小事” 。(3)联系实际,挖掘材料的闪光点生活中有些事情看似平淡无奇,但它却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对这些生活素材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深入挖掘,就能够从具体的人物、事情中概括出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从平凡中见不平凡,从无奇中见有奇,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4)重视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大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要于细微处见事物的大,往往是通过其细部特征传达出来的,写得越细致,越深入,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所体现出的道理就越深。迁移运用请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写一
15、个片段,表现浓浓的母爱。不少于 100 字。答:_8答案 (示例)母亲每天不仅要上班,回到家还要为我们做饭,可她从来没抱怨过什么。记得有一天很冷,我一回到家,母亲就马上为我端来了热汤,边忙还边叮嘱我小心烫着,她怕我没听清楚,还一连说了好多次。在常人看来这也许就是烦人的唠叨,对我来说却隐藏着另一种深沉的东西。母亲的那一声声叮嘱让我感受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爱。1课本素材点击文本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简朴。住着一间不大的房间,房里有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 ”运用示例 勤俭节约是一个民族的美德。瑞士人常说:“我们没有资源,有的只是一双勤劳的手。
16、 ”既然是靠一双手挣来的财富,就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简朴,不仅体现了一种美德,亦是一种崇高境界的反映。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住着一间不大的房间,房里有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 73 次,穿了20 年;盖的毛巾被上都有补丁,最多的打了 75 个。简朴作为一种境界,并不是轻易就能达到的,而需要经过一番刻苦的修炼,包括更新观念、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思想,达到一个无私无邪,与时代合拍的境界。简朴至,民族福焉!2课外素材温总理俭朴亲民打动韩国民众20
17、07 年 4 月 10 日,温家宝抵达韩国访问,而早在 9 天前, 温家宝一书已经出版发行。据负责该书出版工作的韩国 W.MEDIA 出版公司介绍,他们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印好了书,温总理如期访韩,正是他们隆重发行此书的最佳时机。W.MEDIA 出版公司表示,他们对温家宝一书充满信心,认为有可能打破政治人物出版物的销售纪录。据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观察,在首尔人气最旺的两家书店教保文库和江南书店,捧读和购买温家宝一书的人很多。记者注意到,韩国媒体在介绍温家宝一书时,着力强调了温总理俭朴和亲民的特点,并且高度认可了温总理的执政能力。 “旧夹克和旧运动鞋,面对矿难遗属流下了的泪水,这都是容易打动韩国普通民
18、众的精彩细节。 ”这是朝鲜日报一篇书评的开头。选材感言 国家领导人的“人气”有着方方面面的因素,既有领导人制定政策的驱动力,也有领导人的从政风格吸引力,更有领导人的人格魅力。但是,韩媒偏偏盯住温总理的“俭朴作风” ,令人回味。大体而言, “俭朴”之人是善于生活之人;而“俭朴”之官,也多是务实之官。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社会局面祥和的地方,官员们的“俭朴”也常常成为公众的9美谈。人们正是从官员的俭朴中感受到了希望,也从官员的俭朴中加深了对执政者的认识。拜谒孙中山故居蓝天雁驻足于孙中山故居门前,我的思绪不能平静。眼前的翠竹多像先生的精神,常青常绿。天下为公。天下为公!轻轻地,怕踏醒你操劳一生后睡去的
19、好梦。是谁改变了历史,让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土崩瓦解。孙中山!他,1866 年 11 月 12 日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 岁入村塾读书,12 岁到檀香山读书,17 岁时回国。1884 年与本县卢慕贞女士结婚。1886 年至 1892 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1915 年与宋庆龄结婚。1925 年 3 月 12 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孙中山少年便播下忧国忧民的思想。年少的理想,常在油灯下折射光芒。后远涉重洋求学,满腹抱负无法施展。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载之,谱名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 “中山”
20、因而得名。在留洋时接受了来自西方的启蒙思想,拥有了哲学的思辨。他的心中装满了人民的疾苦,为了拯救水深火热的中国,当年伏案疾书,向清政府痛陈时弊。然而,清政府救不了那时的中国。1894 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1895 年至 1911 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此为著名的“辛亥革命” 。1912 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孙中山,黑暗中找到光明,绝望中找到希望。他是精神的先驱,驱逐迷
21、蒙的思想,迎来世纪希望的曙光。二十世纪东方风云变幻,在世纪的风口,他站成永恒的塑像。当我沿着翠亨村走过,百年多的风雨,并没有使这个山村有惊天动地的变化、变迁,许多的民居古色古香,不少青砖灰瓦的老屋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童年孙中山上过书塾的祠堂还在,保持着一种朴素亲切的气息。就在这里却产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使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旧居保存基本完好。当年的孩童,为什么却偏好听洪秀全的故事,从小思想里是否就埋下了革新的种子?翠亨村,因为他,有了波澜壮阔的中国,掀开中国革命新的一页。10香港、檀香山、广州、武昌、上海、南京大半个中国,留下他奔走呼号、挥师转战南北的身影。他的身影贯串中国革命的历史。他高举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语文 第二 单元 传记 布衣 总统 孙中山 节选 学案粤教版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