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4.1自然资源与人类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4.1自然资源与人类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4.1自然资源与人类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学习目标 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2.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自然资源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理解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一、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2分类类型 特征 举例可再生资源能够不断地生长和繁殖,可不断更新、循环使用的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相对人类的历史来说是不可更新的矿产资源3.共同特征Error!二、土地资源与人类人类文明 生产特征 土地对人类的影响 人类对土地的影响采猎文明 采集、
2、狩猎土地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较小农业文明 种植和养殖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地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质量下降工业文明大规模机器生产土地用途多样化,土地质量的含义和判别标准也发生了本质变化,土地的质量与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22可持续利用措施(1)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2)利益兼顾Error!(3)环境保护: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4)公众参与:是实现自
3、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探究点一 认识自然资源1为认识自然资源,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图片(如下图),但在辨别自然资源时遇到了分歧。(1)你能帮他们判断所示图片是不是自然资源吗?并说明你判断的理由。(2)将图片中的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并说明哪些属于可再生资源,哪些属于不可再生资源?(3)同学们在讨论时,有人说可再生资源永远可以利用,不用考虑保护;而有人说雷电资源永远也不会成为自然资源。你如何评价他们的说法?如何理解自然资源的可再生与不可再生?答案 (1)图片中所示的煤炭、草地、海鱼都属于自然资源,而水泥、汽油和雷电不属于自3然资源。水泥、汽油不是直接取自自然界,而是由人类加工制造的;雷电虽然存在于自然
4、界,但人类目前还不能够有效利用。(2)煤炭属于矿产资源,草地属于土地资源,海鱼属于生物资源。草地、海鱼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3)两种说法均不对。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成不可再生资源。雷电现在不属于自然资源,但如果人类研究出利用的方法并加以利用,雷电就会成为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既是有条件的,又是相对而言的,应以合理利用、不被破坏或污染为条件。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是相对的。如土地可循环利用,但若利用不当,导致表土流失、肥力丧失,也就变成不可再生的了。这种不可再生是从人类历史尺度来看的,如水土
5、流失后地表若经过成土过程恢复了表土,又是可以再生的;基因资源本身是可再生的,若物种灭绝,就永远不可再生了。2我国天然林面积不足国土面积的 10%(),全国木材产量的 40%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东北是全国的林业基地()。由于种种原因,东北拥有的用材林、成熟林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 1 200 万公顷减少到 1998 年底的 590 万公顷,减少了 51%,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风沙和旱涝灾害频频发生,一些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近年来,东北林区一方面保护和营造森林,另一方面实行森林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挖掘潜力,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分析材料中画横线部分的内容,填写下
6、列表格:反映出的自然资源特点 对人类开发利用的启示答案 反映出的自然资源特点 对人类开发利用的启示 数量的有限性在资源开发利用时,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 分布的不平衡性 因地制宜 资源间的联系性 注意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利用的发展性 提高科技水平,挖掘开发潜力41充分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的概念中包含着三重属性,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属性。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人们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经过人们加工而来的物质和能量不能称为自然资源,如汽油、电能等。(2)时代属性。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自然资源的内容、类型、划分和经济价值往往不同。(3)经济属性。能够产生经济价值,可以提高人类
7、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才能称为自然资 源 , 在 一 定 时 间 条 件 下 , 人 们 还 不 能 利 用 的 物 质 和 能 量 不 能 称 为 自 然 资 源 , 如 雷 电 、 台风 等 。2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自然资源来源于自然环境,尽管多种多样,但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及相应地开发利用要求,具体分析如下:共同特征 表现 举例 开发利用要求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分异规律不同自然带内热量、水分差异及生物资源变化分布的不平衡性 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分布在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分布在沉积岩地区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便于集中开采,但增加了运输负
8、担资源间的联系性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荒漠地区,降水少,动植物资源贫乏,风力资源、太阳光热资源丰富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绝对储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减少各种矿产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资源的再生、更新或循环总有一定周期生物、土地、水、气候资源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利用的发 自然资源的利 产业革命前,以木材、风力、 对于尚未完全弄5用范围和利用途径不断拓展展性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畜力、水力为主;产业革命以来,以煤炭利用为主;“二战”以来,石油、天然气逐渐成为主要能源。目前,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正在推广利用清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
9、再生资源最好不要盲目开发利用读图,回答 12 题。1下列选项属于图例乙所示的是( )A铜矿、焦炭 B雷电、沙漠C化肥、大米 D森林、海盐2有关自然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自然资源在人类与陆地环境组成的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B对人类有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都叫自然资源C自然资源之间互不联系,彼此孤立D自然资源的分布均呈现地带性规律答案 1.D 2.A解析 第 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图例所示的地理事物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即自然资源。选项中只有 D 项符合上述条件。第 2 题,从自然资源的概念上可以看出,自然资源是环境的组成部分,从自然界可直接获取;
10、是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在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性。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整体的资源环境。探究点二 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图” ,思考下列问题。61不同社会阶段,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种类不同,你知道图中的 ABC 分别代表什么自然资源吗?答案 水、生物(可互换);矿产。2以土地资源为例,探究自然资源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差异。原始社会,人类是逐水草而居,食物来源于狩猎和采集。思考:此时期的人类对土地的数量和质量有什么要求?农业文明时期,定居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人类以种植业为主,此时期的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有什
11、么变化?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主要从事工业活动,利用设备、技术,对自然资源进行加工,以获取最大程度的经济来源,此时期的土地对人类的影响与农业时期有什么不同?答案 逐水草而居需要到水草丰美的肥沃地段以保证有果实可采集、有动物可狩猎;由于此时期人口数量很少,土地的数量对人类影响不大;也就是说,此时期的土地质量对人类来说比较重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土地的单产有了大幅度提高,人口数量快速增长,此时期的土地质量和数量都是影响人类的重要因素。此时期建设工业设施需要一定的土地数量,但是厂房等设施可以最大程度的集聚、可以向垂直空间发展,需要的土地数量可以减少;工业生产不再需要肥沃的土壤,而更关心土地的地理位置是否
12、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就是说,此时期的土地质量强调的是地理区位。3简述自然资源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答案 农业社会: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工业社会:煤、铁等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后工业化社会: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综上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由强到弱)。4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请在图中增绘曲线,用以表示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污染的变化趋势,并作简要说明。7答案
13、见下图。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较轻;工业社会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工业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大量消耗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上的,环境污染严重;后工业化社会,人类寻求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环境状况得以改善。1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如下表所示:历史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强 较强 减弱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气候、水文、地形等 矿产资源 后天性资源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
14、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迅速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2.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存在问题及对策类型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特点 总量丰富,分布不均 类型多样,比例不当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多,耕地: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湿润、半湿润区);草地:煤、铁、石油产区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产南方居多8冬春少,年际变率大 北方高原山地和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区);林地:东北、西南山区和东南沿海山地问题水土配合欠佳,浪费惊人,污
15、染严重,淡水资源日趋紧张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森林减少;草场退化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对策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依法管理;“开源” “节流” ;建设保护工程贯彻矿产资源管理法 ;合理利用;综合利用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 ,完成 34 题。3图中 d 曲线代表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 B劳动力 C资本 D技术4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A数量 B质量 C类型 D区位答案 3.D 4.D解析 第 3 题,d 曲线在工业文明后期对人类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推测其为科学技术。第 4 题,工业
16、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土地区位和用途,而不再是决定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土地的数量和质量。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 40%。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 。回答 13 题。91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水资源利用率过高,是因为水资源更新速度快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合理利用水资源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跨流域调水2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A降水总量少 B降水年际变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地理 第四 单元 关系 资源 环境 41 自然资源 人类学 案鲁教版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8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