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时1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时1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时1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 1 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学习目标 1.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认识岩石圈。2.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相互转化过程。3.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能画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1地球内部圈层(1)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中虚线 M:横波(S),实线 N:纵波(P)。(2)分层界面 地下深度(千米) 波速变化莫霍界面 17(平均) 该面以下,纵、横波速都明显加快古登堡界面 2 900 在这里,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2.岩石圈(1)构成:地壳与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2)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2、。判断1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厚度相同。( )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2类型 形成 常见岩石侵入岩 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 花岗岩A 岩浆岩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 玄武岩B 沉积岩地表岩石风化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石灰岩、砂岩、页岩C 变质岩高温高压作用下原有岩石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大理岩、板岩、片麻岩2地质作用Error!3循环意义(1)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了地表的环境。判断1花岗岩只能
3、由岩浆转化而来吗?( )2变质岩中含有化石。( )探究点一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材料一 科拉超深钻孔是前苏联于 1970 年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所进行的一项科学钻探工作,到 1983 年,该井的钻探深度已经达到了近 12 000 米,之后的 10 年共计进度262 米,钻探工作终止于 1994 年,官方理由因“经费不足”停止钻进,至今保持世界最深钻井纪录。科拉超深钻孔发现地下有高含量黄金、钻石等地层,并发现大量氢沉积物,这些氢沉积物的量非常大,以至于从该洞挖出的泥浆都与氢沉积物一起“沸腾”起来。这个深度3似乎很深,但与地心在我们脚下 6 371 千米相比,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到目前为止,关
4、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仍主要来自于对地震波的研究。材料二 下图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1地震波分为哪几类?其传播速度有何特点?答案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2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两个界面的深度分别约是多少千米?在各界面附近,地震波的波速有何变化?答案 如下表:界面 地下深度(千米) 波速变化莫霍界面 17(平均) 该面以下,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古登堡界面 2 900 在这里,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3.地球内部可分为哪几个圈层?它们分别是哪种物质形态?答
5、案 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幔也可再细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又分成外核和内核。地壳、地幔、内核为固体,外核因为横波不能通过,所以可能呈液态或熔融状态。4地壳和岩石圈有何区别?答案 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是组成地球内部圈层最外面的一个圈层。岩石圈则包括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的全部。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如下表所示:4圈层名称 分界面 深度(千米) 物质形态 特征地壳 固态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上地幔 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地幔下地幔固态 温度、压力、密度均增大外
6、核液态或熔融状态横波不能通过地核内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17(平均)9002 9005 150固态温度很高,密度、压力都很大2017 年 8 月 8 日,四川九寨沟发生 7.0 级地震,震源深度 20 千米。据此回答 12 题。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核 B上地幔C下地幔 D地壳2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 )A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答案 1.D 2.D解析 第 1 题,地壳的平均厚度约 17 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 33 千米,高山区最厚,可达 6070 千米,海洋地壳最薄,平均厚度约 6 千米。九寨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震源深度 20
7、千米未超过当地地壳的厚度,因此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故选 D。第 2 题,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的传播速度,故选 D。探究点二 岩石的分类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017 年 12 月 29 日,中美古生物学者宣称他们在西藏首次发现了鸟类足迹化石,这是首个能证明在白垩纪(距今 1.45 亿年6 500 万年)晚期,大量水鸟曾活动在淡水湖泊周遭的证据。据了解,这块化石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大一学生在西藏进行社会实践时偶然发5现的。过去几年中,古生物学家陆续进入西藏考察,但所获不多,白垩纪西藏的脊椎动物化石记录几近为零。1你能推断形成鸟类足迹的岩层属于哪类岩石吗?答案 沉积岩。2该类岩石是如何形成的?
8、答案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崩解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外力搬运后沉积下来,在沉积过程中,一些动植物遗体被掩埋在下面,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3这类岩石有什么共同特征?答案 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一般含有化石。4补充完成常见的岩石圈物质循环变式图。答案 6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及特点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对比分析三大类岩石:类型 形成 特点 常见岩石 有用成分举例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岩浆岩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流纹或气孔
9、玄武岩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层理构造,有时含有化石石灰岩、砂岩、页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能源变质岩由于温度、压力等条件变化,岩石原有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片理构造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大理岩是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是可以转化的,这种转化称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也称为地壳物质循环),可用下图表示:7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1)岩石类型判读Error!(2)地质作用判读Error!读下图(
10、图中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回答 34 题。3图示各种地质作用中,相同的是( )A BC D4从地质大循环的完整性看,图中缺失的过程包括( )A沉积物到变质岩的过程B变质岩到火成岩的过程C沉积岩到岩浆的过程D火成岩到沉积岩的过程答案 3.A 4.C解析 第 3 题,为由各类岩石指向沉积物的箭头,其含义为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表示固结成岩作用;表示变质作用;表示重熔再生作用;表示冷却凝固作用。第 4 题,根据选项和图可知,图中缺失的过程为沉积岩到岩浆的过程。图表特征: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8岩浆的形成,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具有怎样的转化关系?(2)判断图中箭头的含义。岩浆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物质来源,找准岩浆是判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找准图中箭头的指向。根据箭头指向来分析转化关系和箭头的含义。1.沉积岩、岩浆岩均可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2.变质岩和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3.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4.三类岩石都可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岩浆:三进一出。岩浆岩:一进三出。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1)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具有怎样的转化关系?(2)判断图中箭头的含义。(1)各类岩石都可以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但都不能直接形成岩浆岩,三类岩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地理 第二 单元 地球 圈层看 地理环境 21 岩石圈 地表 形态 课时 学案鲁教版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8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