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4白居易长恨歌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4白居易长恨歌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4白居易长恨歌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分层作业(四) 白居易 长恨歌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61612027】A骊宫(l) 悄然(qio)回眸(mu) 千乘(shn)B鼙鼓(p) 仙袂(mi)花钿(tin) 霓裳(n chn)C钗擘(b) 马嵬(wi)阑干(ln) 迤逦(l)D参差(c) 临邛(qin)人寰(hun) 绰约(zhu)C A 项, “悄”应读 qio;B 项, “钿”应读 din;D 项, “绰”应读 chu。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缓歌漫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B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C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
2、虚无漂缈间。C A 项,漫慢。B 项,娥蛾。D 项,漂缥。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宇多年求不得 御宇:统治国家B临别殷勤重寄词 殷勤:反复多次C雪肤花貌参差是 参差:仿佛D玉容寂寞泪阑干 阑干:眼泪流干D D 项, “阑干” ,纵横的样子。4从修辞的角度看,和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61612028】例句: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A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C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C A 项,夸张;B 项,对偶;C 项和例句一样,都是比喻;D 项,顶真,也称顶
3、针。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长恨歌中揭示唐玄宗与杨玉环爱情悲剧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 。(2)长恨歌中在明媚春景中触景思念杨贵妃,在萧瑟秋雨中同样难断相思之情的句2子是“_,_” 。(3)唐明皇、杨贵妃两人的心愿,也是天下有情人的心愿, 长恨歌中表现这种心愿的诗句是“_,_” 。【答案】 (1)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2)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3)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教师用书独具)唐宣宗写过一首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从这首诗中
4、你能得到有关白居易的哪些信息?【导学号:61612029】_【解析】 解答此题时,注意从吊白居易诗中分析诗句的表达技巧以及了解白居易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如“缀玉联珠”(比喻)、 “乐天”(白居易的字)、 “长恨曲”(长恨歌)、 “琵琶篇”(琵琶行)以及“童子解吟” “胡儿能唱”等。【答案】 (1)首句“缀玉联珠”是比喻,指白居易从事诗歌创作 60 年。(2)颔联指出白居易的名、字及性格。(3)颈联有白居易两篇名作长恨歌 琵琶行 。 “童子解吟” “胡儿能唱”指出白诗的特点写实、尚俗及流传之广。(教师用书独具)下面是关于“白居易的诗歌理论”的材料。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
5、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 20 个字。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近 3 000 篇诗作,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著名论点。情是诗的内容,_,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分析了诗歌创作中的感情活动,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 ”又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认为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_,要密切联系当时社会的“政” 。_【解析】 第空,根据前一句白居易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著名论点,以及上文所谈的“情”和下文所谈的“义” ,可推知横线上填的内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课时 分层 作业 白居易 长恨歌 鲁人版 选修 唐诗宋词 选读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