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家国天下6.2原君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家国天下6.2原君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家国天下6.2原君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原君(节选)一、语基落实1 下列句子中加 点词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好逸恶劳,亦犹夫(f)人之情也B.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j)之事C.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zng)不惨然D.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chu),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解析 B 项,“稽”应读“j”。答案 B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博:取得。B.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恶:厌恶。C.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溢:洋溢。D.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是:这样。解析 C 项,“溢”的意思是“流露”。答案 C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
2、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此其人之勤劳 B.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C.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D.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解析 B 项,“人情”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两个词。这句话应读为“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其意思是“这一定不是天下的人内心所愿意接受的”。答案 B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 B. 拟之如天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 C. 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 而己又不 享其利 2D. 孟子之言,圣人 之言也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 解析 A 项,介词,把,拿;介词,凭。B 项,代词,
3、代君主;结构助词,的。C 项,都是连词,表转折。D 项,语气词,表判断;句中助词,舒缓语气。答案 C5 下列语句中,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此我产业之花息也B.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C.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 ,禹是也D.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解析 B 项属于一般陈述句,其余三项是判断句。答案 B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 69 题。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
4、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故古人之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
5、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居:居处,接受。B.亦犹夫人之情也 夫:那。C.某业所就,孰与仲多 业:家业,产业。D.曾不惨然 曾:竟然。解析 “夫”的意思是“凡,所有的”。答案 B7 下列五句话编为四组,全部是“后之君主把天下作为私产”的表现的一项是(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
6、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A. B.3C. D.解析 是作者由“后之君主把天下作为私产”的表现得出的结论。答案 A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主要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古时候人的本性是怎样的,为什么会产生君主,君主的职分是什么。B.作者假托古之帝王是放弃自私自利而为天下兴利除害的人,其主旨在于托古贬今。在第一段中,作者已提出了全文的主旨:君主的职分在于为天下人兴利除害。C.“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说明作者认为几个古人禅让
7、君位是出于“好逸恶劳”,从而赞扬了“后之为人君者”是勤劳做事的,并没有完全否定他们。D.第三段中,作者处处以古为鉴,指出后之君主为天下大害的实质。作者这样明确指出君主不应视天下为私有财产,是从反面补充说明君主的职分在于为天下人兴利除害的道理。解析 作者把“好逸恶劳”归结为人所共有的本性,这是一种错误的“人性论”的观点。但是作者的意图是通过这几个古人 禅让君位的 例证,说明“人君”是“义务”而不是“专利”,更不是什么个人的“产业”和“花息”,这并不是对“后之为人君者”的肯定,也没有赞扬“后之为人君者”是勤劳做事的意思。答案 C9 把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六 单元 天下 62 课时 训练 新人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