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天理人欲7.1《朱子语类》三则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天理人欲7.1《朱子语类》三则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天理人欲7.1《朱子语类》三则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朱子语类三则一、语基落实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别求书看 别:另外。B.只恁昏塞不通 恁:这般。C.明 知合行大路 合:应该。D.试自睹当自家 当:理当。解析 D 项,“当”,副词,相当于“本”“此”。答案 D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 略晓其义即厌之 夫晋何厌之有 B. 明知合行大路 文章合为时而著 C. 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 鸡鸣入机织 D.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来源:Zxxk.Com解析 A 项,满足。B 项,应该。C 项,关键;转轴、织布机。D 项,明白、知道。答案 C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
2、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略晓其义即厌之 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 B. 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 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 C. 乃为人欲引去 古之学者为己 D.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此须明理以先之 解析 A 项,代词,书;代词,人心。B 项,介词,表对象;介词,表比较。C 项,介词,表被动;介词,为了。D 项,两个“以”都是介词,把。答案 D24 对下列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大概人有心灵,天理就在心灵,勤于用心才会更加明白事理。B.只提醒精神,终日着意,看得 多少文字,穷得多少义理。只是让头脑清醒,整日用心的话,那会看多少书,理解多少义理。C.
3、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这就要首先在道理上明白是非,然后勇敢地去做。D.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解析 A 项,应解释为“人心的性灵,由天理所决定,勤于用心才会更加明白事理”。答案 A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 极要与他埽除打叠 B. 事已却悔,如何 今是要求人知?要自为己 C.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在学者亦是切身事 D. 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 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 解析 A 项,马虎、随便;收拾、安排。B 项,今义,怎么样/古义,怎么办;今义,一个词,表示提出具体愿望或条
4、件,希望得到满足或实现/古义,两个词,分别是“需要”和“要求”的意思。C 项,今义,认为/古义,把作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义,学习的人。D 项,今义,大的片段/古义,仔细;今义,品行不好/古义,不才,不正派。答案 A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 69 题。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如何?”曰:“此便是无克己工夫。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如一条大路,又有一条小路。明知合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自家不知不觉行 从小路去;及至前面荆棘芜秽,又却生悔。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
5、放过。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时固不会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直是恁地用功,方得。”(卷一一六“训门人四”)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已却悔,如何 已:已经。B.此便是无克己工夫 克:约束。C.自然存天 理而行 存:保留。D.而今而后,吾知免夫 免 :避免。解析 A 项,“已”表示停止、完毕。答案 A7
6、 下列语句不能体现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方法的一项是 ( )3A.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B.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C.不用著力,自然 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D.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解析 C 项,仅是对具有“上智圣人”资质的人而言的,不具有普遍的意义。答案 C8 下列有关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则中的“理”与“欲”的问题,就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B.朱熹认为在生活中经常被人欲所引诱而丢失了天理是“克己工夫”没有做好。C.圣人在理欲问题上不需要任何用力,自然就会顺天理而行,而不流于人欲。D.朱熹引用曾子之言,是为了说明对于理欲之辨的问题,要认真谨慎
7、地对待。解析 A 项,“就是”一词过于绝对,“人欲”既指物质方面的追求,也指其他一些不合道德规范的妄想。答案 A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2)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参考答案 (1)对待这种情况,极需要给他把问题梳理清楚,才可以。(2)必须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就要做“克己”工夫,不可以姑且放过。(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013 题。朱 熹 传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
8、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和买、役法、榷酤之政,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七 单元 天理 人欲 71 朱子语类三则 课时 训练 新人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8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