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新人教版.doc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新人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数学广角集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教学
2、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白板、练习题卡四、教学过程(一)巧用对比,初悟“重复”21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图片)第一组;父与子(1)提出问题:有 2 个爸爸 2 个儿子,一共有几个人?怎样列式计算?第一种:无重复情况。黄明,他的爸爸黄伟光。李玉,他的爸爸李文华。预设:列式一:2+2=4(人)第二种:有重复情况。汪聪,他的爸爸汪立成,汪立成的爸爸汪华东。列式二:2+2=4(人)4-1=3(人)师追问:为什么减 1?第二组:小棒拼三角形(1)3 根小棒拼成的一个三角形。(2)提出问题:摆 2 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预设:可能会说 6 根,表示 3+
3、3=6(根)还可能会说 5 根,表示 3+3-1=5(根)图片出示有重复情况的 2 个三角形。3教师追问:根据图中摆的方法,哪种列式是正确的?为啥要减 1?2思考与发现(课件出示)把 2 组有重复情况的图片放在一起。(1)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想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突出:(1)“重叠”或“重复”一词;(2)列式中“减 1”的意义;(3)能用表达逻辑关系的语言“既又”和“或”说出这两个关于重复现象的问题;(4)师生小结,得出:图片 1 中有个人既是爸爸又是儿子,他的身份重复了;三角形中有1 根小棒是公共边,重复使用了,既是左边三角形的一条边,又是右边三角形的一条边。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
4、们研究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二)善用例题,引入新课1情境引入(课件出示“通知”)4(1)了解信息,提出问题你认为三(1)班要选拔多少名同学参加这两项比赛?让学生尝试回答参加比赛的总人数。(2)出示名单,引发认知冲突课件出示三(1)班参赛学生的名单的统计表,让学生观察。2观察名单,验证人数,初悟“重复”问题:仔细观察过这份报名表,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发现有参加两个项目的同学,从而得出“重复”或相近的意思。5(三)合作探究,体验过程1策略分析谈话:你能从这份报名表中一眼就看出有几位同学参加两项比赛?让学生意识到如果能直观看出重复的同学就不会计算错误的问题,激发学生想重新整理名
5、单的欲望。借助学具,小组合作,同学间相互交流。教师巡视,个别辅导。2探究方法(1)选出几种不同作品展示,理解分析不同整理方法。预设:方法一6方法二:跳绳 陈东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踢毽子杨明 刘红 李芳于丽 周晓朱晓东陶伟 卢强 方法三: 跳绳 即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子 踢毽子陈东 丁旭 杨明 于丽 陶伟王爱华 赵军 刘红 周晓 卢强马超 徐强 李芳 朱晓东(2)交流不同思想,比较各自的优缺点。(3)引入韦恩图(集合图),了解集合图中的各标题含义,进行填写。课件出示:(4)介绍韦恩,拓宽视野7课件出示:在数学中,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以及用以表示集合之间关系。这种图称为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单元 广角 集合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