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4讲生命活动的基本讲义(含解析)苏教版.docx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4讲生命活动的基本讲义(含解析)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4讲生命活动的基本讲义(含解析)苏教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4讲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考纲要求 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A)。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B)。3.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a)。考点一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细胞的多样性(1)细胞多样性的体现及原因体现:细胞的形态、大小、种类、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如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同一个体不同类型的细胞。直接原因: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不同。根本原因:DNA 的多样性(不同生物间)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种生物不同细胞间)。(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模式图解大小 较小 较大本质区别 无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
2、核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DNA存在形式拟核:大型环状质粒:小型环状细胞核中:与蛋白质形成染色体(质);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细胞分裂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细胞的统一性细胞学说2(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连线)(2)基本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3)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揭示了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知识归纳 细胞统一性的“五个”表现1判断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1)蓝藻无叶绿体却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硝化细菌无线粒体却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2)乳酸菌、衣藻、蘑菇和蓝藻都具有 RNA、染色体和核膜( )(3)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4)所有的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核( )2判断关于细胞学说的描述(1)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为细胞一定都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2)细胞学说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仅涉及到动、植物细胞( )(3)细胞学说的创立
4、完全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完成的( )观察并分析下列四种生物的结构模式图:3(1)说出各种生物所属的生物类型及判断依据。提示 甲、乙为原核生物,因为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丙为病毒,因为无细胞结构;丁为真核生物,因为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请从细胞的化学组成、基本结构、遗传物质 3个方面归纳细胞的统一性。提示 化学组成: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化合物种类也非常相似(水、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等)。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都以 DNA作为遗传物质,且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命题点一 辨析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1(2018兴化模拟)比较大肠杆菌与人的造血干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多
5、选)( )A两者都含有 mRNA、tRNA 和 rRNAB前者遗传物质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后者遗传物质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C两者都含有核糖体和线粒体这两种细胞器D两者都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增殖答案 BCD解析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人的造血干细胞是真核细胞,两种细胞都含有 mRNA、tRNA和 rRNA,A 正确;两种细胞遗传物质的单体都是脱氧核苷酸,B 错误;大肠杆菌不含线粒体,C 错误;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大肠杆菌不能进行有丝分裂,D 错误。2(2018石家庄模拟)下列有关酵母菌、蓝藻、小球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都以 DNA作为细胞的遗传物质C都只能通过有氧
6、呼吸获得能量D都能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答案 B解析 酵母菌和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不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 错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 DNA,B 正确;酵母菌可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C 错误;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进行有丝分裂,D 错误。生命观念 生物界常见生物类群的划分4命题点二 细胞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综合分析3(2018长沙调研)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目较多,核仁较小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它们的寿命短与结构没有关系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
7、大量的线粒体,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D与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卵细胞的体积较大,相对表面积也大,有利于物质交换答案 C解析 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目较多,核仁较大,A 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它们的寿命短与结构有直接关系,B 错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与小肠的主动运输功能有关,C 正确;与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卵细胞的体积较大,相对表面积较小,不利于物质交换,D 错误。4(2019淮安高级中学月考)如图为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各细胞都有两种核酸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有C都是自养生物D各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
8、 DNA答案 C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为衣藻,为草履虫,为变形虫,为细菌,为蓝藻。其中,为真核细胞,具有核膜、核仁;为原核细胞,为细菌,大多数细菌为异养生物,故 C错误。5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5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答案 C解析 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A 正确;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 正确;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C
9、错误;细胞学说指出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 正确。生命观念 细胞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七个实例命题点三 辨析病毒和细胞的关系6下列关于艾滋病病毒(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 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BHIV 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C获取大量 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DHIV 能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答案 D解析 艾滋病病毒(HIV)没有细胞结构,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A 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需在活细胞内营寄生生活,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B、C 错误。7困扰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的寨卡(Zika)病毒,已在
10、我国发现多例感染者,目前已证实在34个国家境内有确诊病例。该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行传播,导致婴儿患上“小头症” ,其结构模式图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 M蛋白、E 蛋白二聚体经过酶解后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均相同6B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尿嘧啶和脱氧核糖等化合物C 寨 卡 病 毒 的 RNA分 子 含 有 遗 传 信 息 , 利 用 分 子 杂 交 技 术 可 帮 助 诊 断 人 体 是 否 患 “小 头 症”D寨卡病毒体内的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其含量和比例既不断变化,又相对稳定答案 C解析 图中 M蛋白、E 蛋白二聚体是两种蛋白质,水解产生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可能不同
11、,A 项错误;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RNA 中的五碳糖是核糖,不是脱氧核糖,B 项错误;由图分析可知,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RNA 中含有遗传信息,通过分子杂交技术可帮助诊断人体是否患“小头症” ,C 项正确;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因此水不是病毒含量最多的化合物,D 项错误。生命观念 病毒知识归纳考点二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1认识显微镜结构2操作步骤71使用低倍镜与高倍镜观察细胞标本时的不同点项目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物像大小视野亮度视野范围低倍镜 远 多 小 亮 大高倍镜 近 少 大 暗 小2.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
12、推算若视野中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和宽度;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考虑面积的变化,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的变化规律如下:项目 低倍镜下放大倍数为 a 高倍镜下放大倍数为 na视野中一行细胞数量 c c(1/n)圆形视野内细胞数量 d d(1/n2)3.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物像移动规律(1)成像特点: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实物与像之间的关系是实物旋转 180就是像。如实物为字母“b” ,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 。(2)移动规律: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或同向移动)装片。如物像在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4污物位置的判断移动装片Error!问题探究如图所示:甲图中表示目镜或
13、物镜,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图和丙图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据图分析:8(1)中哪些是目镜,哪些是物镜?如何判断?它们的放大倍数和长度各有什么关系?提示 无螺纹,是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有螺纹,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2)要获得最大的放大倍数,应选择甲图中的哪种组合?提示 应选用组合。(3)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正确的调节顺序是什么?提示 正确的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4)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命题点一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操作1(2019苏州模拟)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
14、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其原因是低倍镜视野大,易找到目标B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 12 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D显微镜对光时,应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答案 C解析 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其原因是低倍镜视野大,易找到目标,A正确;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以免物镜撞坏玻片标本,B正确;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 12 滴生理盐水,然后先将盖玻片一边接触载玻片,再慢慢放下以防止气泡产生,C 错误;显微镜对光时,应让低倍物镜对准
15、通光孔,D 正确。2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9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要观察图 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 2中甲方向移动答案 B解析 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视野,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A 项错误;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B 项正确;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应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C 项错误;要观察图 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 2中
16、丙方向移动,D 项错误。科学探究 使用光学显微镜的几点注意事项(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 0.5cm)停止下降。(2)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3)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4)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命题点二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图像分析3用一台装有 5倍目镜和 10倍物镜的显微镜,观察一个面积为 0.16平方毫米的正方形,视野中正方形的面积为( )A2.4 平方毫米 B8 平
17、方毫米C36 平方毫米 D400 平方毫米答案 D解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则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51050(倍),这是对边长的放大倍数。面积是 0.16平方毫米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0.4毫米,边长都放大 50倍后为 0.45020(毫米),所以放大后该正方形的面积为2020400(平方毫米)。4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10D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答案 A解析 由
18、图可知,乙是高倍镜下的视野,甲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乙与甲相比,视野较暗,故 A正确;甲放大倍数较小,乙放大倍数较大,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不会都被观察到,故 B错误;视野中物像是倒立的,物像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若玻片右移,则甲、乙的物像都会向左移,故 C错误;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也不会看到清晰的物像,故 D错误。矫正易错 强记长句1关于病毒的 4点说明(1)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2)病毒单独存在时不具备生物活性,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病毒被认作生物的主要原因是病毒能进行增殖。(3)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 或 RNA), 碱基和核苷酸也各只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用 2020 高考 生物 新导学大 一轮 复习 第二 单元 细胞 结构 功能 生命 活动 基本 讲义 解析 苏教版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