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新一线大一轮复习第六章第2讲原电池化学电源讲义精练(含解析).doc
《(人教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新一线大一轮复习第六章第2讲原电池化学电源讲义精练(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新一线大一轮复习第六章第2讲原电池化学电源讲义精练(含解析).doc(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2019备考】最新考纲:1.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2.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3.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考点一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频数: 难度:)1概念和反应本质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一看反应:看是否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2)二看两电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3)三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需三个条件:电解质溶液;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1)反应原理
2、电极名称 负极 正极电极材料 锌片 铜片电极反应 Zn2e =Zn2 Cu2 2e =Cu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电子流向 由 Zn 片沿导线流向 Cu 片2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并不一定是电极与电解质溶液反应,也可能是电极与溶解的氧气等发生反应,如将铁与石墨相连插入食盐水中。4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增大。例如,在 Zn 与稀 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 CuSO4溶液能使产生 H2的反应速率加快。(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两种金属分别作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3)设计制作化学电源首先将氧化还
3、原反应分成两个半反应。根据原电池的反应特点,结合两个半反应找出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1(RJ 必修 2P42“实践活动”改编)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在测试水果电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金属片 A 是正极,则该金属片上会产生 H2B水果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此水果发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D金属片 A、B 可以一个是铜片,另一个是铁片答案 C2(溯源题)(2016上海化学,8)图 1 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 2 中, x 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y 轴表示_。3铜棒的质量 c(Zn2 ) c(H ) c(SO )24答案 探源:本考题源于教材 RJ 选修 4 P71“图 4
4、1 锌铜原电池装置” ,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考查。题组一 原电池基础1基础知识判断,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一定是负极( )(2)在原电池中,负极材料的活泼性一定比正极材料强( )(3)在原电池中,正极本身一定不参与电极反应,负极本身一定要发生氧化反应( )(4)在锌铜原电池中,因为有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所以有电流产生( )(5)CaOH 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6)在内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 )(7)某原电池反应为 Cu2AgNO 3=Cu(NO3)22Ag
5、,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装有含琼胶的KCl 饱和溶液( )答案 (1) (2) (3) (4) (5) (6) (7)2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电极 a 为铝条、电极 b 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电极 a 为锌片、电极 b 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解析 D 项,电极 a 为负极,电子由负极(锌片)流出。答案 D【反思归纳】规避原电池工作原理的 3 个失分点4(1)原电池闭合回路的形成有多种方式,可以是导线连接两个电
6、极,也可以是两电极相接触。(2)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与导线中电子的定向移动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3)无论在原电池还是在电解池中,电子均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题组二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3用 a、b、c、d 四种金属按表中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甲 乙 丙实验装置现象 a 不断溶解 c 的质量增加 a 上有气泡产生A.装置甲中的 b 金属是原电池的负极B装置乙中的 c 金属是原电池的阴极C装置丙中的 d 金属是原电池的正极D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dabc解析 甲中 a 溶解说明 a 是负极,活泼性 ab,A 错误;原电池用正极或负极命名电极,B错误,由乙中现
7、象知活泼性 bc;丙中 d 是负极,活泼性 da,C 错误;综上可知 D 正确。答案 D4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以镁条、铝片为电极,以稀 Na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设计原电池。(1)给你一只电流表,请你画出该原电池的示意图,并标出正负极。5(2)一段时间后,铝片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镁条表面只有极少量的气泡产生,则镁电极产生的主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解析 铝能够与 NaOH 溶液反应,所以作原电池的负极,而镁与 NaOH 溶液不反应,故作原电池的正极。答案 (1)如图所示(2)Al4OH 3e =AlO 2H 2O 22H2O2e =H22OH 【规律总结】原电池设计程序在设计原电池装置时,
8、首先要书写出总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再把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拆写成氧化反应(负极反应)和还原反应(正极反应)。热点说明:相对于常规原电池,盐桥原电池能减少副反应,提高电池的供电效率。一些原电池装置考查题,常带有盐桥,正确理解盐桥作用,注意盐桥中的离子移向是解题关键。1盐桥的构成盐桥里的物质一般是强电解质而且不与两池中电解质反应,教材中常使用装有饱和 KCl 琼6脂溶胶的 U 形管,离子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这样溶液是不致流出来的。2盐桥的作用(1)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2)平衡电荷,使原电池不断产生电流。3单池原电池和盐桥原电池的对比图 1 和图 2 两装置的比较相
9、同点正负极、电极反应、总反应、反应现象负极:Zn2e =Zn2正极:Cu 2 2e =Cu总反应:ZnCu 2 =CuZn 2不同点图 1 中 Zn 在 CuSO4溶液中直接接触 Cu2 ,会有一部分 Zn 与 Cu2 直接反应,该装置中既有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又有一部分化学能转化成了热能,装置的温度会升高。图 2 中 Zn 和 CuSO4溶液在两个池子中,Zn 与 Cu2 不直接接触,不存在 Zn 与 Cu2 直接反应的过程,所以仅是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电流稳定,且持续时间长关键点 盐桥原电池中,还原剂在负极区,而氧化剂在正极区模型解题盐桥原电池装置分析1一定条件下,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
10、通过测电压求算 Ksp(AgCl)。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均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池中的银电极作负极7B正极反应为 Age =AgC总反应为 Ag Cl =AgClD盐桥中的 NO 向右池方向移动 3解析 若“右池中的银电极作负极” ,Ag 失去电子被氧化为 Ag :Age =Ag ,电极质量减轻,不符合题干中的信息“两电极质量均增大” ,A 项错误。该装置图很容易让考生联想到盐桥电池,抓住“两电极质量均增大”判断,若左池 Ag 失去电子被氧化为 Ag ,Ag 再结合溶液中的 Cl 生成 AgCl:Age Cl =AgCl,即左池的银失去电子作负极;此时右池电解质溶液中的 Ag
11、在银电极表面得到电子被还原为Ag:Ag e =Ag,即右池的银电极为正极;两个电极反应式相加得到总反应:Ag Cl =AgCl;综上所述,B 项错误,C 项正确。根据“阴阳相吸”可判断盐桥中的NO 向负极方向(即左池)移动,D 项错误。 3答案 C2事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填序号,下同)。aC(s)H 2O(g)=CO(g)H 2(g) H0b2H 2(g)O 2(g)=2H2O(l) H0cNaOH(aq)HCl(aq)= =NaCl(aq)H 2O(l) H0若以 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其正极
12、的电极反应为_。某同学用铜片、银片、Cu(NO 3)2溶液、AgNO 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 3的 U 形管)设计成一个原电池,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_。a实验过程中,左侧烧杯中 NO 浓度不变 3b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能继续工作c若开始时用 U 形铜代替盐桥,装置中无电流产生d若开始时用 U 形铜代替盐桥,U 形铜的质量不变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排除 a,根据已学知识,原8电池反应必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排除 c。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由于是碱性介质,则电极反应中不应出现 H ,故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O24e 2H 2O=4OH 。
13、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 Cu2Ag =2AgCu 2 ,盐桥起形成闭合回路和平衡电荷的作用,因此当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 NO 向负极移动,因此左侧烧杯中 NO 的浓度将增大,a 错误。当 3 3取出盐桥,不能形成闭合回路,电池处于断路状态,不能继续工作,b 错误。若开始时用U 形铜代替盐桥,则左侧烧杯相当于电解装置,而右侧烧杯相当于原电池装置,电极反应从左往右依次为阳极:Cu2e =Cu2 ,阴极:Cu 2 2e =Cu,负极:Cu2e =Cu2 ,正极 Ag e =Ag,由此可知 c 错误、d 正确。答案 b O 24e 2H 2O=4OH d可逆反应中的“盐桥”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 2F
14、e3 2I 2Fe2 I 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 Fe3 被还原C电流表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表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 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解析 由图示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可知,Fe 3 得电子变成 Fe2 被还原,I 失去电子变成I2被氧化,所以 A、B 正确;电流表读数为零时,Fe 3 得电子速率等于 Fe2 失电子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正确;D 项,在甲中溶入 FeCl2固体,平衡2Fe3 2I 2Fe2 I 2向左移动,I 2被还原为 I ,乙中石墨为正
15、极,D 不正确。答案 D4(原创题)已知反应 AsO 2I 2H AsO I 2H 2O 是可逆反应。设计如图装34 33置(C 1、C 2均为石墨电极),分别进行下述操作:9.向 B 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向 B 烧杯中逐滴加入 40% NaOH 溶液结果发现电流表指针均发生偏转。试回答下列问题:(1)两次操作过程中指针为什么发生偏转?_。(2)两次操作过程中指针偏转方向为什么相反?试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之。_。(3)操作过程中,盐桥中的 K 移向_烧杯溶液(填“A”或“B”)。(4)操作过程中,C 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_。答案 (1)两次操作中均能形成原电池,化学能转变成电能(2)()加酸
16、, c(H )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sO 得电子,I 失电子,所以 C134极是负极,C 2极是正极。()加碱, c(OH )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sO 失电子,33I2得电子,此时,C 1极是正极,C 2极是负极。故化学平衡向不同方向移动,发生不同方向的反应,电子转移方向不同,即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不同(3)A (4)2I 2e =I2考点二 化学电源(频数: 难度:)1一次电池(1)碱性锌锰干电池(图一)10图一负极材料:Zn电极反应:Zn2OH 2e =Zn(OH)2正极材料:碳棒电极反应:2MnO 22H 2O2e =2MnOOH2OH 总反应:Zn2MnO 22H 2O
17、=2MnOOHZn(OH) 2(2)锌银电池(图二)图二负极材料:Zn电极反应:Zn2OH 2e =Zn(OH)2正极材料:Ag 2O电极反应:Ag 2OH 2O2e =2Ag2OH 总反应:ZnAg 2OH 2O=Zn(OH)22Ag2二次电池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总反应为Pb(s)PbO 2(s)2H 2SO4(aq) 2PbSO4(s)2H 2O(l)113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电池,可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种类 酸性 碱性负极反应式 2H24e =4H 2H24OH 4e =4H2O正极反应式 O24H 4e =2H2O O22H 2O4e =4OH电池反应式 2H
18、2O 2=2H2O探源:书写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时,要注意溶液的酸碱性,介质的酸碱性对半反应及总反应书写的影响。1教材知识思考(RJ 选修 4 P78“科学视野”微型燃料电池)微型燃料电池是采用甲醇(质子交换膜)取代氢作燃料设计而成的,性能良好,有望取代传统电池,说出此微型燃料电池的优点,并写出电池的负极反应。提示 优点电池设计简单;和传统充电电池比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负极反应:CH 3OH6e H 2O=CO26H 2(RJ 选修 4P783 改编)镉镍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 2O Cd(OH)22Ni(OH) 2,由此判断错误的是( )A放电时,Cd 作负
19、极B放电时,NiO(OH)作负极C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溶液D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Cd2OH 2e =Cd(OH)212答案 B3(溯源题)(2017课标全国,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 a 常用掺有石墨烯的 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 xS8=8Li2Sx(2 x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 2S62Li 2e =3Li2S4( )(2)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 0.02 mol 电子,负极材料减重 0.14 g( )(3)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 a 的导电性( )(4)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 Li2S2的量
20、越多( )答案 (1) (2) (3) (4)探源:本考题源于 RJ 选修 4 P76“二次电池”及其知识拓展,对常见及新型电源的工作原理及电极反应进行了考查。题组 教材常见传统电池的分析判断与拓展1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 22H 2SO4=2PbSO42H 2O,研读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K 闭合时,d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PbSO 42e =PbSO 24B当电路中通过 0.2 mol 电子时,中消耗的 H2SO4为 0.2 molCK 闭合时,中 SO 向 c 电极迁移24DK 闭合一段时间后,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 电极为负极解析 根据图示,K 闭合时,为原电池,a 为正
21、极,b 为负极,为电解池,c 为阴极,d 为阳极。d 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PbSO 42e 2H 2O=PbO2134H SO ,A 项错误;根据铅蓄电池的总反应知,电路中转移 0.2 mol 电子时,中消24耗 0.2 mol H2SO4,B 项正确;K 闭合时,中 SO 向阳极(d 极)迁移,C 项错误;K 闭合24一段时间后,c 电极析出 Pb,d 电极析出 PbO2,电解质溶液为 H2SO4溶液,此时可以形成铅蓄电池,d 电极作正极,D 项错误。答案 B2由我国科学家研发成功的铝锰电池是一种比能量很高的新型干电池,以氯化钠和稀氨水混合溶液为电解质,铝和二氧化锰石墨为两极,其电池反应为
22、Al3MnO 23H 2O=3MnO(OH)Al(OH) 3。下列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石墨为电池正极B负极反应式为 Al3e 3NH 3H2O=Al(OH)33NH 4COH 不断由负极向正极移动D每生成 1 mol MnO(OH)转移 1 mol 电子解析 由电池反应方程式知,铝为电池负极,铝失去电子转化为 Al(OH)3,A、B 正确;阴离子移向负极,C 错误;由反应中锰元素价态变化知 D 正确。答案 C3电池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1)银锌蓄电池是人造卫星所使用的高能电池之一,其放电时的反应是ZnAg 2O=ZnO2Ag。则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放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化学 一线 一轮 复习 第六 原电池 电源 讲义 精练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