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扶余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题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 I 卷 (共 6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共 60 分) 北京时间 2016 年 10 月 17 日 7 时,由我国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驾乘的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正式点火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我国第 6 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将长达 33 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天宫二号与地球组成的天体系统与下列哪一类等级一致A. 总星系 B. 地月系 C. 银河系 D. 太
2、阳系2. 神舟十一号飞行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 沈阳市昼长夜短 B. 海口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C. 北京市昼渐长夜渐短 D.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3. 中国留学生在伦敦观看神州十一号飞船发射直播,当地时间是A. 17 日 15 时 B. 16 日 23 时 C. 17 日 13 时 D. 16 日 11 时【答案】1. B 2. D 3. B【解析】天宫二号围绕地球公转,以行星为绕转中心天体,与地月系的等级一致。神舟十一号飞行期间,从 10 月 17 日到 11 月 20 日,飞行 33 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靠近近日点。【1 题详解】天宫二号与地球组成的天体系统,天宫
3、二号围绕地球公转,以行星为绕转中心天体,与地月系的等级一致,B 对。总星系、银河系是由许多恒星系统组成,A、C 错。太阳系是恒星系统,D 错。【2 题详解】神舟十一号飞行期间,开始于 10 月 17 日,飞行 33 天,结束时间约是 11 月 20 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靠近近日点,选项现象可能出现的是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D 对。沈阳市昼短夜长,A 错。海口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B 错。北京市昼渐短夜渐长,- 2 -C 错。【3 题详解】中国留学生在伦敦观看神州十一号飞船发射直播,此时,北京时间 2016 年 10 月 17 日 7 时,伦敦是 0 时区,当地时间是 16 日
4、 23 时,B 对。A、C、D 错。4.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A. 太阳黑子会使地球温度降低B. 耀斑将大量能量发射至地球,引起地球上大面积干旱C. 会引起“磁暴”,罗盘指针坏掉D. 耀斑爆发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答案】D【解析】【详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不影响地球温度,A 错。耀斑将大量能量发射至地球,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不是干旱原因,B 错。会引起“磁暴”,罗盘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不会坏掉,C 错。耀斑爆发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D 对。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 图中 c 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 北
5、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B. 悉尼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C. 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D. 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6. 当我们坐在教室里进行考试时,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是A. 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 在南半球向北移动C. 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 在南半球向南移动【答案】5. C 6. B【解析】- 3 -【5 题详解】图中 c 代表的节气出现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A 错。悉尼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B 错。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C 对。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
6、的最大值,D 错。【6 题详解】当我们坐在教室里进行考试时,指的是期末考试,此时是 1 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向北移动,B 对。A、C、D 错。【点睛】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悉尼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1 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向北移动。7.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题。图中气压最低的点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等压面上的点气压相同,、气压相等。竖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气压最低,B 对。A、C、D 错。8.我国的江汉平原,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地表生
7、长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发育了红壤,林内栖息着灵猫、猕猴等典型动物。这里河网密集,水循环活跃,水生动物丰富多样,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这段资料反映了A.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 南方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D. 自然地理要素的独立性【答案】A【解析】该资料反映了江汉平原地形、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等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4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回归线),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9. 有关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陆西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8、. 010N 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 10N20N 盛行东南风C. 30N40N 盛行西南风 D. 20N30N 盛行上升气流10. 下图中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资料与图中 P 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A. B. C. D. 【答案】9. C 10. C【解析】试题分析:【9 题详解】图中反映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向南偏移,该季节为北半球冬季。010N 受赤道低气压控制,主要盛行上升气流;10N20N 盛行东北信风;30N40N 盛行西南风;20N30N 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10 题详解】P 点位于南北纬 30-40大陆西海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雨型,即雨热不同期。答案选择丙。- 5 -考点:
9、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的应用。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 60 度附近相遇B. 赤道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低纬地区C. 南北纬 30 度附近上空,空气受热上升D. 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 60 度附近相遇,故 A 错。在赤道地区气流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即赤道指向高纬地区,故 B 错。在南北纬 30 度附近,由于大量气流堆积而被迫下沉形成高压,故 C 错。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都是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且在赤道汇合,气流上升形成赤道低压,故 D 正确。【考点定位】三圈环
10、流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中指出,1880 年至 2012 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 0.85,1901 年至 2010 年平均海平面升高 19 厘米。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2. 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判断地表平均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 B 增强 B. E 增强 C. G 增强 D. K 增强13. 为解决材料中所述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 夏季调低空调的温度 B.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C. 开发可再生能源 D. 保护并扩大雨林面积【答案】12. C 13. A【解析】试题分析:- 6 -【12 题详解】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吸收地面辐
11、射增多,大气增温,大气增温后大气逆辐射增加,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它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因。图中 E 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G 为大气逆辐射、B 为透过大气层的太阳辐射、K 为穿过大气层的地面辐射。因此,C 正确。【13 题详解】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夏季应调高空调的温度,减少能源消耗,A 选项不可行,是正确选项。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可再生能源均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行;保护并扩大雨林面积可大量消耗温室气体,也能起到降温作用,因此,BCD 可行。【考点定位】全球变暖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4. 图中盛行风的性质是A. 暖湿 B. 冷湿 C. 热干 D. 冷干15. 与盛行风形成原因无关
12、的是A.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 海陆轮廓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地转偏向力【答案】14. A 15. B【解析】本题考查风的成因。图中盛行风,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性质温暖;该盛行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来自海洋的气流性质湿润。图示北印度洋吹东北季风,是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该盛行风是由于北半球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此时南半球为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上形成高压,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与海陆轮廓无关。- 7 -【14 题详解】图中盛行风,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
13、性质温暖;该盛行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来自海洋的气流性质湿润。选 A 正确。【15 题详解】图示北印度洋吹东北季风,是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该盛行风是由于北半球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此时南半球为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上形成高压,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与海陆轮廓无关。选 B 正确。下表为株洲市 2017 年 11 月 28 日、11 月 30 日和 12 月 2 日天气信息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6. 11 月 28 日、11 月 30 日、12 月 2 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上图)中的序号是A. B. C
14、. D. 17. 12 月 2 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B. 中午,迷雾层层,仍未散尽C.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D. 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答案】16. D 17. A【解析】【16 题详解】根据当地天气的的变化过程,气温由高到低,降温较快,风力加大,出现短时降水,符合冷锋过境的特征,所以根据冷锋的移动方向,D 项正确。- 8 -【17 题详解】12 月 2 日,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较低,接近 0 度,再加上刚降过雨,空气湿度大,清晨室外容易结霜,A 项正确,C、D 错误;天气晴朗,太阳辐射较强,雾气散去较快,B 项错误
15、。18.下图中关于河水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丰水期时,由于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潜水位,故应为河流水补给地下潜水,图正确;枯水期时,由于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潜水位,故地下潜水补给河流水,故图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河流水与地下水的互补关系。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水往低处流的基本规律,并结合图示河流水位和地下潜水位的高低分析即可。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9. 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 下渗 B. 径流 C. 蒸发 D. 水汽输送20. 该类房屋的雨水处
16、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A. 补充城市地下水 B. 减缓城市内涝C. 缓解城市缺水 D. 提升居住环境质量21. 推广该类房屋,能获得综合效益最大的城市可能是A. 拉萨 B. 吐鲁蕃 C. 北京 D. 呼和浩特- 9 -【答案】19. B 20. C 21. C【解析】试题分析:【19 题详解】图中所示方式,雨水不能形成地表径流,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然后顺地下水道流走,直接影响到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B 对。洗车、冲厕后排放入下水管道,仍进入下渗、蒸发环节,影响较小,A、C 错。水汽输送是降水前的环节,收集雨水影响不到,D错。故选 B。【20 题详解】该种雨水处理方式,最明显的是缓
17、解城市缺水问题,C 对。收集雨水使用后作污水排放,不是直接回灌地下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消费量,不是补充城市地下水 ,A 错。收集雨水目的是节约水资源,不是减缓城市内涝,B 错。与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关系不大,D 错。故选 C。【21 题详解】拉萨、吐鲁番位于干旱地区,降水少,该方式意义不大,A、B 错。呼和浩特位于半干旱区,降水也较少,该方式作用不大,D 错。北京人口密集,需水量大,水资源供应紧张,该方式可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效益最大,C 对。故选 C。考点:水循环环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区域水资源问题【知识拓展】合理利用水资源:(1)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为原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扶余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地理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