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7章第21讲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精讲义优习题(含解析)鲁科版.docx
《2020版高考化学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7章第21讲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精讲义优习题(含解析)鲁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化学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7章第21讲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精讲义优习题(含解析)鲁科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1 讲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4.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考点一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自发过程(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2)特点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放出热量)。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定)。2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3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1)
2、焓判据放热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 HS(l)S(s);c反应前无气体,反应后有气体产生的过程;d反应前后都有气体,但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熵判据:体系的混乱度增大, S0,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熵减的过程也能自发进行,故只用熵变来判断反应方向也不全面。(3)复合判据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是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的结果,反应方向的复合判据为 H T S。当 H T SError!2(1) H0 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2)NH4HCO3(g)=NH3(g)H 2O(g)CO 2(g) H185.57kJmol 1 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
3、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3)一定温度下,反应 MgCl2(l)Mg(l)Cl 2(g)的 H0、 S0()(4)反应 NH3(g)HCl(g)= =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H0C加热 0.1molL1 Na2CO3溶液,CO 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 pH 均增大23D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_。(2)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 NO 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 NO 和 CO 转化成 CO2和 N2,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CO 2CO2N 2。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 H_(填“” “0,不能实现。焓变
4、、熵变和温度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 H S H T S 反应情况 永远是负值 在任何温度下均自发进行 永远是正值 在任何温度下均非自发进行 低温为正,高温为负 低温时非自发,高温时自发 低温为负,高温为正 低温时自发,高温时非自发考点二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建立1可逆反应(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2)特点二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一小: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填“大于”或“小于”)100%。(3)表示在方程式中用“ ”表示。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
5、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2)建立(3)平衡特点4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两种方法(1)动态标志: v 正 v 逆 0同种物质: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不同物质:必须标明是“异向”的反应速率关系。如 aA bBcC dD, 时,反v正 Av逆 B ab应达到平衡状态。(2)静态标志:各种“量”不变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或浓度不变。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等)不变。温度、压强(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体积不相等)或颜色(某组分有颜色)不变。总之,若物理量由变量变成了不变量,则表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若物理量为“不变量” ,则不能作为平衡
6、标志。(1)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为可逆反应()(2)在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 v 正 一定大于 v 逆 ()(3)恒温恒容下进行的可逆反应:2SO 2(g)O 2(g)2SO3(g),当 SO3的生成速率与 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4)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N2和 3molH2充分反应,生成 2molNH3()1 向 含 有 2 mol SO2的 容 器 中 通 入 过 量 O2发 生 2SO2(g) O2(g) 2SO3(g) 催 化 剂 H QkJmol1(Q0),充分反应后生成 SO3的物质的量_(填“” “”或“” ,下同)2mol,SO 2的物质的
7、量_0mol,转化率_100%,反应放出的热量_ QkJ。答案 2总压强不变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答案 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相等的反应,总压强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恒温恒压条件下,对于一切反应,总压强不变均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3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5答案 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物、生成物都是气体的化学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题组一 “极端转化”确定各物质的量1 在 密 闭 容 器 中 进 行 反 应 : X2(g) Y2(g)2Z(g), 已 知 X2、 Y2、 Z 的 起 始
8、 浓 度 分 别 为 0.1 molL 1、0.3molL1 、0.2molL 1 ,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Z 为 0.3molL1 BY 2为 0.4molL1CX 2为 0.2molL1 DZ 为 0.4molL1答案 A2(2019长沙一中调研)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 X(g)3Y(g) 2Z(g),若 X、Y、Z的起始 浓 度 分 别 为 c1、 c2、 c3(均 不 为 零 ), 达 到 平 衡 时 , X、 Y、 Z 的 浓 度 分 别 为 0.1 molL 1、 0.3 molL 1、0.08molL1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1
9、c231B平衡时,Y 和 Z 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23CX、Y 的转化率不相等D c1的取值范围为 0 c10.14molL 1答案 D解析 平衡浓度之比为 13,转化浓度亦为 13,故 c1 c213,A、C 不正确;平衡时Y 生成表示逆反应速率,Z 生成表示正反应速率且 v 生成 (Y) v 生成 (Z)应为 32,B 不正确;由可逆反应的特点可知 0 c10.14molL 1 。极端假设法确定各物质浓度范围上述题目 1 可根据极端假设法判断,假设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到底,求出各物质浓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它们的浓度范围。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X 2(g)Y 2(g)2Z(g)起始浓度(
10、molL 1 ) 0.10.30.2改变浓度(molL 1 ) 0.10.10.2终态浓度(molL 1 ) 00.20.4假设反应逆向进行到底:X 2(g)Y 2(g)2Z(g)起始浓度(molL 1 ) 0.10.30.26改变浓度(molL 1 ) 0.10.10.2终态浓度(molL 1 ) 0.20.40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 X2(0,0.2),Y 2(0.2,0.4),Z(0,0.4)。题组二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3对于 CO23H 2CH3OHH 2O,下列说法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v(CO2) v(H2)13B3 v 逆 (H2) v 正 (H2O)C
11、v 正 (H2)3 v 逆 (CO2)D断裂 3molHH 键的同时,形成 2molOH 键答案 C4一定温度下,反应 N2O4(g)2NO2(g)的焓变为 H。现将 1mol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BCD答案 D解析 H 是恒量,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标志;该反应是充入 1 mol N2O4,正反应速率应是逐渐减小直至不变,曲线趋势不正确。5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混合气体的密度;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的颜色;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12、某种气体的百分含量(1)能说明 2SO2(g)O 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 。(2)能说明 I2(g)H 2(g)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 。(3)能说明 2NO2(g)N2O4(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 。(4)能说明 C(s)CO 2(g)2CO(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 。(5)能说明 NH2COONH4(s)2NH3(g)CO 2(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6)能说明 5CO(g)I 2O5(s)5CO2(g)I 2(s)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答案 (1) (2) (3)(4) (5) (6)76若上述题目中的(1)(4)改成一定温度下的恒压密闭容器,结果又如何?答
13、案 (1) (2) (3)(4)规避“2”个易失分点(1)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三关注”关注反应条件,是恒温恒容,恒温恒压,还是绝热恒容容器;关注反应特点,是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关注特殊情况,是否有固体参加或生成,或固体的分解反应。(2)不能作为“标志”的四种情况反应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恒温恒容下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压强或总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如 2HI(g)H2(g)I 2(g)。全是气体参加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如 2HI(g)H2(g)I 2(g)。全是气体参加的反应,恒容条件下体系的密度保持不变
14、。考点三 化学平衡移动1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1)v 正 v 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v 正 v 逆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发生平衡移动。(3)v 正 v 逆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改变的条件(其他条件不变) 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 向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 减小压强 向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8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改变压
15、强 平衡不移动升高温度 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温度 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 同等程度改变 v 正 、 v 逆 ,平衡不移动(2)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3)“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恒温恒容条件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 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平衡不移动。 充 入 惰 性 气 体 恒温恒压条件原平衡体系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 充 入 惰 性 气 体 (1)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化学平衡也一定发生移动()(2)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
16、移动,此时 v 放 减小, v 吸 增大()(3)C(s)CO 2(g)2CO(g) 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 v(CO2)和 CO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4)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大()(5)向平衡体系 FeCl33KSCN Fe(SCN)33KCl 中加入适量 KCl 固体,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颜色变浅()(6)对于 2NO2(g)N2O4(g)的平衡体系,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 amolA 和 bmolB,发生反应 aA(g) bB(g)cC(g) dD(g) 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各物质的
17、浓度。(1)若体积不变,仅增加 c(A),A 的转化率将减小(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下同),9B 的转化率将增大,达到新平衡时, c(A)将增大, c(B)将减小, c(C)将增大, c(D)将增大。(2)体积不变,再充入 amolA 和 bmolB,则平衡正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 c(A)将增大, c(B)将增大, c(C)将增大, c(D)将增大。若 a b c d,则 A 的转化率将不变;若 a b c d,则 A 的转化率将增大;若 a b c d,则 A 的转化率将减小。(3)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 c(A)将减小, c(B)将减小, c(C)将增大, c
18、(D)将增大,A 的转化率将增大。题组一 选取措施使化学平衡定向移动1COCl 2(g)CO(g)Cl 2(g) 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 升温 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增加 CO 浓度 减压 加催化剂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 COCl2转化率的是( )A BC D答案 B解析 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所以升温和减压均可以促使反应正向移动。恒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压。恒容通入惰性气体与加催化剂均对平衡无影响。增加 CO 的浓度,将导致平衡逆向移动。2工业上利用 Ga 与 NH3高温条件下合成半导体材料氮化稼(GaN)固体同时有氢气生成。反应中,每生成 3molH2时放出 30.8
19、kJ 的热量。恒温恒容密闭体系内进行上述反应,下列有关表达正确的是( )A图像中如果纵坐标为正反应速率,则 t 时刻改变的条件可以为升温或加压B图像中纵坐标可以为镓的转化率C图像中纵坐标可以为化学反应速率D图像中纵坐标可以为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0答案 A解析 A 项,图像中如果纵坐标为正反应速率,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图像符合题意,正确;B 项,Ga 是固体,没有浓度可言,不能计算其转化率,错误;C 项,Ga是固体,其质量不影响反应速率,错误;D 项,反应方程式为 2Ga(s)2NH 3(g)2GaN(s)3H 2(g) H0,相同压强下,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均相
20、对分子质量增大;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错误。3在压强为 0.1MPa、温度为 300条件下, amolCO 与 3amol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CO(g)2H 2(g)CH3OH(g) H0 。(1)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填字母)。A c(H2)减小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C反应物转化率增大D重新平衡 减小cH2cCH3OH(2)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大甲醇产率的是_(填字母)。A升高温度B将 CH3OH 从体系中分离C充入 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答案 (1)CD (
21、2)B解析 (1)该反应为正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可逆反应,缩小体积,平衡正向移动, c(H2)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因而 A、B 均不正确。(2)由于该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H 3OH 的产率降低,体积不变,充入 He,平衡不移动。题组二 新旧平衡的比较4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 bB(s)cC(g) dD(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 的浓度是原来的 1.6 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a c dC物质 A 的转化率增大D物质 D 的浓度减小答案 C解析 容器缩小为原来的一半,若平衡不移
22、动,则 A 的浓度应变为原来的 2 倍,说明平衡正向移动,A 的转化率增大。115将等物质的量的 N2、H 2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N2(g)3H 2(g)2NH3(g) 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达到新的平衡时,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 )选项 改变条件 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A 增大压强 N2的浓度一定减小B 升高温度 N2的转化率减小C 充入一定量 H2 H2的转化率不变,N 2的转化率增大D 使用适当催化剂 NH3的体积分数增大答案 B解析 A 项,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化学 新增 一轮 复习 21 化学平衡 状态 平衡 移动 讲义 习题 解析 鲁科版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0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