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6章第18讲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精讲义优习题(含解析)鲁科版.docx
《2020版高考化学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6章第18讲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精讲义优习题(含解析)鲁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化学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6章第18讲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精讲义优习题(含解析)鲁科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8 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4.了解焓变( H)与反应热的含义。5.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6.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考点一 焓变、热化学方程式1反应热(焓变)(1)概念: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符号: H。单位:kJmol 1 或 kJ/mol。(2)表示方法吸热反应: H0;放热反应: H” “”或“” ,下同)
2、 H2。答案 解析 因为 C(g)=C(l) H30则 H3 H2 H1, H2 H1。(2)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S(g)O 2(g)=SO2(g) H10S(s)O 2(g)=SO2(g) H20则 H1 H2。答案 解析 H2 H3 H1,则 H3 H1 H2,又 H30,所以 H1 H2。(3)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C(s)O 2(g)=CO2(g) H10C(s) O2(g)=CO(g) H2012则 H1 H2。答案 解析 根据常识可知,CO(g) O2(g)=CO2(g) H30,又因为 H2 H3 H1,所以12 H2 H1。2已知:2H 2(g)O 2(g)=2H2O(
3、g) H13H2(g)Fe 2O3(s)=2Fe(s)3H 2O(g) H22Fe(s) O2(g)=Fe2O3(s) H3322Al(s) O2(g)=Al2O3(s) H4322Al(s)Fe 2O3(s)=Al2O3(s)2Fe(s) 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 H10B H50,为吸热反应,B 错误;催化剂只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影响反应的焓变,C 错误;根据盖斯定律,目标反应可由反应获得, H206.1kJmol 1 131.3kJmol 1 74.8kJmol 1 ,D 正确。32018全国卷,27(1)CH 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 CH4(g)CO 2(g)=2
4、CO(g)2H 2(g)。已知:C(s)2H 2(g)=CH4(g) H75kJmol 1C(s)O 2(g)=CO2(g) H394kJmol 1C(s) O2(g)=CO(g) H111kJmol 112该催化重整反应的 HkJmol 1 。答案 247解析 C(s)2H 2(g)=CH4(g) H75 kJmol 1 20C(s)O 2(g)=CO2(g) H394 kJmol 1 C(s) O2(g)=CO(g) H111 kJmol 112运用盖斯定律,2可得 CH4(g)CO 2(g)=2CO(g)2H 2(g) H(1112)(75)(394) kJmol 1 247 kJmol
5、 1 。42017全国卷,28(2)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通过计算,可知系统()和系统()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制得等量 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答 案 H2O(l)=H2(g) O2(g) H 286 kJmol 1 H2S(g)=H2(g) S(s) H 20 12kJmol1 系统()解析 隔离分析两个系统,分别将每个系统中的三个方程式相加,即可得到所需答案。52016全国卷,27(4)已知下列反应:SO2(g)2OH (aq)=SO (aq)H 2O(l) H123ClO (aq)SO (aq)=SO (aq)Cl (aq) H2
6、23 24CaSO4(s)=Ca2 (aq)SO (aq) H324则反应 SO2(g)Ca 2 (aq)ClO (aq)2OH (aq)=CaSO4(s)H 2O(l)Cl (aq)的 H。答案 H1 H2 H3解析 将题中的 3 个反应依次标记为、,根据盖斯定律,即得所求的反应, H H1 H2 H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能可以转变成为热能、电能等B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的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多少与反应物的质量无关答案 D21解析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可以转化
7、为热能、电能等,且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或物质的量)的多少及物质的聚集状态,影响着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多少。2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 2(g)和 CaO(s)的总能量大于 CaCO3(s)的总能量B该反应的焓变大于零C该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答案 D解析 因为碳酸钙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所以 CO2(g)和 CaO(s)的总能量大于 CaCO3(s)的总能量,焓变大于零,A、B 两项均正确;在 CaCO3中,Ca 2 和 CO 之间存在离子键,CO23中 C 与
8、 O 之间存在共价键,故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断键吸收能量,23成键放出能量,C 项正确;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如碳的燃烧反应就是放热反应,D 项错误。3已知 2H2(g)CO(g) CH3OH(g)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加热就可发生B相同条件下,2molH 2的能量或 1molCO 的能量一定高于 1molCH3OH 的能量C 相 同 条 件 下 , 反 应 物 2 mol H2和 1 mol CO 的 总 能 量 一 定 高 于 生 成 物 1 mol CH3OH 的 总 能 量D达到平衡时,CO 的浓度与 C
9、H3OH 的浓度一定相等答案 C解析 A 项,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可能需要加热才发生,错误;B 项,物质的能量与状态有关,由放热反应可知,相同条件下,2 mol H2(g)的能量与 1 mol CO(g)的能量和一定高于 1 mol CH3OH(g)的能量,错误;C 项,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时,为放热反应,则相同条件下,反应物 2 mol H2和 1 mol CO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 1 mol CH3OH 的总能量,正确;D 项,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浓度是否相等与起始量、转化率有关,错误。4(2018吉安二模)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甲烷燃
10、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B由 N2O4(g)2NO2(g) H56.9kJmol 1 ,可知将 1molN2O4(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 56.9kJ22C由:H (aq)OH (aq)=H2O(l) H57.3kJmol 1 ,可知:含 1molCH3COOH 的溶液与含 1mol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为 57.3kJD已知 101kPa 时,2C(s)O 2(g)=2CO(g) H221kJmol 1 ,则 1mol 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 110.5kJ答案 D解 析 A项 , 液 态 的 水 才 是 氢 的 稳 定 氧 化 物 , 错
11、误 ;B项 , N2O4(g)2NO2(g) H 56.9kJmol1 ,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反应不可能完全,错误;C 项,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的过程要吸收热量 , 因 此 1 mol CH3COOH 的 溶 液 与 含 1 mol NaOH 的 溶 液 混 合 , 放 出热 量 要 小 于 57.3 kJ, 错 误。235N 2(g)3H 2(g)2NH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E1 B该反应的 H E1 E2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图中表示温度 T1 T2答案 D解析 活化能是指化学反应中,由反应物分子到达活化分子所需的最小能量,故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化学 新增 一轮 复习 18 化学反应 热效应 讲义 习题 解析 鲁科版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0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