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含解析).docx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含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二 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总体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简释:所谓“浅易” ,是指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所能读懂的。分项考点1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简释:“理解”一词体现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意谓不考对词义的死记硬背,不在名词术语上做文章,而是着眼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常见”意谓所考内容为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或中学教材中经常涉及的实词,而不考那些生僻难懂的。“文中”说明这些实词的含义是通过上下文体现出来的,不单纯是字典的解释,须结合语境作判别。(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
2、因、于、与、则、者、之。简释:“常见虚词”主要指上面列出的十八个,这是考查的范围。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意义”指的是该词在文中的具体解释, “用法”指的是该词在语境中的词性及语法功能。(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简释:“与现代汉语不同” ,这是考查的重点。而且重点放在运用中,即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能够理解与辨别,且能在翻译中译出。(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简释:“常见”是指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或是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应知应会的。 “文化知识”主要指官职典制、古代礼仪、教育科举、
3、天文地理、传统节日、古籍文化、生活文化等。 “了解并掌握” ,不仅强调能识记,更强调结合语境识记、辨析。(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简释: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 ,是指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分析。所谓“翻译文中的2句子” ,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这一考点实际上把上面的四个考点全都包容进去了。2分析综合 C(6)辨析文句意义。简释:它要求能够依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领会某一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并能够对该句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表达形式等作进一步辨析。它是理解
4、文意的基础。(7)归纳内容要点。简释:它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准确归纳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试题年份 文题题号 题干 分值考点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1)7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 分 (2)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5)2014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9请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4 分 (6)(7)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6)(7)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8 分 (5)2015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9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 分 (6)(7)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1)2016家传(张岱)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 分 (6)(7)3是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5)9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4 分 (6)(7)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1)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4)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5)2017汪容甫先生行状(王引之)9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
6、,不超过 30 个字。4 分 (6)(7)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6)(7)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5)2018重到沭阳图记(袁枚)9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 分 (6)(7)1选文:由人物传记类向其他风格的散文转变。即便是选人物传记,不大选正史中的传记,多选文人写的墓志铭、行状。2试题:稳中有变。由两道单选题与两道主观题组成。两道单选题均为 3 分,其中实词题是固定的,剩下一道以文意概括分析题为主,间以虚词题或文化常识题。两道主观题固定不变。翻译题 8 分,归纳概括题
7、4 分。总分值 18 分一直未变。试题难度不大。3考点:考点与题型基本对应。四道题有时用两道题考文意理解。考查的重点是分析综合和翻译能力。4一、(2016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 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大父泣曰:“侄命蹇
8、,特耕而不获耳,藨蓘 尚不敢不勤。 ”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 ”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矣,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 ”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 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乙
9、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寀多名下士。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袴子。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 ”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满六载,考卓异第一。(选自张岱家传 ,有删节)注 文恭:张元汴,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藨蓘:耕耘。第一步:粗读浏览全文,看看注释,读读文意概括题。第二步:细读明事知人。1圈点勾画:圈点出关键性词句,概括各段内容。答:_答案 第一段:介绍张汝霖早年虽博览群书,富有才学,但因字丑而科场不顺。第二段
10、:介绍张汝霖科考的曲折、传奇经历差点名落孙山却赖主考官慧眼而榜上有名。第三段:介绍张汝霖官场上破解断案难题、展现奇才的事。52明事知人:概括张汝霖的主要事迹及性格作风。答:_答案 (1)张汝霖虽有学问、才干,但科考一直不顺,直到遇到主考官李九我慧眼识才才中举。后来在官场上因断出一桩难案而展现才能。(2)学习刻苦,学问极深,吏才突出。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不事文墨久矣 事:从事B病目眚 病:疲惫C詈不佳 詈:责骂D令五县会鞫之 鞫:审讯答案 B答题提示 可用代入法。把各个义项代入原句中,只有 B 项不合语境,这里的“病”应是“患病” ;其他三项均符合语境。2下列对
11、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汝霖早年虽博览群书,但在科举方面并不顺利,直至他父亲去世都没有考取功名。B邓文洁公听信别人的传言,认为张汝霖已难以造就,后通过当面测试才改变了看法。C张汝霖参加科考时差点因老教谕的昏聩而名落孙山,幸赖主考官的慧眼才榜上有名。D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黄称赞他为奇才。答案 D答题提示 D 项中“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袴子。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 ”。故 D
12、 项不正确。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4 分)审出得分点:已,还,以,期规范翻译:_答案 你就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希望能保持住先人的事业。评分标准:“已” ,结束、停止;“还”是动词,回去,照应语境中的“顾大父”和送别的场景;“以” ,表目的,来;“期” ,希望。(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4 分)审出得分点:商,就,及规范翻译:_答案 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6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评分标准:“商” ,商量;“就” ,一词多
13、义,此处为“成、完成” ;“及” ,到。4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4 分)答:_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考生书法的优劣对考试成绩有影响;可捐纳财货进入太学;考题出自经书;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结果。(每点 1 分)答题提示:认真阅读原文,发现与“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相关的文字主要在前两段。第一段中有“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遂输粟入太学” ,第二段中有“以经书题相商”“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 “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矣,教谕忿恚而泣” “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 易经以大父拟元
14、” 。找出这些文字,用自己的语言分点概括出来即可。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输粟入太学 输:捐纳B文恭捐馆 捐:献出C公简其牍少七卷 简:挑选D易大父为纨袴子 易:轻视,看不起答案 B解析 捐:抛弃。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可用“有司”来指朝廷中的某些官员。B大父,这里指祖父。 项脊轩志中, “大母过余曰”中的“大母”指祖母。C朔,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为“晦” 。 “朔”在“河朔” “朔漠”“朔风”中都指北方。D进士,在宋代是指参加科举考试通过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的人;明清时期,进士第一名称
15、为状元,第二、三名分别称为探花、榜眼。答案 D解析 第二、三名分别称为榜眼、探花。3翻译下列句子。(1)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译文:_(2)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译文:_7答案 (1)你的文章应当在世上扬名,哪里只是登科留名啊?你的父亲大概后继有人了!(得分点:第一个“名” ,闻名;“止” ,只是;“其” ,大概;句意正确)(2)审讯的文书按照惯例应该归我做,我不做,诸位也不要做,我要用这个为难张广昌。(得分点:“属” “以” , “困”的使动用法)参考译文我的祖父名汝霖,号雨若。年幼时便喜欢古学,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年少时不愿意刻苦练习书法,字体丑
16、陋笨拙,去应试官职,总是不被录取。于是向官府捐纳财货进入太学,滞留困厄二十年。曾祖父去世,家族的灾难逐渐到来。祖父在龙光楼读书,撤掉楼下梯子,用轴轳传送食物,三年都没有下楼。江西邓文洁来到越州,凭吊曾祖父,曾祖父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邓文洁拉着枝条哭泣,悲伤呜咽着离开。祖父在驿馆为他送行,邓文洁面对祖父闷闷不乐,因为邓文洁听到嫉妒祖父的人说的话,谣传祖父打算开酒馆,不从事读书写作已经很久了,所以看到祖父就长吁短叹。这一日将要分别,(邓文洁)回头对祖父说:“你就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希望能保持住先人的事业。 ”祖父哭着说:“侄儿命运坎坷,只是耕耘却没有收获罢了,读书学习不敢不勤奋
17、。 ”邓文洁说:“有这回事吗?我姑且当面考考你。 ”于是命制了“六十而耳顺”的题目,祖父挥笔疾书,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邓文洁惊喜地赞赏道:“你的文章应当在世上扬名,哪里只是登科留名啊?你的父亲大概后继有人了!”甲午年正月初一,祖父就进入南都,在鸡鸣山读书,日夜不止,患了眼病,在帏下安静地打坐了三个月。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参加科举考试,还没有到中午,就写完了文章,文章分发到一位老教谕房内。老教谕拿自己选取的文章,呈给大主考官李九我,李九我责骂文章不够好,下令第二次呈上文章,呈上的文章不够优秀,又一次呈
18、上,第四次、第五次呈上文章,房中的文章快要送完了,教谕恼怒地哭泣起来。李公挑选他呈上的文章(发现)少了七卷,询问教谕,教谕说:“那七卷文章很不通顺,只能留下来当作笑料罢了。 ”李公说:“赶紧取那些所谓的笑料来!”李公一见(祖父的)文章,拍手称赞,认为文章写得很妙,洗掉原来的评分另用丹铅重新打分。 易经这一科目把祖父划作第一,龚三益第二,其他的都划归高等。乙未年,祖父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清江令,调任广昌,同僚中有很多享有盛名的人。黄贞父先生喜欢戏谑嘲弄,轻视祖父是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巡抚刚下达了疑难案件,下令让五县会同审讯此案。黄贞父告诉诸位同仁说:“审讯的文书按照惯例应该归我做,我不做,诸位也不
19、要做,我要用这个为难张广昌。 ”祖父了解他的意图,也没有坚决推辞,挥笔疾书写下几千字,都引经据典作为依据,断案像老吏一样纯熟。黄贞父惊讶地称赞说:“奇才啊!奇才啊!”于是就和祖父建立了交情,成为意气相投的好朋友。祖父在广昌任职满六年,考察政绩出众,名列第一。8二、(2017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汪容甫先生行状王引之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仪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 ,杭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
20、学士文弨,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其见重如此。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往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 ,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 ,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为文
21、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选自王文简公文集 ,有删节)第一步:粗读感知标题,浏览全文,读读文意概括题。第二步:细读明事知人。1圈点勾画:圈点出关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用 2020 高考 语文 新增 一轮 复习 第三 文言文 阅读 专题 掌握 关键 研究 能力 讲义 解析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17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