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25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1. 鸦片战争后,清廷和战不决,英人驱船攻向炮台,守将关天培英勇殉职,英舰进攻岸台,带领着鸦片船尾随而至,一些民间小船协助贩运。粤兵名为迎敌,也同时伺机护贩,藉得好处。此一情景,史家最可能用怎样的总结性文字来描述?( )A. 忠勇之军,撤溃已尽;利之所在,对敌如戏B. 忠勇之军,撤溃已尽;民气所在,虽败犹荣C. 将领愚昧,不足御敌;利之所在,对敌如戏D. 将领骄堕,不足御敌;民气所在,虽败犹
2、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过程以及材料的理解。材料中文字“守将关天培英勇殉职,粤兵名为迎敌,也同时伺机护贩,藉得好处。 ”的信息说明清军将领中有誓死杀敌者,还有依靠战争获取利益者,故 A 项描述最符合史学家的描述,故答案选 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2.687 年,武则天派人向刘祎之宣读太后的诏书,刘祎之说:“没有经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的文书能叫诏令吗?”武则天大怒,认为他藐视自己的权威,于是将其赐死。对该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A. 诏敕经门下省审核方合规制B. 三省机制目的在于抑制皇权C. 行政规则受到干扰D. 皇帝权威遭到挑战并被破
3、坏【答案】C【解析】【详解】C 项,诏令要经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才合乎规制。但武则天凭借自己的权威自己起草诏令并宣布,扰乱了行政规则。故 C 项正确。A 项,材料中刘祎之称:“没有2经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的文书能叫诏令吗?”因而诏令要经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才合乎规制。故 A 项错误。B 项,三省长官之间互相牵制,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间接加强了皇权。故 B 项错误。D 项,武则天不经过中书省和门下省擅自起草诏令,表明了皇权的加强。故 D 项错误。3.1944 年,蒋介石在致罗斯福的电文中说,中国参加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不仅代表中国,而且代表着过去在国际会议中毫无发言权的亚洲人民。
4、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 致力于战后国际社会新秩序的建立B. 积极支持亚洲邻国的民族解放运动C. 开始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的角色D. 争取英美盟国援助东方战场的抗战【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代表亚洲人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致力于战后国际社会新秩序的建立。因此 A 正确。从 1942 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时,中国就开始在国际事务中担任重要角色,排除 C。B 项和材料无关,排除。D 项和材料不符,排除。4.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 ,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 ;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
5、“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A. 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B. 中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 西方传教士诬蔑诽谤义和团D. 外来宗教冲击了小农生产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但是“灭洋”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拒绝西方近代文明,并不符合近代化发展的历史需要,暴露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扶清”又模糊了农民阶级对清朝反动本质的认识。因此 A 符合题意,题干所述并非杜撰。考点:义和团3点评:近代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且为民主革命的主力,但是由于其不代表
6、新的生产力,无法提出科学的纲领或口号,不能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者。5.西周建立后,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 ,周成王时周公主持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 ,开创了“长安洛阳”的古代早期典型都城布局。周朝初年营建东都的直接原因是A. 控制殷商遗民B. 平定贵族叛乱C. 掌控东方财富D. 扩大统治疆域【答案】A【解析】商朝的旧都是河南安阳,周成王建立洛阳显然目的是控制殷商遗民,维护西周统治,A 正确;B 和 C 不是材料主旨;D 属于分封制的影响。6.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 领事裁判权 B
7、. 片面最惠国待遇C. 居住及租地权 D. “门户开放”政策【答案】B【解析】材料可解读为“一国获利,各国均沾” ,即:片面最惠国待遇。故选 B。【考点定位】必修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8401900) 。7.始皇二十八年的一山刻石词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秦始皇认为“兵不复起”的原因是A. 确立皇帝制度B. 实施虎符分执制度C. 实施朝议制度D. 全面推行郡县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可知,秦始皇认为乱世的根源在于实行分封制,秦朝建立后废除了分封制,全国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 D 正确;
8、4秦始皇虽然确立了皇帝制度,但与题干秦始皇认为乱世的根源在于分封的信息不符,故 A错误;材料中秦始皇认为乱世的原因在于分封,并不在于虎符,故 B 错误;材料的主旨是“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与朝议制度无关,故 C 错误。8.后人皆谓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割据,但有学者说:“西周是在统一局面下实行地方分权的,诸侯掌握着地方的军事和财政,但至少 200 年还没有一个诸侯搞分裂。 ”其原因包括王权至上,地方诸侯完全听命于中央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形成天下共主的政治秩序礼乐制度强化等级观念、和谐等级关系,形成文化认同的社会心理地广人稀,生产力低下A. B. C. D. 【答案】C【解析】由于实
9、行了分封制,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之久的国家。分封之初,周王室掌握和控制着经济富庶、战略地位重要之处,分封的诸侯最初只是一些不相连的垦殖区,国与国之间有大片的空地,诸侯所在的都城都很小,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发展需要时间。再加上西周有一套完善的政治制度与之配套,如宗法制以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形成了天下共主的政治秩序。礼乐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和谐了等级关系,形成了文化认同的社会心理。均正确切题,入选。当时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表述不符合史实,也与题干材料不符。故答案为 C。9.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有
10、期,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 ”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的士大夫A. 天下观念开始受到西洋诸国的冲击B. 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C. 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来朝贡心存不满D. 仍追求“天下一统”的政治理想【答案】D【解析】5【详解】阅读材料从“朝贡”等信息可知,龚自珍作为地主阶级士大夫,对外面世界形势变化一无所知,仍做着“天朝大国”的迷梦,故答案为 D 项。 “天下观念受到冲击” 、 “看清西洋来华朝贡的实质” 、 “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来朝贡心存不满”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故ABC 不符合题意。10.四合院是北京人传统的住宅,形式上以东南西北建房,合围出一个院子。院子的外墙除大门外,没有其
11、他通道与胡同相连,组成一个安全、宁静、封闭的私家天地。四合院的设计体现了A. 强烈的家族宗法礼教的思想B. 明清时期人口不断增加的需要C. 明清时期北方经济的发展水平超过南方D. 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威胁的意识【答案】A【解析】【详解】传统汉族民居四合院有着深刻的文化信息,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对外界比较隐密的庭院空间,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家族宗法礼教的思想是相符合的,故选择 A 项;明清时期人口不断增加是全国性的,并不特指北方,而材料中四合院的设计也
12、无法体现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故 B 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到北方,并没有南北对比,排除 C 项;四合院的设计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威胁并没有关系,故排除 D 项。11.克罗齐在官僚现象一书中说, “掌权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两套相互冲突的武器:一方面是理性化和制定规则;另一方面是制造例外和无视规则的权力。他最好的策略是找到这两种武器的最佳配合。规则的扩展会限制他的权力,而太多的例外又会削弱他控制别人的权力。 ”下面哪一措施属于“理性化和制定规则”的范畴A. 汉武帝设置中朝B.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C.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D. 清军机处的设置【答案】B【解析】6【详解】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
13、了君王与臣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适应了当时国家一统的形势并且为历代所沿用。体现了“理性化和制定规则” 。故 B 项正确;汉武帝设置中朝明显是制造例外、无视规则的表现,排除 A 项;朱元璋废除宰相制是为了加强君主权力,之后由于公务繁忙,设置内阁大学士辅助自己,显然也不能算理性化的决策,排除 C 项;清军机处不是一个正式的国家机构,是皇帝集权的工具,与“理性化和制定规则”不符合,排除 D 项。12.毛泽东曾赋诗颂扬骁勇善战的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940 年下半年,彭大将军纵横驰奔在中国华北战场,亲自指挥了一场鼓舞全国军民抗日斗志的战役。这场战役是A
14、.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战役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为粉碎国民党对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游而不击的谣言,1940 年 8 月,彭德怀亲自指挥了华北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发起了著名的百团大战。A 选项是 1937 年 8 月蒋介石指挥的;B 选项是 1937 年 9 月年春林彪指挥的;C 选项是 1938 年 3 月李宗仁指挥的。D 选项符合题意。所以本题应选 D 选项。13.1895 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 ,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德国:我们
15、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设置新情境考查了马关条约的内容。指的是割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指的是投资设厂,故选 B。考点:马关条约 。点评: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国割让台湾岛、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 2 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7条约内容可以用“一厂、二亿、三岛、四埠”的口诀加深记忆。14.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实现了中国的完全统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
16、贡献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设问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都正确,因此选 D。实现了中国的完全统一,错误,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内战爆发。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意义15. 王昶军机处题名记云:“本朝谕旨诰命,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上谕亦有二: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 ”材料说明
17、军机处( )A. 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 B. 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C. 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 D. 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题干大意为:本朝皇帝命令,只有军机处拟定的上谕是最重要的。上谕有两种:第一种是明发,交给内阁,再交给各个部门和科室;第二种是寄信,交给兵部,用马传递。内外臣子们所请奏的事情,经过军机处讨论、处理的也采用以上处理方法。内阁和翰林院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要交到军机处审定。军机处居于内阁之上,故 A 项错误;军机处能协助皇帝快8速处理内政外交,故 B 项正确;军政要务决策权在皇帝手上,故 C
18、项错误;其他机构制衡不了军机处,故 D 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作用16. 下列制度中旨在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A. 西周实行“封邦建国” B. 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C. 宋代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D. 清朝设立军机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是为了巩固西周统治、扩大疆域,B、D 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涉及地方问题,C 是宋代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的措施,所以选 C宋代文臣出任州郡长官。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7.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下列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张家口市 联盟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