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山东省招远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招远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招远一中 2019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1.海绵是一类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它们固着在岩石、贝壳或珊瑚上生活,海绵只有皮层和胃层两层细胞,中间是中胶层。绿藻生活在海绵的中胶层内,它们吸收海绵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并给海绵提供氧气;而海绵则为绿藻提供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细胞结构上分析,绿藻与海绵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B. 从细胞成分上分析,绿藻与海绵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C. 从同化作用类型上分析,绿藻与海绵都是异养型生物D. 从生物种间关系上分析,绿藻与海绵属于寄生关系【答案】B【解析】【分析】从题干可知,绿藻和海绵之间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有利,相互依
2、存互利共生。绿藻和海绵都是真核生物。【详解】绿藻和海绵都是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都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 错误。绿藻和海绵都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 DNA,B 正确。绿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海绵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并给海绵提供氧气,绿藻是自养生物,海绵是多细胞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是异养生物,C 错误。绿藻和海绵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有利,不是寄生关系,D 错误。2.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胆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B. 脂质和糖原都是由 C、H、O 构成的C. 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D.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答案】B【解析】
3、【分析】糖原是动物体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详解】胆固醇和性激素都是固醇的一种,在动物体内,胆固醇是可以转化成性激素的,A 正确。脂质的组成元素是 C、H、O,有的还含有 N 和 P,糖原只由 C、H、O 组成,B 错误。2脂肪是生物体主要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体的特有储能物质,C 正确。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 正确。3.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条件 X 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B. 玉米胚乳、甜菜块根在 X 条件下也会产生物质 aC. 条件 Y 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
4、并产生 CO2和水D. 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现象 Z 是由蓝变绿再变黄【答案】A【解析】根据产物酒精判断条件 X 为无氧,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酒精中,一部分储存在 ATP 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A 正确;玉米胚乳、甜菜块根在 X(无氧)条件下也会产生物质(乳酸) ,a 是二氧化碳,B 错误;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C 错误;试剂甲为酸性重铬酸钾溶液,D 错误故选 A。4.科学家发现蛋白质合成用到的供能物质有鸟苷三磷酸(GTP) ,GTP 与 ATP 类似。下图为与基因表达相关的三种分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B. 乙的水解产物中
5、含有丙C. 丙可为乙的合成提供原料D. 甲、乙共由 8 种核苷酸组成【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甲是 DNA 的片段,含有脱氧核糖;乙是 RNA 的判断,含有核糖;丙是鸟苷三磷3酸(GTP) ,含有核糖,A 正确;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有鸟嘌呤核糖核苷酸,与丙水解产生的 G-P 分子的组成相同,因此丙水解的产物可以作为合成乙的原料,B 错误、C 正确;图中甲含有 4 种脱氧核苷酸,乙中含有 4 种核糖核苷酸,D 正确。5.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下列实验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B. 将紫红色叶
6、片高温处理去掉色素后再用健那绿染色观察线粒体C.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核糖体的结构D. 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答案】D【解析】染色体形成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已经失去分裂能力,细胞中的染色质不会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因此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A 错误;将紫红色叶片高温处理去掉色素后,细胞已经死亡,而观察线粒体需要以活细胞为材料,B 错误;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核糖体的结构,C 错误;花青苷为水溶性,因此可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D 正确。6.研究棉花光合产物从叶片的输出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方法不当的是A. 摘除部分棉铃,测定邻近叶片
7、 C02吸收速率的变化B. 环割枝条阻断有机物的运输,测定该枝条叶片 C02吸收速率的变化C. 对部分叶片进行遮光处理,测定未遮光叶片 C02吸收速率的变化D. “嫁接”更多的叶片,测定叶片中 C02吸收速率的变化【答案】D【解析】研究棉花光合产物从叶片的输出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而光合速率可用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表示,因此摘除部分棉铃,可通过测定邻近叶片 C02吸收速率的变化来推知对光合速率的影响,A 正确;环割枝条阻断有机物的运输,测定该枝条叶片 C02吸收速率的变化也能推知对光合速率的影响,B 正确;对部分叶片进行遮光处理,遮光的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其它叶片为之
8、提供光合产物,因此测定未遮光叶片 C02吸收速率的变化才能达到实验目的,C 正确;“嫁接”更多的叶片,实验变量增多,测定叶片中 C02吸收速率的变化无法达到实验目的,D 错误。47.将某植物细胞分为两组,分别浸于浓度为 0.3 g/mL 的()蔗糖溶液与()尿素溶液中,然后每 5 分钟用显微镜观察一次,并测量原生质体(即仅由细胞膜包住细胞质的细胞部,不含细胞壁)的相对表面积,其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实验开始后 20 分钟,()和()两组的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B. 此图说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 实验开始后 30 分钟,()组细胞中必含尿素D. 实验开始后 30 分钟,()的细
9、胞中必含蔗糖【答案】D【解析】【分析】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图中 ab 段细胞失水,原生质体变面积减小,b 之后在尿素溶液中的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详解】在实验开始后 20 分钟,图中曲线显示,ab 段原生质体表面积逐渐减小,说明()和()两组的细胞均失水发生了发生质壁分离,A 正确。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因此 20 分钟后在()溶液中的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尿素分子可以通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最终使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浓度,导致细胞吸水,因此 20 分钟后在()溶液中的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这也说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C
10、正确,D 错误。【点睛】本题的切入点从分析图形曲线的变化开始,找出曲线变化的原因,特别要理解尿素溶液中原生质体的变化,质壁分离自动复原一定是尿素分子进入细胞后,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8.关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在一个生物群体中,有 4 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数量C. F2的表现型比为 3:1 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 自交是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5【答案】D【解析】【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分离规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
11、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设这一对基因为 A、a,则有AAAA,AA Aa,AAaa,Aaaa,AaAa, aaaa 六种不同的交配类型,A 错误。测交可以推测被检个体的基因型,并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不能测得配子的数量,B 错误。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此过程发生在 F1减数分裂过程中,C 错误。鉴别植物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用自交和测交的方法,小麦是自花传粉的植物,两种方法比较来说,自交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D 正确。【点睛】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而
12、不是受精过程。9.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二倍体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B. 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断裂C. 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 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 C 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知,甲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同时赤道板是一个虚拟的平面,故 A 错误;由于乙图中含有染色单体,因此乙图不可能发生着丝点分裂,故 B 错误;乙图中染
13、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故 C 正确;根据丙图可知,C 组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二倍,说明6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而四分体是减数分裂特有的结构,故 D 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和识图的能力。10.若以 1 分子含 500 个碱基对的 DNA(不含放射性)为模板,在含 15N 的环境中进行复制n 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复制过程中,需要消耗(2 n-1)1000 个核糖核苷酸B. 子代 DNA 中,两条链均含有 15N 的 DNA
14、 分子有(2 n-1)个C. 细胞内 DNA 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中D. DNA 复制过程可以在体外完成,但在体外复制时模板 DNA 不能太大【答案】D【解析】依题意可知:该 DNA 分子共含 1000 个脱氧核苷酸,在含 15N 的环境中进行复制 n 次,共产生 2n个子代 DNA 分子,在此过程中,需要消耗(2 n-1)1000 个脱氧核苷酸,A 错误;依据 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在这 2n个 DNA 分子中,有 2 个 DNA 分子的 1 条链含 15N、另 1条链含 14N,余下的(2 n-2)个 DNA 分子的 2 条链均含 15N,B 错误;细胞内 DNA 复制
15、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C 错误;DNA 复制过程可以在体外完成,但在体外复制时模板 DNA 不能太大,D. 正确。11.下列关于探索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 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 艾弗里实验证明从 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 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C.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 32P 标记【答案】C【解析】格里菲思证明了 S 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够使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但没有提出转化因子是什么,A 错误;艾弗里没有利用小鼠,是将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中培养,根据菌落
16、特征进行判断,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B 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重量较轻的 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细菌,C 正确; 32P 标记亲代噬菌体的 DNA,复制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有的带有 32P 标记,有的不带有 32P 标记,D 错误。【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7【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要求学生理解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2.RPS29 是一种核糖体蛋白,若表达缺失,会导致该蛋白所在的亚基无法正确组装,其同一亚基上的其他核糖体蛋白会被细胞认为是多余的
17、蛋白,从而会被细胞内蛋白酶体系降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核糖体亚基的组装需要 RPS29 的参与B. RPS29 基因的表达需要 RNA 聚合酶的催化,若过度表达,将可能会影响细胞功能C. RPS29 和其他核糖体蛋白被细胞内蛋白酶体系降解的产物是多肽和氨基酸D. 若对细胞进行氨基酸饥饿处理,核糖体蛋白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量会显著降低【答案】D【解析】【分析】从题干提炼信息,RPS29 是一种核糖体蛋白,它的缺失会影响组成核糖体的其他蛋白质,进而影响核糖体的功能。基因表达过程:基因mRNA蛋白质【详解】从题干信息可知,若 RPS29 表达缺失,会导致该蛋白所在的亚基无法正确组装,A
18、正确。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时需要 RNA 聚合酶的催化,若RPS29 基因过度表达,也将可能会影响细胞功能,B 正确。RPS29 是一种核糖体蛋白,和其他的核糖体蛋白一样,在蛋白酶体系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C 正确。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若对细胞进行氨基酸饥饿处理,主要会影响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D 错误。13.如图所示,hok 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 R1 质粒上,能编码产生一种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另一基因 sok 也在这个质粒上,转录产生的 sokmRNA 能与 hokmRNA 结合,这两种 mRNA 结合形成的产物能被酶降解,从而阻止细胞死亡。
19、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 sokmRNA 和 hokmRNA 碱基序列相同B. 当 sokmRNA 存在时,hok 基因不会转录8C. 当 sokmRNA 不存在时,大肠杆菌细胞会裂解死亡D. 两种 mRNA 结合形成的产物能够表达相关酶将其分解【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旨在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hok 基因和 sok 基因都位于大肠杆菌的Rl 质粒上,其中 hok 基因能编码产生一种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而 sok 基因转录产生的 sokmRNA 能与 hokmRNA 结合,这两种 mRNA 结合形成的结构能被酶降解,从而阻止细胞死亡。【详解】sokmRNA 能与 h
20、okmRNA 结合,说明这两种 mRNA 的碱基序列互补而不是相同,A 错误;当 sokmRNA 存在时,hok 基因仍能转录,只是转录形成的 hokmRNA 会与 sokmRNA 结合,B 错误;根据题干信息“转录产生的 sokmRNA 能与 hokmRNA 结合”可知,当 sokmRNA 不存在时,hokmRNA 能翻译合成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C 正确;由题文信息“两种mRNA 结合形成的产物能被酶降解”可知,两种 mRNA 结合形成的产物不能够表达,D 错误;故正确的应选 C。【点睛】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能根据题干信息“转录产生的 sokmRNA 能与hokmRNA
21、 结合” ,同时结合题图准确判断各选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在栽培二倍体水稻(2N)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 ,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 6 号染色体,称为 6 号单体植株利用 6 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杂交亲本 实验结果6 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 25%,正常二倍体占 75%6 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 4%,正常二倍体占 96%A. 从表中可以分析得出 N-1 型配子的雄配子育性很低B. 该单体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化C. 该单体可由花粉粒直接发育而来9D. 产生该单体的原因可能是其亲本在减数
22、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答案】C【解析】【分析】从题中表格数据可以看出 6 号单体做母本时,子代单体和正常个体比值为 1:3,6 号个体做父本时,子代单体极少,说明 6 号个体做父、母本产生的单体配子育性不同。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6 号个体做父本时,子代单体只占 4%,说明得出 N-1 型配子的雄配子育性很低,A 正确。单体是属于染色体变异中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个别染色体数目的缺失,B 正确。该单体只是 6 号染色体少一条,其他染色体正常,还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B 错误。产生该单体的原因可能是亲本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没分开,分到了同一级,或减数第二
23、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后分到了同一级,产生了没有 6 号染色体的配子,D 正确。【点睛】单体不是单倍体,单体也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单倍体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成。15. 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B. 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C. 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D. 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答案】D【解析】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时,无需水浴加热直接观察即可;A 错误。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24、可出现组织水肿;B 错误。对抗链球菌的抗体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C 错误。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 正确。【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机制,涉及蛋白质的鉴定原理、组织水肿的成因以及免疫调节过程中发生的相应变化等知识点。1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太空中,根失去向地性是因为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10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该地区,调查结果不一定大于实际值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从 30的环境进入 5,小白鼠的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相应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招远 一中 2019 届高三 生物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