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4语文综合运用.docx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4语文综合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4语文综合运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素养全练(四) 语文综合运用一、A 组 文化传统1.(原创)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某校准备开展“关爱老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活动中,学校准备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献上一台文艺表演,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为舞台拟写一则标语。答案示例: 敬老人,送爱心解析: 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技巧。拟写宣传标语,一要紧扣“关爱老人”这一活动主题,二要生动形象,最好采用对偶的句式,力争吸引读者。(2)校报记者李刚同学为“志愿者走进敬老院”活动拟写了一则新闻稿。下面是新闻稿的部分内容,有几处语病,请你进行修改。2018 年 5 月 4 日上午,我校献爱心志愿者一行三十余人走进
2、星光老年公寓,开展了一期以“关爱老人,传播爱心”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期间,青春热情的志愿者们与老人谈心,帮助他们整理内务、打扫卫生,耐心地为老人们捶背、修剪指甲。随后,A 志愿者们也把动听的歌声和惟妙惟肖的舞姿带给了他们,并且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礼物。B 参加此次活动的志愿者们受到了老人们的高度赞扬与热烈欢迎,老人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A 处句子词语搭配不当,可将“ ”替换成“ ”。 B 处句子语序不当,可修改为: 。 参考答案: 惟妙惟肖 轻盈优美 参加此次活动的志愿者们受到了老人们的热烈欢迎与高度赞扬解析: 本题考查语病修改。A 句中的“惟妙惟肖”多形容描绘或仿造的形象简直和真的一
3、模一样,非常逼真。用来形容“舞姿”不恰当,可用“曼妙”或“轻盈优美”形容。B 句语序不当,把“高度赞扬”与“热烈欢迎”调换位置才更符合逻辑。(3)“阳光花园”的公交站牌前,一位老奶奶正在焦急地张望,她说:“我急着去八中接孙子,可等了很久也不见公交车来,公交车啥时能到啊?”你查了“掌上公交”,打算告诉她公交车行驶的情况,消除她的顾虑。(提示:请根据图示作答,公交车图标表示公交车已到达的站点)答案示例: 奶奶,您别急。有一辆 18 路公交车已到达“一中”站,离这里只有一站地,您稍等片刻,公交车马上就到了。解析: 本题考查看图说话的能力。解答此题,一是要注意说话对象 老奶奶,注意礼貌用语;二是要看清
4、示意图,老奶奶站在“阳光花园”的公交站牌前,她的目的地是八中,而公交车刚到达一中,离“阳光花园”公交站牌还有一站地。导学号 647140542.(2018江苏盐城中考)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黄海中学九(1)班决定开展“会诗词咏经典信中国”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会诗词】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甲)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2寻思旧事即天涯。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5、。(乙)A.卜算子 B.浣溪沙C.如梦令 D.相见欢甲: 乙: 答案: C B解析: 要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就要熟悉各词牌名的特点。我们可以凭借已往学习过的诗词经验积累进行判断。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卜算子咏梅、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以及课外的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通过形式结构的比对,可以判断甲词的词牌是如梦令,乙词的词牌是浣溪沙。【咏经典】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演绎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
6、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有同学根据上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下联: 参考答案: 咏诗词弘扬传统解析: 此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对对联,要掌握其常识,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结构相同等。从结构上看,上联是“三字短语+四字短语”;从词组来看,是“动宾短语+动宾短语”;所给材料主要讲如何传唱诗词,弘扬传统文化,由此可得出答案“唱诗词弘扬文化”或“咏诗词弘扬传统”。【信中国】央视信中国节目曾播放茅台酒厂首席酿造师严刚写给孙儿们的一封信,信中要求孙子们“做人如做酒”其间,主持人朱军讲述了一段往事,1954 年,周恩来总理总结日内瓦会议中
7、国外交取得突破靠的是“两台”:一是国酒茅台,一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请根据这则材料写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态度。(不少于两点)参考答案: 让后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内外弘扬传统文化。解析: 本题考查提炼信息的能力。材料共讲述两件事,我们可以从每件事中总结一点,从严刚要求孙子们做人如做酒,可以归纳出“文化的传承”这一答案要点;从总理总结外交的言行中,可以归纳为“文化弘扬”的答案。3.(原创)君子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文化基因,正在新时代中华儿女身上凸显“倡君子之风、行君子之道、做人做君子”的品格。请参加以“根植君子品格,传承中华瑰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
8、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请仿照示例,选择其中一种写出其象征意义。示例: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淡泊,为谦谦君子。答案示例: 梅 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世上贤达。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世外隐士。解析: 本题结合句式仿写,考查学生对梅、兰、竹、菊象征义的理解。解答时,可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入手,如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赞美了梅的高洁;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于是“菊”就成了隐士的象征。(2)光明网曾经以“说说我眼中的君子文化”为主题进行采访,下面是网
9、友的一段话,请根据提示进行修改。今天我们生活好了,吃穿普遍不用愁了,但社会风气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让人深思。我认为,【A】我们应该用君子的处事态度,重拾君子文化的精髓,对待困难和是非。【B】工作中四处碰壁、人际关系上遭遇不顺等,其实这些问题几千年前的古人也都遇到过,他们给出了智慧的答案,如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等。遇到问题,我们不妨尝试着把中国传统的君子文化使用到生活与事业上,【C】培养自己强大的内心,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A】句存在语病,请修改。【B】句重复赘余,应将“ ”删去。 把【C】处句子改为一个句子: 。 参考答案: 我们应该重拾君子文化的精髓,用君子
10、的处事态度,对待困难和是非。(或:等) 培养自己强大的内心和端正的人生态度。解析: 本题考查语段修改。【A】句语序不当,“用君子的处事态度”和“重拾君子文化的精髓”存在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应当调换位置;【B】句中的“”表示列举省略,与“等”重复,可以删掉其中一个;【C】处画线句子,有两个谓语动词“培养”和“端正”,可让“端正”变为“人生态度”的修饰语,这样两句话就成为一个句子。(3)通过这次活动,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当提升个人的君子气质、素养,但小明同学认为这样做会让自己吃亏。请你用几句话说服他。参考答案: 小明,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君子气度的有胆有识之士。如果人人都能向上向善,传递正能
11、量,引领好风尚;人人都能蔼然和气、乐观豁达,以积极的心态理解包容,就不存在吃亏不吃亏的问题。你觉得呢?解析: 本题是一道口语交际题。规劝别人,一是要有称呼,二是有充足理由,三是语气委婉。导学号 64714055二、B 组 校园成长4.(2018江苏泰州中考)学校开展“防止学生沉迷网络”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1)【集思广益】就如何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学校向大家征集建议。有位同学的建议是: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谨慎选择、正确认识网络。他的建议有语病,把你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参考答案: 有位同学的建议是: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
12、网络。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原句属于“语序颠倒”,不符合逻辑关系。正确的语序应为“先正确认识”网络,然后“谨慎地做出选择”,最后才是“合理使用”网络。(2)【心系他人】课上,同桌李华精神不振。课后问他原来是昨晚上网时间过长。你这样劝说他: 答案示例: 李华,上网查阅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但是时间不能过长,更不能沉迷网络。如果上网时间过长就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得不偿失,希望你能控制好上网时间,好好休息。解析: 本题考查口语交际。首先,要有称呼“李华”;其次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上网的利弊,尤其是长时间上网的危害;最后,劝说李华要控制好时间,确保好好休息。同时,要注意语气委婉、得体,不能
13、使用“严禁”“禁止”等命令性的词语。(3)【经典引领】为消除部分同学的网瘾,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经典”活动。一位网瘾少年受益匪浅,他准备拟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沉迷网络误学业。请你对出下联。答案示例: 阅读经典助成长解析: 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词性一致、内容相关或相反。根据上联,“沉迷网络”为动宾结构的短语,那么结合活动主题,可以对“阅读经典”;上联“误学业”同样为动宾结构,那么下联结构要与其保持一致,同时写的内容要与“阅读经典”的结果有关联,因此可以对“助成长”“提成绩”等。5.(原创)为了活跃校园气氛,政通路中学打算开展“课前一支歌”活动,有以下
14、问题需要解决。(1)下面是一个通知,请你进行修改。关于开展“课前一支歌”活动的通知为了丰富校园课余文化生活、传唱经典歌曲,让全体同学在歌声中荡涤思想、陶冶情操,(A)校团委、政务处决定组织开展课前一支歌活动,要求如下:1.全员参加,各班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好组织工作。各班自行选择二至三首歌曲,作为本班演唱曲目。42.(B)各位音乐教师要协助班主任确保活动质量,认真组织好本次活动,并为歌咏比赛做好准备。3.各班于 2018 年 4 月 14 日前上报所选曲目。此致敬礼政通路中学团委、政务处2018 年 3 月 10 日A 句标点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 B 句存在语病,修改意见是:
15、。 该通知有一处格式上的错误,修改意见是: 。 参考答案: 书名号() 双引号(“”) 将“确保活动质量”和“认真组织好本次活动”调换位置 删除“此致”“敬礼”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A 句中“课前一支歌”是活动栏目名,应用双引号。B 句语序不当,按照逻辑顺序,应当是先“认真组织好本次活动”再“确保活动质量”。第题考查通知的格式,作为通知结尾处不必写“此致”和“敬礼”。(2)政通路中学随机抽取 100 名学生,做了一个关于歌曲喜好的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统计表。从表格中,你得出什么结论?喜欢歌曲类别 流行歌曲 影视主题曲 怀旧金曲 校园歌曲人数 55 30 5 10答案示例: 喜欢流行歌曲的学
16、生远比喜欢影视主题曲、怀旧金曲、校园歌曲的学生多。喜欢流行歌曲的学生最多,喜欢怀旧金曲和校园歌曲的学生较少。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仔细观察表格,可以发现喜欢流行歌曲的人数最多,有“55 人”;而喜欢怀旧金曲和校园歌曲的学生较少,分别有 5 人和 10 人。两相对比,可以得出结论。(3)假如班委会让你推荐一首歌曲,你会推荐哪一首?请说明理由。答案示例: 我推荐罗大佑的童年。理由:它能勾起我们对儿时美好时光的回忆,教人珍惜时间。并且这首歌,大家都耳熟能详,有利于齐唱。我推荐屠洪刚的精忠报国。理由:这首歌格调高昂,感情奔放,唱起来热血沸腾、振奋人心,更有利于提神。解析: 本题考查推荐语的拟写。答
17、案不固定,学生推荐哪一首歌曲都可以,关键是要把推荐的理由写充分。理由可从歌曲的内容、主题、风格等方面入手。三、C 组 阅读求知6.(2018重庆中考 A 卷)近日,重庆某中学开展“诵读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重庆市的诵读名家来校进行诵读示范和指导。请你完成下列任务。【诵读我宣传】(1)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师生积极参与,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 字以内)答案示例: 名家示范入耳,经典作品润心 学名家诵读,赏经典魅力 跟随名家读经典,启迪智慧悟人生解析: 本题考查拟写标语。首先抓住活动主题“诵读名家进校园”,结合自己的日常积累,主要采用对仗的手法拟写标语,同时要
18、考虑标语的简洁性和感召力,另外,也不能超过题干中要求的字数。【节目我主持】(2)活动现场,首先由学校朗诵队朗诵了朱自清的春,接着,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将朗诵朱自清的背影。请你给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要求:衔接自然,富有感染力)答案示例: 在朗诵队同学们清纯甜美的声音里,我们仿佛嗅到了百花的芳香,看见了放飞的风筝,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同样是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为我们诠释了深沉含蓄的父子之情。有请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引领我们重温经典!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题目要求拟写节目串词,两个节目依次是诗歌朗诵朱自清的春和背影,这两篇文章我们都学过,在拟写时注重用优美简洁的语言分别简要概述每篇文章的内容,做到
19、既总结上一个节目,又引出下一个节目,从而衔接自然,具有感染力,并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把它们有机组合起来即可。5【活动我策划】(3)在名家诵读感染下,你班决定持续开展诵读活动。请你设计两种与诵读有关的活动,写出活动的名称。活动一: 活动二: 答案示例: 课文诵读大比拼 诵读技巧分享会 诵读好处大家谈 古典诗词朗诵会解析: 本题考查策划拟写活动名称。所需要拟写的活动是关于诵读的,在语言表述上要简洁明了,同时还要注意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切合性,最后用简明的语言进行表述。导学号 64714056四、D 组 文明礼仪7.(原创)2019 年“中国旅游日”即将来临之际,八年级(一)班以“美丽中国,文明出游”为主题
20、开展综合活动。下面的活动请你帮忙完成。(1)请你围绕此次主题,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拟写一句宣传标语。答案示例: 一花一木皆是景,一言一行要文明解析: 要围绕“文明出游”这一主题拟写标语,可使用对比、对偶、拟人、比喻等修辞。(2)下面这幅漫画与文明出游有关,请你仔细观察,说说漫画的内容。参考答案: 画面中,一名背着旅行包的男子用力抓住一棵千年古树的枝干,身子悬空;旁边,他的老婆戴着眼镜正在为他取景。该男子一边拍照,一边还叫着:“亲爱的!多给我照几张!”在男子的蹂躏下,千年古树落下了片片叶子。这则漫画讽刺了游客们为了个人喜好,随意践踏景点的不文明旅游行为。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观察画面,描述时可按照由
21、左到右、由上到下或先总后分的顺序。同时要注意画面中的文字提示,它是揭示主题的关键。(3)此次活动,张晓明同学从网上摘抄了一则“文明出游”材料(如下),有三处语病,请你根据提示进行修改。(A)我们的每一次出游,虽然是一种情致、一种休闲,更是一种体现素质、展现修养的过程。在旅游过程中,(B)游客们的一些行为细节,直接反映着一个人。早在 2006 年 10 月,(C)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就联合发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倡导各地游客遵守公约,争做文明游客。我们每个外出旅游的公民都应该遵守旅游的文明规则,让每个人成为秀丽风景里和谐的元素。A 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当将“ ”替换成“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 安徽省 2019 年中 语文 复习 素养 综合 运用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