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卷 阅读题(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用文化滋养时代的心灵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我们离经典有多远? 2018 年的第一天,不少人走进国家图书馆稽古厅,一睹文津阁四库全书真容。原稿原书原函,离人们只有最后一层专藏库玻璃门的距离。参观之余,领一页字帖,坐在展厅里一笔一画地抄写书中内容,文韵也随着人群流动,文化的书画,在这样一次“观四库、抄经典”的读者体验活动中被打开。读者、观众与经典的距离,已经越来
2、越近。故宫打开千里江山图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战马”,国家典籍博物馆将鲁迅生前收藏的大量中外美术类书刊整理陈列在不同场地、以适宜的方式择精品而展,成了打开文化的一种共同选择,虽然只是吉光片羽,却也让人们在“拈花”之间,感受到穿越千年、跨越万里的经典散发出文化的沁人芳香。藏,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这个传,不仅是传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一位学者在美国考察时,佛利尔美术馆馆长允许他在库房里对感兴趣的玉器进行测量线绘,并赠送了一些玉璧的原版彩色照片。这位学者想在书中使用相关素材,致信征询,馆长表示“很高兴在你的书里用了一些佛利尔收藏玉器(照片)”。无论是历史文物还是经典文本,最珍贵的
3、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研究、传承,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溢”,更谈不上价值增值。当前,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打开,但文物的“开放度”依旧有待提升。例如,有的场所作为历史遗迹,长期以“保护”的名义被“铁将军”把门;有的文保建筑,明明是开放的,普通群众却“没资格”进入,有的文物,被一些单位藏着掖着,生怕失去了研究的“首发权”。“文化遗产有自己的生命历程、自己的责任服务于当下和未来,这样才是有尊严”,就像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越来越大,展出文物越来越多,文创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才无愧于近 600 年积淀,可以说,从实物到数字,从文物修复到展示,开放的文化有着更大幅射力,从“馆舍天地”走
4、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面对文明的瑰宝、文化的结晶,人们会有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这是一代代人传承、发展着的文化,在最鲜活心灵中的投射,促人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性问题,这样2的震撼,很多人感受得到,却表达不好,现代景观社会,各种“奇观”炫目,目迷五色难以静心,思想容易扁平化。这个时候,让现代人有更多机会近距离接触感受这些文明的宝藏,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文化观念、审美趣味,让心灵和生活都更加丰盈,更有利于涵养时代的文化水位,让时代和社会都更加丰厚。这又何尝不是美好生活,全面发展所需?文心雕龙有言,“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在古人看来,人可以用内心感知天地之道、
5、世界万物,当“情以物迁,终以情发”时,使容易产生文学艺术,最终积累成文化、文明。但别忘了,对世界的审美感知、对文化的触摸不能空无对象。只有真正推开文化的大门、打开经典的书画,让更多的人走进去,才能在新时代实现“美美与共“。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8.1.16)1.下列现象不能表现“文化自信”的一项是(3 分)( )A.国家图书馆在“观四库,抄经典”读者体验活动中开放四库全书原稿原书原函。B.故宫向民众打开千里江山田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战马”。C.中国学者对美国佛利尔美木馆收藏的一些玉器进行测量线绘并在自己的书中使用。D.文明的瑰宝、文化的结品,随着开放区域的扩大,从“馆舍天
6、地”走向“大千世界”。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对于文物的保存,藏,其实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不是传诸后世,而是传诸众人,为了能被更多的人欣赏、研究、传承。B.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难以静心,思想容易扁平化,于是各种“奇观”炫目,目迷五色,从而构成现代景观社会。C.与文明瑰宝、文化结晶的近距离接触,人们会有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这是文化价值在最鲜活心灵中的投射。D.故宫等馆藏单位均在不同场地、以共同的方式选择精品进行展览,成了打开文化的共同选择,它们让经典散发出文化的沁人芳香。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真正的文化自信需要不断
7、打开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提升文物的开度,让现代民众有更多机会近距离接触、感受这些文明的宝藏,提升其辐射力。3B.经典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能逐渐展现在公众面前,得益于我们能把经典文本或文物研究与民众的体验活动结合在一起,拉近读者,观众与经典的距离。C.不管是以“保护”的名义让“铁将军”把门,还是对开放的文保建筑,不让普通群众进入,这些现象都表明我们对文物的“开放度”依旧有待提升。D.要在新时代实现“美美与共”,需要我们增加对世界的审美感知、对文化的触摸,因为推开文化的大门、打开经典的书函是传承文明的基础。(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中国不亡,有我
8、!齐邦媛从幼年离开小西山故乡后,经常活在病痛、转学和灾难之中。在南京虽曾有炉边幸福时日,但妹妹降生、父母欢颜,转眼都如暑花凋谢。我家随着流亡学生颠沛流离半个中国,从西南山路来到重庆,刚入市区,中山中学就有师生五人被日机炸死,战争与死亡的威胁如影随形。之后七年,轰炸宛如随着日升月落而至,不曾稍歇。但重庆是我们流亡的终点,中山中学走了五百里,在自流井大庙静宁寺安顿、复学,弦歌岂止未辍,流亡途中更收留一些新加入的湖南、广西、贵州学生和四川的本地生。我父亲在重庆四德里祖屋恢复东北协会(负责训练东北地下抗日工作,由政府资助,一九四六年东北光复后解散),但落脚不久,房子即被炸毁。父亲托人在沙坪坝镇外找到两
9、所平房,一所住家,一所作协会办公用,后来时与潮编辑部亦设于此。在离开南京整整一年间,我们奔跑了半个中国的土地之后,一九三八年十一月的一个早晨,爸爸带着我坐车由重庆上清寺出发,送我去上学。我们沿着嘉陵江往上走,车行大约二十公里,过了小龙坎不久,在一片黄土坝子上,远远地出现一群红褐色大楼,在稀疏的树木中相当壮观那就是沙坪坝的南开中学。在这里六年,我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心智开展,奠立了一生积极向上的性格。日本人占领东北后,以天津日租界为基地,积极地向华北伸展侵略的魔掌,数年间,天津的南开中学和大学透过游行呼喊自强,号召爱国抗日。校长张伯苓先生(1876 年1951 年)深知局势危急,战争只是早晚的问
10、题,因此早在一九三六年即到四川觅地建立分校,由沙坪坝乡绅捐地。各界捐款盖校舍,第一年即招收了一百六十名学生。芦沟桥开战后,南开是第一所被日本人炸毁的学校,也是第一所在后方以长期抗战为信念重建的学校。一九三七年上海失守后,国民政府在十二月4一日正式迁至战时首都重庆。南开中学在抗战最艰困的八年中。教育了数万青年,每个人几乎都是张伯苓精神的延长。张校长创业立世全靠坚强的爱国精神,他就是校歌里“巍巍我南开精神”的化身。在我成长的六年中,留给我非常温暖的印象。他长得很高,约有一百八十几公分,体型又大又壮,不胖,肩膀很宽,长年穿着长袍,戴一副有颜色的眼镜,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高大壮硕的他挺胸阔步地在校园
11、行走。不论前线战报如何令人沮丧,日机轰炸多么猛烈,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都坚信中国不会亡。想想在一百二十年前,幼年的他随着浪迹各地私垫教学的父亲到义学辗转读书,生活是何等辛酸!因此。他从小知道教育的重要意义。十三岁时,考取官费的北洋水师学堂,他听得懂启蒙思想家创校的理想:当年清廷维新派的严复、伍光建等人和一些自英国留学归国的年轻军官,引进西方思想与新知,希望建立强大的现代海军,为国雪耻。这种奋发图强的志气,影响了他一生。张校长在北洋水师学堂的年纪正是我在南开中学的年纪,我在校六年,听他在周会讲过多次的故事也成为我终生的记忆。一八九四年,他由水师学堂毕业时,正逢中日甲午之战,北洋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12、,连一艘可供学生实习的船都没有了。一年后,勉强派到“通济轮”上见习,竟是目睹甲午战场威海卫由战胜国日人手中移交给英国人占领的场面。他在自己国家的领海上眼睁睁地看着国帜三易,先下清旗再升日旗,隔一日改悬英国旗。他在晚年回忆当时,“悲愤填胸,深受刺激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一九四四年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他怒忆当年,“士兵上身穿一坎肩,前面写一“兵”字,背后写“勇”字,衣服非大必小,不称体,面黄肌瘦,精神委靡,手持大刀,腰怀一枪(烟枪,抽鸦片用)慢吞吞地走出来,将黄龙旗(清朝)降下。旋英军整队出,步伐整齐。精神奕奕,相形之下,胜败可知。”这样的羞耻使他深受刺激,
13、更因为看到怠惰无知的一般民众,既无纪律和敬业精神也不知国难当头,故思索唯一能振作民心的只有教育,教现代知识、教爱国。他毅然决然离开海军,一心办教育,一九八年,由氏家馆扩大到天津南开(捐得校地在天津西南城角,名南开)中学。建校之前,他曾两度前往日本参观各类学校,特别是私立学校,当时不满三十岁的他,满腔热血,誓为教育新中国的子弟献身。更令人意外的是,一九一七年他已四十一岁,竟决心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研究西方教育理念。很多人劝他,“你已功成名就,干嘛去和那些洋孩子同堂读书!”甚至说,“这个脸你丢得5起,我们感到丢不起。”他还是去了,认真研究、见习,做了许多交流活动,实验主义思想大师杜威也是他的老
14、师。回国后,他创设南开大学。抗日战争之初,日本人恨他发起爱国活动,炸毁南开。当时蒋委员长公开宣称,南开为国牺牲,有中国就有南开。”将南开与北平的北大、清华合为西南联大,在昆明设校,成为抗战期间最好的大学。抗日胜利后,一九四六年哥伦比亚大学授与张校长荣誉博士,一九四八年胡适和十一位美国学者合撰There is Another China一书贺他七十岁之成就。此书由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汇编,哥大 Crown Press 出版,中译为另有表现的中国,意指藉由南开精神看到在政治军事动乱不宁的年代,尚有另一个中国在日益进步,充满了高瞻远瞩的理想。自一九四年只有七十五个学生到他一九五一年逝世为止,张校长一
15、直用强烈的激情到处演讲,鼓励“国不亡,有我!”的志气,宣扬教育救国的理想,他足足说了半个世纪!那五十年间,中国的灾难有种种的新面貌。外侮与内煎并存。抗日胜利,从重庆回到故乡天津,老病缠身的他仍在国共之战中呼号和平合作建设中国。七十五岁那年去世,临终最大的安慰是看到南开中学和大学在天津原址复校。张校长的身影永远留在学生心里。在沙坪坝那八年,他住在校内宿舍,每天早上挂杖出来散步巡视,看到路旁读书的学生就过来拍一拍肩、摸一摸头,问衣服够不够,吃得饱不饱?南开的学生都必须住校,在他想,这些孩子都是父母托给他的,必须好好照顾。他那时不知道,他奋斗的心血都没有白费,他说的话,我们数万学生散居世界各地都深深
16、记得,在各自的领域传他的薪火,永恒不灭。(节选自巨流河)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文章的 1、2 自然段中作者着力讲述了一家人辗转迁徙的经历,通过一个小家庭的颠沛流离写出了当时国家时局的动荡不安。B.张伯苓校长主要的办学经历是:一九八年,创建了天津南开中学,随后到四川觅地建立南开中学分校,美国留学回国后,创设南开大学,抗战期间,南开大学与北大、清华合为西南联大。C.“他在自己国家的领海上眼睁睁地看着国帜三易”,“眼睁睁”一词写出了张伯苓看着国帜三易,国力衰微时内心的无奈、痛心和悲愤,体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强烈的爱与责任感。D.文章结尾“他说的话,我们散
17、居世界各地的数万学生都深深记得,在各自的领域传他的薪火,永恒不灭。”这部分文字与文中“南开中学在抗战最艰困的八年中。教育了数万青年,每个人几乎6都是张伯苓精神的延长”形成照应。5、文中说“在我成长的六年中,留给我非常温暖的印象”,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温暖”的理解。(6 分)6、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文章标题“中国不亡,有我!”的内涵。(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材料一:随着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传统的“消费产品”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消费情景”则是数字时代的另一个核心趋势。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用户价值公式
18、发生了改变,从用户价值=价格+选择性+便利性的等式演变成:用户价值=价格(升级) +选择性(升级) +便利性(升级) +把控+体验。对于体验重视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未来十年,线上和线下的区分将会越发模糊。我们的调查显示,55%的消费者表示最近一年网购频率增加,但这部分消费者并未放弃线下购物,相反在他们之中,频繁使用线下渠道消费的比例达到了 80%。“两线买”的消费者会更看重购物过程中的全体验既包括售前的信息推送、售中的服务环节和售后的维修护理,也包括更舒适的购物环境、更新奇的购物场景和更积极的购买互动(例如,45%的消费者希望可以通过虚权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来体验将要购买的商品)。(摘自余进
19、新消费时代下的新消费主义)材料二(摘自 2018 埃森哲公司发布的2018 中国消费者洞察系列报告新消费,新力量)材料三消费异化让人只为了占有商品而去购天,并不考虑其使用价值等,使人沉浸在虚假的需求里。人们为了虚假的需求,不断地设法获取金钱,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异化的消费,在不断地辛苦过后,为了搞劳自己就开始追逐名牌和潮流还有吃喝玩乐,这样的生活不会使人内心真正地快乐起来,而7只是一时的兴奋,所以也出现了便当时代,人们对于身边的事物不感兴趣或是兴趣很快消失,人们不断地追求新的事物和刺激的事情,只顾贪图享乐。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就进入了恶性循环之中,从而加剧了消费异化的情况。当人们迷失在恶性循
20、环之中后,心里一直在期待着享乐时光的到来,而且还经常与他人作比较,别人有的自己也要,和别人一样的还要比别人更好的,完全不考虑自己的需求。久而久之异化的消费便会扭曲人的幸福观,人沦为物质的奴隶,一些本该有的情感也在渐渐的消失,生活不再丰富,追求变得单一并物质化。这样的生活让人对很多的事物都没有正确的认识,长此以往使人不会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来获取幸福,最终完全迷失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个人得不到真正的幸福还会提高社会犯罪率,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成为社会的负担,而且还会对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摘编自高志昊可持续发展与消费异化及转变)材料四日本的经济评论家总结出“低欲望社会”“厌消费”的概念。对
21、比中日两国的形态,不结婚、不生娃、不买房是共同的现象,日本的小确幸、宅文化和中国的佛系、丧文化有异曲同工的地方,所以,网络舆论经常见到中国也在进入低欲望社会的说法。这件事之所以惹人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拉动生产、经济和就业,它一次次带领深陷经济困境的各国人民绝处逢生,走出黑暗。消费如果拉响警报,后果不堪设想。(摘编自杨璐我们的消费在升级还是降级)7.下列对材料中“消费情景”和“消费异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当前数字时代的核心趋势,就是代替已经成为过去的“消费产品”模式的“消费情景”。B.“消费情景”时代,传统用户价值公式中的“价格”“选择性”“便利性”已不再重要。C
22、.异化的消费不考虑商品的使用价值,那些沉迷其中的人也不考虑自己的真实需求。D.消费异化导致便当时代的出现,人们只顾贫图享乐而对身边的事物完全失去了兴趣。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有调查显示,最近一年网购频率增加的消费者 80%的消费品是使用线下渠道购买的,可见新消费时代,“线上和“线下”并非泾渭分明。8B.从“两线买”的消费者的消费情形来看,为消费者提供诸如场景化体验和参与性互动的“智能购物体验”,会有利于销售。C.为虚假的需求而赚钱,然后为了搞劳自己而吃喝玩乐,追逐名牌和潮流,长此以往,追求变得单一且物质化,这些人内心得不到真正的快乐。D.当下中日
23、两国社会存在些共同的现象,流行一些类似的文化,因而在网络上经常有人参照日本,来审视中国的消费现状。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新消费时代的消费特征和可能面临的问题。(6 分)特征: (3 分)问题: (3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鞭虎救弟记(清)蒋衡康熙乙卯(1675)秋,含光偕仲弟自六安归,过箬岭;岭峻且险,会日暮,四顾绝人烟,沉阴黯惨,二人策蹇行,俄而腥风骤起,飞沙疾卷,木叶扑面如雨下,猛虎攫其弟去。含光大惊坠地,持短鞭力追,左手据虎颈,右手以鞭乱捶虎头,呼号声震山谷。虎怒,力不得肆,舍其弟据嵎而吼,将以
24、搏含光。含光负其弟疾奔下岭,投旅店。既息肩,其弟尚一息未殊,以汤灌之,徐苏;含光喘亦略定,起视仲弟肩,前后十余孔,血淋漓满地,复大恸。有道士谓之曰:“虎牙有毒,深入,恶血不尽出,不可救。”含光竭力以口遍吮之,去血数升,医数十日渐平,乃偕归。当是时,含光仲弟甫十有五岁,今年已近八旬,其伤痕历历可数,俱寸许阔,每解衣示人,则泪涔涔,念乃兄不置也。含光,大程村望族。幼具至性,偕诸弟读书。因家道中落,谋所以亲养,遂以治生为念,奔走9大江南北。家少康,远近亲朋重其才,有重务,悉资之,未尝以劳瘁辞,故不克永世。又闻含光能尽孝养,归囊所有,必陈于父母前,不少私其妻子。与人交,重然诺,济困解纷,人咸赖之。 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铜仁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