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通用)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热点题型四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讲义.docx
《(人教通用)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热点题型四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通用)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热点题型四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讲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一、不完全显性遗传现象在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白色牵牛花杂交,F 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 F1自交后,F 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 121,如果取 F2中的粉红色牵牛花和红色牵牛花进行自交,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 )A红色粉红色白色121B红色粉红色白色321C红色粉红色白色141D红色粉红色白色441审题关键(1)因 F1粉红色牵牛花自交所得 F2中红色粉红色白色121,则可知粉红色牵牛花个体为杂合子,假设其基因型为 Aa,则红色牵牛花个体基因型为 AA(或 aa),白色牵牛花个体基因型为 aa(或 AA)。(2)
2、F2中粉红色个体占 2/3,红色个体占 1/3,则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AA(aa)Aaaa(AA)321。答案 B不完全显性:如等位基因 A 和 a 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在完全显性时,Aa 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31,在不完全显性时,Aa 自交后代中红花(AA)粉红花(Aa)白花(aa)121。1安达卢西亚鸡的毛色有蓝色、黑色和白点三种,且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下表为相关遗传实验研究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 P F11 黑色蓝色 黑色蓝色112 白点蓝色 蓝色白点113 黑色白点 全为蓝色A.蓝色安达卢西亚鸡的基因型为 Bb,黑色鸡和白点鸡都是纯合子B蓝色的安达卢西亚鸡群随机交
3、配,产生的后代有三种表现型C黑色安达卢西亚鸡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约有 为白点鸡132D一只蓝色安达卢西亚母鸡,如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则该鸡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毛色基因组成为 BB 或 bb答案 C解析 根据第 3 组黑色鸡与白点鸡杂交后代都是蓝色鸡,说明蓝色安达卢西亚鸡的基因型为Bb,黑色鸡和白点鸡都是纯合子,A 项正确;蓝色的安达卢西亚鸡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有三种基因型,分别为 BB、Bb、bb,表现型也有黑色、蓝色和白点三种,B 项正确;黑色安达卢西亚鸡都是纯合子,让其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只有黑色安达卢西亚鸡,C 项错误;一只蓝色安达卢西亚母鸡的基因型为 Bb,若不考虑交叉互换
4、和基因突变,其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毛色基因组成为 BB 或 bb,D 项正确。2萝卜的花有红色、紫色、白色三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用紫花萝卜分别与红花、白花、紫花萝卜杂交,F 1中红花、白花、紫花的数量比例分别如下图中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红花萝卜与红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红花萝卜B白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白花萝卜C红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既有红花萝卜,也有白花萝卜D可用紫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答案 C解析 根据题图中的杂交结果可知,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为纯合子,紫花植株为杂合子。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只有紫花植株。二、从性遗传现象人类的秃顶和非秃
5、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B 和 b 控制,结合下表信息,下列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项目 BB Bb bb男 非秃顶 秃顶 秃顶女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A.非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男孩可能为秃顶B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女孩可能为秃顶C非秃顶男与秃顶女婚配,生一个秃顶男孩的概率为 1/2D秃顶男与非秃顶女婚配,生一个秃顶女孩的概率为 03审题关键(1)由题干信息可知,非秃顶男的基因型为 BB,非秃顶女的基因型为 BB 或 Bb,二者婚配,后代男孩的基因型为 BB 或 Bb。(2)秃顶男的基因型为 Bb 或 bb,秃顶女的基因型为 bb,二者婚配,后代女孩的基因型为 Bb或 bb。(3)非秃
6、顶男的基因型为 BB,秃顶女的基因型为 bb,二者婚配,后代的基因型为 Bb,若为男孩则表现为秃顶,若为女孩则正常,因此生一个秃顶男孩的概率为 1/2。(4)秃顶男的基因型为 Bb 或 bb,非秃顶女的基因型为 BB 或 Bb,二者婚配,后代女孩有可能秃顶。答案 D从性遗传伴性遗传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通过性激素起作用。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表现型都与性别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遗传方式。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而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从性遗传的基因在传递时并不与性别相联系,其与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有本质
7、区别。从性遗传的本质为: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性激素种类及含量差异)。3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 A 和 a 控制),但雌牛中的杂合子表现为隐性性状,现让多对纯合的有角雄牛和无角雌牛杂交,F 1中雄牛全表现为有角,雌牛全表现为无角,再让 F1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则下列有关 F2的叙述正确的是( )AF 2的有角牛中,雄牛雌牛11;F 2的雌牛中,有角无角31B若用 F2中的无角雄牛和无角雌牛自由交配,则 F3中有角牛的概率为13C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DF 2无角雌牛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答案 D解析 由题干推知,无角为隐性,F 1基因型为 Aa。F 1中的雌雄牛自由
8、交配,F 2的雄牛中有角无角31,雌牛中有角无角13,故有角牛中,雄牛雌牛31,A 项错误;若用 F2中的无角雄牛(aa)和无角雌牛( Aa、 aa)自由交配,则 F3中有角牛的概率为23 134 ,B 项错误;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 项错误;F 2的雌牛中有23 12 12 16角无角13,其中无角雌牛中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Aaaa21,所以无角雌牛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D 项正确。234控制某种安哥拉兔长毛(H L)和短毛(H S)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雄兔中 HL对 HS为显性,雌兔中 HS对 HL为显性。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长毛和短毛在安哥拉兔群的雄兔和雌兔中,
9、显隐性关系刚好相反,但该相对性状的遗传不属于伴性遗传,为什么?_。(2)基因型为 HLHS的雄兔的表现型是_。现有一只长毛雌兔,所生的一窝后代中雌兔全为短毛,则子代雌兔的基因型为_,为什么?_。(3)现用多对基因型杂合的亲本杂交,F 1长毛兔与短毛兔的比例为_。答案 (1)因为控制安哥拉兔长毛和短毛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长毛 H LHS 因为雌兔中短毛(H S)对长毛(H L)为显性,而子代雌兔全为短毛,所以必有一个 HS基因;又因母本是长毛兔,基因型为 HLHL,只能传 HL给子代,所以子代雌兔的基因型为 HLHS (3)11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控制某种安哥拉兔长毛(H L)
10、和短毛(H S)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该相对性状的遗传不属于伴性遗传。(2)根据题干信息“雄兔中 HL对 HS为显性” ,基因型为 HLHS的雄兔的表现型是长毛。 “雌兔中 HS对 HL为显性” ,亲代长毛雌兔的基因型为HLHL,子代雌兔全为短毛,其必有一个 HS基因,所以子代雌兔的基因型为 HLHS。(3)P:H LHSH LHSF 1:1H LHL2H LHS1H SHS,由于 HLHS在雌兔中表现为短毛,在雄兔中表现为长毛,所以子代中长毛短毛11。三、复等位基因遗传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 b黑色、C c乳白色、C s银色、C x白化。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
11、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子代表现型杂交组合 亲代表现型黑 银 乳白 白化1 黑黑 22 0 0 752 黑白化 10 9 0 03 乳白乳白 0 0 30 114 银乳白 0 23 11 12A.两只白化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B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 6 种C无法确定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四种毛色审题关键(1)亲代黑黑子代出现黑和白化,说明黑(C b)对白化(C x)为显性;亲代乳白乳白子代出现乳白和白化,说明乳白(C c)对白化(C x)为显性;亲代黑白化子代出现黑和银,说明黑(C b)对银(C s)为显性;
12、亲代银乳白子代出现银、乳白和白化,说明银(C s)对白化(C x)为显性且子代表现型银乳白21,说明银对乳白为显性。进而可推知,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为 Cb(黑色)C s(银色)C c(乳白色)C x(白化)。(2)白化豚鼠的基因型为 CxCx,白化豚鼠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只有白化;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中纯合子有 4 种,杂合子有 6 种。(3)若双亲杂交子代要出现白化豚鼠,必然要求两亲本基因型通式为_C x_Cx,又因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为 Cb(黑色)C s(银色)C c(乳白色)C x(白化),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三种毛色。答案 A复等位基因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
13、上的基因有多个。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有显隐性关系,表现特定的性状,最常见的如人类 ABO 血型的遗传,涉及三个基因I A、I B、i,组成六种基因型:I AIA、I Ai、I BIB、I Bi、I AIB、ii。5多瓦夫兔毛色有黑、灰、黄和白四种,分别由基因 PA、P B、P C、P D控制,某兴趣小组为确定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取多只各色纯合个体分别与其他毛色纯合个体杂交,并形成 6 组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子代毛色有 3 组为黑毛,2 组为灰毛,1 组为黄毛。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P A分别对 PB、P C、P D为显性B该种群决定毛色的基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 2020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第五 单元 基因 传递 规律 热点 题型 分离 定律 特殊 情况 应用 讲义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0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