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天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天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检测试题(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江苏省天一中学 2019 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检测试题(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顺他们,一家相敬如宾,生活幸福美满。B. 他们虽然分手了,但藕断丝连,还偶有书信往来。C. 学术研究是一种高度规范性的行为,一旦缺少规范或执行规范不力,再加上社会风气的熏陶,就很有可能败坏学风,带来严重后果。D. 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可非议的。【答案】B【解析】(A、 “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孩子和父母之间;C、 “熏陶”多指好的影响,用于此处不合语境;D、 “无可非议” 指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
2、的,用于此处不合语境)2.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B.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C.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配空归夜月魂。D.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借代,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词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更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
3、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 ,替代的叫“借体” , “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A 项, “帆”借代“船” 。C 项, “环配”借代王昭君。D 项, “铁衣”借代“征人”。故本题选 B 项。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 你既然身体微恙,那就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在家好好休息一下。- 2 -B. 欣闻曹先生出版纪念会在南京举行,本人因事未能躬逢盛事,谨此电贺。C. 先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D. 我所做的只是抛砖引玉而已,能略尽绵薄之力,于愿足矣。【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本题考
4、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要求:一要考虑是否合乎某种特定的语境;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还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A 项, “微恙”用错,该词是书面语,用在口语语境中不合适。可以把“微恙”改为“不舒服” 。故本题选 A 项。【点睛】所谓“得体” ,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 、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 、交际目
5、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 、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4.依次填入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写一篇文章,总有作者主要想表达的东西,那个东西立在那儿,就是等着你上来打。 , , , , 。 “直奔主题” , “紧紧围绕
6、主题” ,就是这种打法。总是急于把它弄到 没有经验的人 它没被打到自己反而狼狈 如泼妇动武,坏发乱形结果扭打纠缠撕扯抓掐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语段,把握中心内容,然后根据标点符号、关联词语、代词、指示代词等进行排序。这段文字是针对写文章而言,- 3 -前面说“那个东西立在那儿,就是等着你上来打” ,后面应是“打”的表现,分析五个句子可以发现,说的是没有经验的人的表现,故“没有经验的人”放在前面,引出对象,排除AC 两项;没有经验的人总是急于把它弄到,后面应是说这样做的结果,即“结果扭打纠缠撕扯抓掐” ,把“扭打纠
7、缠撕扯抓掐”比作“泼妇动武” ,故放在前,而“它没被打到,自己反而狼狈”是对前面这种“扭打纠缠撕扯抓掐”式的概括说明,故应放在最后,排除 D 项,故选 B 项。【点睛】对于排序题,答题方法如下:首先要感知语意内容,把握文意的连贯性。整体把握,了解语段或句子的中心语意,或找中心句(文眼句) ,或归结各句语意,把握整体主题或主旨。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然后进行局部调整,最后整体排列,依据语意的连贯性,把握语句的衔接。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不仅要表达得清晰准确,更要连贯畅达、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要求句子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文气流畅,音调和
8、谐,紧凑严密,逻辑性强。一看话题是否统一;二看表述角度是否一致;三看语境是否和谐一致;四看语句顺序是否合理;五看语言是否衔接呼应。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随州李君墓表曾国藩道光二十六年某月,随州李君年八十四,考终于里第。其兄之子户部主事树人,闻赴京师,将去官持丧。余往吊,语之曰:“于古期功之丧,仕者去职;缌之丧,士不得应举。今子之归,礼也。 ”树人曰:“岂以为礼?致吾哀尔。 ”且泣曰:“叔父葬有日,既埋石幽宫,维墓道当别立碣,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敬以属先生。 ”则为余缕述一一,甚详。树人事予甚敬,又以礼请,余其可辞?惟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凡所力任,必自于公;或私于己,毫
9、毛不以措意。人所愈惮,当之愈勇。嘉庆初,川楚教匪蜂起,汉沔荆襄蹂躏殆遍。随州之西有澴潭者,巨镇也。贼将大掠而窟之。君戒镇家出一人,负薪一束,执长竿笼一炬,临水雁列。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贼不敢渡,随以不陷。近村有田,久没于水,吏责赋于比邻,民绝苦之。君遍哀诸司,乞蠲无田之赋,竟以得请。其他施于乡者称是。是故邑有举也,非其倡不兴;里有争也,非其解不息。其贵盛也,人皆称愿之;其疾皆奔视;其没也,哭之皆哀云。李氏世居随州,家微也。君少与其兄某发愤力学,自度终无以大其门,乃去为贾,累致- 4 -千金,一以资兄宦学,不问。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南嵩明州知州。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
10、于是诸子翩翩,文学仕进,浸昌大矣。君讳某,字某,曾祖某,祖某,皆不仕。考某,以嵩明君贵,诰封奉直大夫。子二人,长某,以嵩明君得子迟,与为嗣,后遂不还。次某,孙某某。自嵩明君之殁二十年,君抚诸孤,恩勤备至。树人之官京师,君一资之,如资其兄。其视兄子不知其非己子,其视己子不知其非兄之子也。呜呼!自众人论之,彼施于乡者博矣;自知道者观之,独其施于家者,不可能耳。不可能也,则亦不可朽也。(选自曾国藩全集 ,有删节)【注】受性:赋性、天性。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考终于里第 第:宅第B. 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 揭:发布C. 惟君受性刚介 介:耿介D. 汉沔荆襄蹂躏殆遍 殆:危险6.
11、请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今子之归,礼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 则为余缕述一一 窃为大王不取也C. 又以礼请,余其可辞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D. 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贼不敢渡,随以不陷。(2)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南嵩明州知州。8. 根据第二段,概括李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的具体表现。【答案】5. D 6. C 7. (1)整夜焚烧柴火,火光绵延六七里,盗匪不敢渡过澴潭,随州因此没有被盗匪攻陷。(2)后来,又为兄长捐出钱款给县官, (兄长)得以被授予县丞的职位
12、,渐渐升迁做了云南嵩明州知州。 8. 公心处事,面对个人有利的事毫不动心;临危不乱,率领乡民智退川楚教匪;心系百姓,奔走官府减免村民赋税;勇于任事,尽己力为邑里兴利息争。- 5 -【解析】【5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D 项,殆:几乎。副词。故本题选 D 项。【6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请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 “之”
13、,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B 项, “为”:D 项,介词,向;/介词,替,给。D 项, “以”:介词,凭借的身份;/介词,因为。C 项, “其” ,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 。故本题选 C 项。【7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竟夕”:“整夜” ;“亘
14、”:“绵延” ;“以”:“因此” ;“陷”:“被攻陷” ;补出渡过的宾语“澴潭” 。第二句关键点:“为”:“替” ;“纳金县官”:“捐出钱款给县官” ;“除”:“被授予职位” ;“稍”:“渐渐” 。【8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第二段,概括李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的具体表现。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分析、筛选。这道题考的是对人物的某种品质的分析概括。阅读第二段文字,抓住李君的“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的特点,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去筛选概括其具体表现。 “凡所力任,必自于公;或私于己,毫毛不以措意。 ”表明李君公心处事,面对个人有利的事毫不动心。 “人所愈惮,当之愈勇。君戒镇家
15、出一人,负薪一束,执长竿笼一炬,临水雁列。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贼不敢渡,随以不陷。 ”李君率领乡民智退川楚教匪这件事,表明他临危不乱的品质。 “君遍哀诸司,乞蠲无田之赋,竟以得请。 ”这件事表明李君心系百姓,一心为民,为减免村民赋税而奔走官府。 “邑有举也,非其倡不兴;里有争也,非其解不息。 ”这件事表明李君勇于任事,尽己力为邑里兴利息争。【点睛】翻译句子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 6 -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
16、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参考译文:道光二十六年某月,随州李君以八十四岁的高龄,在家里高寿而终。李君兄长的儿子户部主事李树人听到叔父去世的消息,赶赴京城,打算辞职为叔父服丧。我前去慰问李树人,并对他说:“从古至今,为关系紧密的亲人服丧,做官的要辞职;为关系疏远的亲属服丧,士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现在,你回家为叔父守丧,这是符合礼制之举啊。 ”李树人说:“哪
17、里是为了礼制啊?(我)是要表达自己的哀痛之情罢了。 ”又哭着说:“叔父安葬有些日子了, (他)已经埋棺墓穴,只是(我)应当在墓道边另外(为他)竖立一块墓碑,彰显他倡行仁义的事迹来让后来的人看, (我)恭敬地把(撰写碑文的事)托付给你。 ”就向我非常详细地讲述叔父的生平事迹。李树人对待我非常恭敬,又是以礼相请,我怎么能够推辞他的请求呢?李君生情刚正耿介,没有不敢做的事情。凡是他尽力去承担的,必定是公益之事;间或有对自己有利的私事,丝毫不放在心上。他人越是害怕的事情,他做起来越发勇敢。嘉庆初年,四川、湖北一带教民和土匪蜂起,汉沔荆襄这些地方的百姓遍遭蹂躏。随州的西边,有个澴潭镇,是个大镇。这些盗匪
18、打算大肆劫掠这个镇子并将作为匪巢。李君告诫全镇每户出一人,每人背一捆柴火,手持长竿,生起一个火把,临水排列,整夜焚烧柴火,火光绵延六七里,盗匪不敢渡过澴潭,随州因此没有被盗匪攻陷。邻近的村子有块田,长时间被水淹没,差役和旁边的(好田)一样催要田赋,村民为此苦不堪言,李君到官府各相关部门,为村民哀求蠲免田赋,最终得以成功。其他的给乡民施以好处的事情,都像这样。因此,乡里有什么事情,非李君倡议就兴办不了;邻里有所争执,非李君解劝不能平息。当他地位尊贵、声名显赫时,人们都为他感到称心如意(心愿得到满足) ;当他去世时, (人们)都为他悲伤哀哭。李氏世代居住在随州,家境寒微。李君年少时与自己的兄长发愤
19、学习,自料最终没有办法凭读书光大家族,于是就去经商,积蓄达到千金,全部拿来资助兄长出外求学,从不过问钱的事情。后来,又为兄长捐出钱款给县官, (兄长)得以被授予县丞的职位,渐渐升迁做了云南嵩明州知州。而李君也凭武学生的身份捐资做了都司。于是几个儿子举止洒脱,凭文- 7 -才取得官位,逐渐兴旺发达。李君名某,字某,曾祖父、祖父都没有出仕。因为嵩明君而地位尊贵,诰封奉直大夫。有子二人,长子因嵩明君生子较晚,过继给了他,后来也没有回到家中。次子生有儿子。从嵩明君去世二十年来,李君抚养他的几个孩子,恩勤备至。李树人到京城做官,也全由李君资助,如同(当初)资助自己的兄长一样。他对待侄儿如同不懂其不是自己
20、的儿子,对待自己的儿子也如同不懂其不是兄长的儿子。唉,从百姓的角度来说,李君对乡里施恩很多;从懂得道的人的角度来看他只施恩于自己一家的事,是绝无可能的。绝无可能施恩自己一家,这也就是不朽啊!三、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鹧鸪天寄情李吕脸上残霞酒半消,晚妆匀罢却无聊。金泥帐小教谁共?银字笙寒懒更调。人悄悄,漏迢迢,琐窗虚度可怜宵。一从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豆蔻梢 。注:这句话出自杜牧赠别二首之一:“豆蔻梢头二月初。 ”9. 这首词从哪些方面刻画了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10. 赏析这首词结句“几度春深豆蔻梢”的表达效果。【答案】9. (1)外貌神态(2)精神状态(3)日常生活(4)心理
21、情感 10. 直抒胸臆,表达别后虚度春宵、辜负美好年华的幽怨,化用诗句,化用杜牧诗句,丰富内涵(或用典,使情感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比喻,借豆蔻比喻少女的美丽。【解析】【9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句内容理解与分析,题干“这首词从哪些方面刻画了人物形象” ,需要抓住刻画人物形象的词句内容分析概括。 “脸上残霞酒半消” ,这是描绘闺中人美丽的外貌。 “酒半消”说明她还没有完全从醉态中清醒过来,似醉非醉的脸上泛着淡淡红霞一样的光彩。 “无聊” ,精神状态。 “晚妆匀罢” “银字笙寒懒更调” ,日常生活。 “可怜” “恨” ,心理情感。【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句的表达效果。明
22、确手法,结合词句内容分析,点明表达效果。“几度春深豆蔻梢” ,青春的岁月,美好的年华,就在那荳蔻花开花谢之中悄悄地流逝了。- 8 -直抒胸臆。 “豆蔻梢” ,语本杜牧赠别二首之一:“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诗中用以比喻“娉娉袅袅”的美女,本词中亦以“丁香” 、 “豆蔻”设喻。 “几度” “春深” ,形象地描绘了女主人的生活环境, “深”是从时间深远中说明恨之绵长。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
23、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四、名句名篇默写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_,善假于物也。 (劝学 )闻道有先后,_,如是而已。 (师说 )纵一苇之所如,_。 (赤壁赋 )_,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树木阴翳,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醉翁亭记 )从今若许闲乘月,_。 (游山西村 )_,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_,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题小像 )【答案】 (1). 君子生非异也 (2). 术业有专攻 (3). 凌万顷
24、之茫然 (4). 千呼万唤始出来 (5). 鸣声上下 (6). 拄杖无时夜叩门 (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8). 寄意寒星荃不察【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生” “攻” “凌” “始” “拄杖”“叩” “寄意” “星” “荃” “察” ,理解字义去记忆。【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中学 2019 届高三 语文 第三次 检测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