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7_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 15 题;共 30 分)1.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量 Y 随加入锌粒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 不可能表示( )A. 溶液中水的质量 B.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 C. 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2.相同质量的 M、N 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同种稀盐酸反应(M、N 在生成物中均为+2 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MN B. 金属活动性:MNC. 产生氢气的速率:MN D. 生成氢气的质量:MN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 Ag、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是( )A. 或或 B. 或或C. 或或 D. 或或24.某同学探究金属单质的活动性时发现 X、Y 都能跟稀硫酸反应,而 Z 不能;Y 能在 X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X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 YXZ B. XYZ C. XZY D. ZYX5.将 X、Y、Z 三块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投入到 10%的稀盐酸中,X 表面无明显现象,Y 表面缓慢地产生气泡,Z 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则 X、Y、Z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 XZY B. ZYX C. XYZ D. ZXY6.向氯化铜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3、)溶液中有 ZnCl 2、CuCl 2,不溶物为 Cu 溶液中有 ZnCl 2、CuCl 2,不溶物为 Zn溶液只有 ZnCl 2,不溶物为 Zn 溶液只有 ZnCl 2,不溶物为 Zn 、Cu A. B. C. D. 7.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甲有气泡产生;再取一小块乙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乙的表面没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乙甲D. 乙丙甲8.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放入 Cu(NO 3) 2与 Fe(NO 3) 2的混合物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入稀盐酸,气泡产生则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判断中
4、,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含有 Fe、Cu B. 滤渣中一定含有 Zn、Fe、CuC. 滤液中一定含有 Zn(NO 3) 2、Cu(NO 3) 2 D. 滤液中一定含有 Zn(NO 3) 2、Fe(NO 3) 29.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 H2SO4、MgSO 4和 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 M 和滤渣 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滤液 M 中一定存在 Fe2+ B. 滤渣 N 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3C. 滤渣 N 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 滤液 M 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10.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5、 )A. Mn+H2SO4MnSO 4+H2 B. Mg+MnSO4MgSO 4+MnC. Fe+MnSO4FeSO 4+Mn D. Mn+CuSO4MnSO 4+Cu11.某些化学物质在灼烧时,火焰呈特殊颜色,其中呈黄色的是A. KCl B. NaCl C. CaCl2 D. CuCl212.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小组做了如甲图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试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如乙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试管中溶液颜色发生改变 B. 甲图试管中的溶液中含有 FeCl3C. 乙图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只含有两种溶
6、质 D. 乙图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可能等于 3.2g13.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完全反应后,再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A. 滤纸上有 Ag,滤液中有 Ag+、Cu 2+、Fe 2+、Mg 2+B. 滤纸上有 Ag、Cu,滤液中有 Ag+、Fe 2+、Mg 2+C. 滤纸上有 Ag、Cu,滤液中有 Fe2+、Mg 2+D. 滤纸上有 Ag、Cu、Fe,滤液中有 Fe2+、Mg 2+414.能证明 XYZ 三种金属活动性是 XYZ 实验组合是( )A. B. C. D. 15.(2015德州)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
7、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结合我们所学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 )A. Mn 强于 Cu B. Al 强于 Mn C. Mg 强于 Al D. Mn 强于 Mg二、填空题(共 5 题;共 11 分)16.现有 X、Y、Z 三种金属,已知:X+YCl 2XCl 2+Y,把 Y、Z 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 Y 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 17.铬(Cr)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和抗腐蚀性,常用来镀在其他金属的表面上,铜、铬、锰、镍组成合金可以制成各种性能的不锈钢。某校化学研究小组对 Cr(铬)
8、、Al、Cu 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1)作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是:CrAlCuAlCrCuCrCuAl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以下:金属 Cr Al Cu与盐酸反应现 气泡产生缓慢,金属逐渐溶解 气泡产生激烈,金属迅速溶解 无气泡产生,金属无变化5控制实验条件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纱布将其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_。A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B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C使金属温度相同,易反应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_(选填假设中、,)。写出铬(铬与盐酸反应后显+2 价)与盐酸反应的化学
9、方程式_。结论应用根据探究结果,请你预测铬与硫酸铜溶液_(填“能”或“不能”)反应,理由是_。18.实验课上,老师把一小包铁粉放入一定量的 Zn(NO3)2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下列对滤液组成的猜测中合理的是_A可能是 Fe(NO3)2溶液B可能是 Fe(NO3)2和 Zn(NO3)2溶液C可能是 Zn(NO3)2溶液D_ 19.在 Cu(NO 3) 2、Al(NO 3) 3和 AgNO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写化学式,下同),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20.(2016泗水县模拟)某化学小组用一
10、定量 AgNO3和 Al(NO 3) 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则:溶液甲中一定含有 Al(NO 3) 3和 Zn(NO 3) 2;固体乙中一定含有 Ag,可能含有 Cu 和 Zn;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 Al(NO 3) 3、Zn(NO 3) 2和 Cu(NO 3) 2;向固体乙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 AgNO3和 Cu(NO 3) 2上述四种说法中正确的_(填序号)三、实验探究题(共 2 题;共 12 分)21.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后,在实验室找到的一种银白色金属 R 做如下探究:6(1)将金属 R 投入稀
11、盐酸中,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则该金属 R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_(选填“前面”或“后面”)(2)为了比较金属 R 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兴趣小组设计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如表:你的一种猜想 验证方法 现象 结论金属 R 的活动性比铁将金属 R 投入_溶液中金属 R 表面有黑色的物质析出猜想_(选填“正确”或“错误”)(3)请根据上述的信息,标出金属 Fe、R、Cu 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22.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 2SO3)可与 O2发生化合反应。【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 O2、
12、CO 2、水蒸气有关。【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 3cm,试管容积为 20mL),分别进行下列 5 个实验,并持续观察 20 天。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先充满用 NaOH 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 2mL 浓硫酸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加入 2mL NaOH 浓溶液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先加入 2mL 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7再通入约 4mL CO2先加入 4mL 饱和 Na2SO3溶液再充满 CO2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先加入 2mL 蒸馏水再通入约 4mL CO2镁条第 3 天开始变黑至第 20 天全部变黑【解释与结论】(1)实验 1 和 2 中,Na
13、OH 浓溶液的作用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 1 的目的是_。(3)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 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填编号)。(4)【反思与评价】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_。四、综合题(共 3 题;共 16 分)2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1)该实验中,两支试管内盛有的 X 溶液是_(填化学式),可以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的顺序;(2)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含有 AgNO3, Cu(NO 3) 2, Zn(NO 3) 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滤渣
14、中一定含有_24.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8(1)人们习惯上称为“五金”的金、银、铜、铁、锡中,把金属_(填元素符号)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金属活动性由_(填“强到弱”或“弱到强”)的顺序,其中可以和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金属是_。(2)下图所示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延展性的是_(填字母序号)。(3)从金属铜、银、锰(Mn)的混合粉末中分离出某种金属,并获得一种晶体,设计的实验流程如下。硫酸盐中 A 元素的化合价为+2,请写出加入足量稀硫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生成金属 C 的化学方程式是_。25.(2017青岛)某化工厂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取一定量的该
15、废液样品,加入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请填写下列空格:(1)若滤渣中有镁粉,则滤渣中除镁粉外还含有_(填写化学式,下同)(2)若滤渣中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可能含有_(3)若滤渣中没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可能含有_(4)反应后得到滤液的质量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前所取废液样品的质量9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无水生成,且溶液中的水也不参加反应,所以水的质量不随着反应的进行而有所变化,和图象不相符,故符合题意; 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
16、硫酸锌的质量逐渐增加,当硫酸反应完毕,硫酸锌的质量不再增加,其变化与图象相符,不符合题意;C、锌和稀硫酸反应,所以随着锌质量的增加,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逐渐增加,当硫酸反应完毕,不再变化,其变化与图象相符,不符合题意;D、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的质量逐渐增加,当硫酸反应完毕,氢气的质量不再增加,其变化与图象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 A【分析】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溶液中的水不参加反应,并结合具体选项分析解答2.【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根据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公式:氢气的质量=金属质量,因为金属是等质量的,化合价又相等,所以氢气的质量越
17、多,该金属的相等原子质量越小,所以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 N,故 A 错误;B、根据反应时间,可知产生氢气的速度 NM则 M、N 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 N,故 B 正确;C、根据图表中 N 反应时间短,可知 N 的活动性比 N 强,故产生 H2的速率 MN,故 C 正确;D、根据图表中纵坐标可知生成 H2的质量 MN,故 D 正确故选:A【分析】等质量的 M、N 两种金属,活动性强的,与酸反应的速度就快,反应完用的时间就短所以通过图表中的反应时间我们可判断 M、N 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根据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公式:氢气的质量= 金属质量,我们可以比较 M、N 两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3.
18、【答案】A 10【解析】【解答】解:A、组合是中铁与 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中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说明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组合是中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 CuAg;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即 FeCu;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选项合理;组合铁与稀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明了活动性铁氢;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活动性氢铜;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说明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故 A 正确;B、组合中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
19、活动性比银强,即 CuAg;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 FeH;该组合无法得出 Fe、Cu 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 B 错误;C、组合中铁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 FeCu;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即 FeCu;该组合无法得出 Ag、Cu 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 C错误;D、组合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即 FeCu;铁与稀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明了活动性铁氢;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活动性氢铜;但没有比较银的活动性顺序,故 D 错误故选项为:A【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
20、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 Ag、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4.【答案】A 【解析】“X、Y 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 Z 不能”,说明金属 X、Y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 H 之前,属于活泼金属,而金属 Z 处于 H 之后,属不活泼金属;“Y 能在 X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 X”,说明金属Y 的活动性大于金属 X因此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XHZ由此可知:A、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YXZ,故 A 正确;B、Y 的活动性大于 X,故 B
21、 错误;C、Y 的活动性大于 Z,故 C 错误;11D、Z 是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故 D 错误故选 A5.【答案】B 【解析】【解答】由于将 X、Y、Z 三块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投入到 10%的稀盐酸中,X 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 X 在氢后;Y 表面缓慢地产生气泡,Z 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说明 Y 和 Z 都在氢前,而且 Z 的金属活动性比 Y 强,故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ZYX,故选:B【 分析 】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除稀硝酸)生成氢气,而且越靠前的金属,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反应现象就越剧烈,根据这一规律可以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本题难度不是很大,
22、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的发生及现象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从而加深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6.【答案】C 【解析】【 分析 】 锌的活动性比铜强,向 Cu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粉置换氯化铜中的铜得到铜和氯化锌,根据加入锌粉的量,分析氯化铜完全反应还是部分反应,是判断可能出现情况的根本依据【解答】若加入锌粉的量不足,氯化铜部分被置换,则溶液中含有氯化铜和氯化锌,所得固体只含有铜,即溶液中有 ZnCl2、CuCl 2,不溶物为 Cu;故该情况有可能;溶液中有 ZnCl2、Cu Cl 2,不溶物为 Zn,因为锌会继续与氯化铜发生反应,故该情况不可能出现;溶液只有 ZnCl 2不溶
23、物为 Zn,因为加入的锌粉一定会与氯化铜反应而得到铜,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因此该情况不可能出现;若加入锌粉的过量,氯化铜全部被置换,则溶液中只含有氯化锌,所得固体含有铜及剩余的锌粉,即溶液中只有 ZnCl2,不溶物为 Zn、Cu;故该情况有可能;故选 C【 点评 】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所在7.【答案】B 12【解析】【解答】解: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甲有气泡产生,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乙、丙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甲乙、丙;再取一小块乙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乙的表面没有丙析出,说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_2018 学年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八 单元 课题 金属 化学性质 同步 测试 新版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