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三定律力学单位制课件.pptx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三定律力学单位制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三定律力学单位制课件.pptx(7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 牛顿运动三定律 力学单位制,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过好双基关,研透命题点,课时作业,回扣基础知识 训练基础题目,细研考纲和真题 分析突破命题点,限时训练 练规范 练速度,过好双基关,1.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 这种状态. 2.意义 (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 的原因. (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改变,改变,一、牛顿第一定律,加速度,惯性,3.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量度:
2、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 .,匀速直线运动,质量,无关,自测1 (多选)下面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分析正确的是 A.飞机投弹时,如果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能击中目标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你向上跳起来后,还会落到原地 C.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刹车时人由于具有惯性仍向前运动而发生危险 D.有的同学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 . 2.表
3、达式:Fma. 3.适用范围:只适用于物体低速运动的情况.,相同,二、牛顿第二定律,自测2 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 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C.由a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无关D.由m 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力求出,答案,解析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表明了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已知两个量,可求第三个量.但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与物体的加速度和物体的受力无关,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
4、,是由和它相互作用的物体作用产生的,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无关,但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和其所受合力都有关,故A、B、C错误,D正确.,1.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及单位 (1)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是 、质量、时间. (2)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所有单位都是基本单位.如:毫米(mm)、克(g)、毫秒(ms)等等.三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分别为米(m)、秒(s). 2.单位制 (1)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2)国际单位制(SI):国际计量大会制定的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做国际单位制.,长度,千克(kg),三、力学单位制,自测3 (2019届余姚中学期中)同
5、学们知道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N”,但“N”是一个导出单位,如果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表示,下列正确的是 A.kgm/s2 B.kgm/s C.kg2m/s D.kgm2/s,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 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物体也施加了力. 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相互,相反,四、牛顿第三定律,答案,自测4 如图1所示,物块P与木板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Q对物块P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 A.物块P受到的重力 B.地面对木板Q的弹力 C.物块P对木板Q的压力 D.地球对木板Q的吸引
6、力,图1,返回,解析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所以木板Q对物块P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物块P对木板Q的压力,选项C正确.,研透命题点,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明确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揭示了力的本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命题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3.惯性的特性 (1)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无关性: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无论物体处于怎样的运动
7、状态、处于何处,惯性总存在. (3)唯一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惯性的表现形式 (1)在物体不受外力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A.图a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 B.图a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 C.图b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 D.图b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例1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
8、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2a、b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答案,解析 伽利略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就成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时,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的作用效果,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运动相同位移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得出了正确结论,故A
9、错误,B正确; 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实际是不存在的,故C错误; 伽利略用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故D错误.,变式1 伽利略和牛顿都是物理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不属于他们观点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变式2 (2018嘉兴市期末)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古典诗词是优秀文化的代表.从物理角度看古诗词会发现别有一番韵味.下面四句诗词中涉及惯性知识的是 A.毛泽东的长征中“红军不怕远征
10、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唐朝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宋代陈与义的襄邑道中中“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D.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变式3 如图3所示,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我们可以说冰壶有较强的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这里所指的“本领”是冰壶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取决于 A.冰壶的速度 B.冰壶的质量 C.冰壶受到的推力 D.冰壶受到的阻力,答案,解析 一个物体惯性的大小,与其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故B正确.,图3
11、,命题点二 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的“五性” (1)矢量性:a与F方向相同. (2)瞬时性:a与F对应同一时刻. (3)因果性:F是产生a的原因. (4)同一性:a、F、m对应同一物体,应用时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5)独立性:每一个力都产生各自的加速度.,2.两公式的比较,例2 如图4所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木块的加速度为,答案,图4,变式4 关于速度、加速度和合外力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合外力是恒定不变的 B.做匀变速直线
12、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三者总是在同一方向上 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加快 D.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答案,解析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恒定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它所受合外力是恒定不变的,故A正确;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与合外力方向相同,与速度不一定在同一方向上,故B错误;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增大时,加速度一定增大,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一定加快,而速度不一定加快,故C错误;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零,速度不一定为零,故D错误.,例3 如图5,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
13、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答案,图5,解析 设物块P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x0,原长为l,则k(lx0)mg,物块P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受重力mg、弹簧弹力k(lx0x)及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k(lx0x)mgma,故Fkxma,根据数学知识知Fx图象是纵轴截距为ma的一次函数.,变式5 一个质量m2 kg的物体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受到三个沿水平方向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且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构成如图6所示的三角形,已知F20.5 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
14、物体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这个物体的合力大小为0 C.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 D.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F2相同,答案,图6,解析 物体共受到五个力的作用:重力、支持力、F1、F2、F3,A错误; 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合力为零;根据几何知识可知F31 N,故水平方向上的三力的合力为2F32 N,所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2 N,方向沿F3方向,B错误;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 1 m/s2,方向沿F3方向,C正确,D错误.,拓展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的“两种”模型: 刚性绳(或接触面)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或脱离)后,其弹力立即消失,
15、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 弹簧(或橡皮绳)两端同时连接(或附着)有物体的弹簧(或橡皮绳),特点是形变量大,其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性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保持不变.,例4 如图7所示,物块1、2间用竖直刚性轻质杆连接,物块3、4间用竖直轻质弹簧相连,物块1、3质量均为m,物块2、4质量均为M,两个系统均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物块1、2、3、4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a3、a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答案,图7,解析 在抽出木板的瞬间,物块1、2与刚性轻质杆连接处的形变立即恢复,受到的合力均等于各自重力,所以
16、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1a2g;而物块3、4间的轻质弹簧的形变还来不及改变,此时弹簧对物块3向上的弹力大小和对物块4向下的弹力大小仍为Fmg,因此a3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所以C正确.,变式6 (多选)如图8所示,倾角为的斜面静置于地面上,斜面上表面光滑,A、B、C三球的质量分别为m、2m、3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固定一个轻杆,B、C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剪断细线或弹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A.弹簧被剪断的瞬间,A、B、C三个小球的加速度均为零 B.弹簧被剪断的瞬间,A、B之间杆的弹力大小为
17、零 C.细线被剪断的瞬间,A、B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大小为gsin D.细线被剪断的瞬间,A、B之间杆的弹力大小为4mgsin ,答案,图8,解析 若是弹簧被剪断,将三个小球看做一个整体,整体的加速度为agsin ,然后隔离A,对A分析,设杆的作用力为F,则Fmgsin ma,解得F0,A错误,B正确; 剪断细线前,以A、B、C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则弹簧的弹力为F弹(3m2mm)gsin 6mgsin .剪断细线的瞬间,由于弹簧弹力不能突变,弹簧弹力不变,以A、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弹(m2m)gsin (m2m)aAB,解得A、B
18、两个小球的加速度为aABgsin ,方向沿斜面向上,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AB2mgsin 2maAB,解得杆的弹力为FAB4mgsin ,故C、D正确.,变式7 如图9所示,A球质量为B球质量的3倍,固定光滑斜面的倾角为,图甲中,A、B两球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A、B两球用轻质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C与斜面垂直,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则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有(重力加速度为g) A.图甲中A球的加速度为gsin B.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为2gsin C.图乙中A、B两球的加速度均为gsin D.图乙中轻杆的作用力一定不为零,答案,图9,解析 设B球质量为m,A球的质量为3m.撤去
19、挡板前,挡板对B球的弹力大小为4mgsin ,因弹簧弹力不能突变,而杆的弹力会突变,所以撤去挡板瞬间,题图甲中A球所受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B球所受合力为4mgsin ,加速度为4gsin ,A、B错误; 题图乙中,撤去挡板的瞬间,A、B两球整体所受的合力为4mgsin ,A、B两球的加速度均为gsin ,则每个球所受的合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轻杆的作用力为零,C正确,D错误.,1.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命题点三 牛顿第三定律,(1)三同,同大小 同时产生、变化、消失 同性质,(2)三异,反向 异体,即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不同效果,(3)二无关,与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运动状态无
20、关 与是否和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无关,2.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比较,例5 某学校教室里的磁性黑板上通常粘挂一些小磁铁,小磁铁被吸在黑板上可以用于“贴”挂图或试题答案,如图10所示.关于小磁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磁铁受到的磁性黑板的吸引力大于受到的弹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 B.小磁铁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上存在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小磁铁受到五个力的作用 D.小磁铁受到的支持力与黑板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图10,变式8 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先对地面产生压力,然后地面才对物体产生支持力 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推车前进,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20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第三 牛顿 运动 定律 力学 单位制 课件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07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