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x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x(7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作家作品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因曾任 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有陈伯玉集感遇三十八首等传世。 登,登上。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 在今北京西南。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 称为“诗圣”。他的诗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 “诗史”。名作有春望北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 “三别”等。,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别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这 一首是咏东岳泰山。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
2、轻的诗人开始过着 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作者游齐、赵(今山东、河 北一带)时,诗歌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那种蓬勃的朝气。 望,远远地看。岳,指山,本诗指泰山。题目点明写作的对象和内容。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 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 公,谥“文”,也称王文公。其诗文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了他 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等传世。 登,登临。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故又 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飞来。,陆游(11
3、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 人、词人。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他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 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 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家”。关山月十一 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示儿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 冬夜读书示子聿等均为后世所传诵。 游,出游。山西村,是指当时三山附近的一个小村。题目概括了诗的主 要内容游览山西村的见闻。 龚自珍(17921841),字璱(s)人,号定盦(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 思想家、文学家。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 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著有定庵文集,
4、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为咏 怀和讽喻之作。 己亥,即清道光十九年(1839),按干支纪年为己亥年。这一年诗人辞官离 京返回杭州,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共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 亥杂诗,内容或直抒胸臆,或回忆往事,或叙述见闻,或赠答友朋,等等。 本诗为第五首,是作者刚刚离开京城时写的。,中心意旨 登幽州台歌一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见所感,以慷慨悲凉的基 调,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孤独苦闷的愁苦情怀。 望岳一诗通过描写泰山的雄浑景象,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 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 困
5、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对前途充满信心的雄心和气概。 登飞来峰一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高 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以及不畏艰难、立志有所作为的政治 抱负。 游山西村一诗以一个“游”字贯串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 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己亥杂诗(其五)一诗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心情,表现了诗人 不畏挫折、不甘沉沦,虽然远离官场仍要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表达技巧 登幽州台歌 1.情景交融,两相映照 诗的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之绵长。第三句登台眺望,写出空间的 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
6、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 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2.长短交错的楚辞体句式 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 六字,四个停顿,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 增加了一个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缓,表现 了他无可奈何、仰天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交错,音节抑扬变 化,两者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望 岳 1.观察角度适当,写景层次分明 全诗紧扣一个“望”字,从诗人远眺、近望泰山的雄浑景象开始,最终 落笔于诗人的心理活动。一、二两句作者
7、自问自答,从远望角度描绘了 初见泰山时的惊异情状;三至六句,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仰望泰山所见 的雄伟、壮美和磅礴的气象,侧面烘托其高大和生机盎然的特点;七、 八两句将群山与泰山对照,进一步刻画出它的高大雄伟,并抒发自己登 临绝顶的决心和壮志,表现出一种雄伟的气魄。,2.妙用想象、夸张,诗句神采飞扬 本诗运用想象和夸张使诗歌气象宏大、神采飞扬,使人仿佛看到了诗人 那卓然独立的形象。如“造化钟神秀”这一句是虚写,因为泰山的秀美 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钟”字,将大自然 写得有情有感;“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入云的雄伟气势,使静止的山 充满了生命力。诗人通过想象和夸张,表现了泰山
8、的高峻。,登飞来峰 1.诗歌通过“托物明理,借景寄意”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 途充满信心的豪情,以及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2.以议论为诗,把形象性和隽永的诗韵相结合,寓理于事,寄理于形,不但 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感,而且给读者以深刻的启发。 3.典故的运用,不但增强了诗歌的含蓄蕴藉之美,而且使诗歌更具形象感。,游山西村 1.通过记游抒情,写出了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安静、欢跃的气象,反映了农 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景物描写中寄托着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和世 间事物消长的哲理。 2.全诗层次清晰,语言生动。中间两联对偶自然工整,显示出诗人锤炼语 言的非凡功力。 己亥杂诗(其五) 构思新
9、颖奇特 诗人借花自喻,一反历代文人对花落泪的情调,歌颂了落花的积极作用, 从而表明自己虽然离开了官场,但是为国家、为社会、为民众献身的决 心是始终不变的。因此,此诗格调昂扬向上,历来为人们所传诵。,重点难点 如何理解这五首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哲理诗是诗人对人生、社会深度关注与思索的产物,诗人或寓理于景, 或融理入情,往往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寓于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之中,借 艺术形象或启人深思的意境表达出来,目的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登幽州台歌全诗没有具体描写,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通过“前” “后”“古人”“来者”的对比,表明时间流逝,一去不返。通过“天 地悠悠”和“独”的对比,感受天地的广阔和
10、宇宙的永恒。沧桑易变的 古今人事和浩荡宽广的宇宙天地,营造了空旷辽阔的意境,奠定了悲凉 孤寂的情感基调。诗人融理入情,表达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 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望岳前六句从多个角度描写泰山之高大、壮美。正是这壮丽美景 引发了诗人的攀登欲望,诗人触景生情,以展望的姿态,想象“会当凌绝 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而其中蕴含的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 取的精神,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 登飞来峰同样是登高抒怀之作,诗人触景生情,借“不畏浮云遮望 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多层内涵。首先表明“只有站得高,才能 看得远”的哲理思考;然后表明“我不怕浮云挡住我的眼睛,自然是我 站得高的缘故
11、”,言下之意,浮云还在“我”的脚下。由此表明诗人抱 负不凡,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 游山西村,写景中寓含哲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中,“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疑无路”和“又一村”两两,相对,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山道上自然景象的特点:山野小径,溪水潺潺, 山路陡转,当你感觉无路可走时,花明柳暗掩映之下的山村就那么明丽 地出现在你的眼前。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 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 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己亥杂诗(其五)寓理于景,借物抒情。岁月蹉跎,青春已逝,如“落 红”一般。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
12、更护花”,诗人用比喻手法, 以“落红”自比。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它并不是没有感情的 东西,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新的花。这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 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古今对译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 后不见来者。 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念天地之悠悠, 想到那苍茫的天地悠悠无限, 独怆然而涕下! 独自满怀悲伤地落泪!,【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 的贤明君主。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涕:眼泪。】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到底怎么样呢? 齐鲁青未了。
13、 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造化钟神秀,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阴阳割昏晓。 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荡胸生曾云, 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 决眦 入归鸟。 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会当 凌绝顶 , 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一览众山小。 俯首一览,四周的山峦匍匐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岱宗:泰山。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一带。泰山以,北为齐国,泰山以南为鲁国。青:山色。未了:不尽。造化:指天 地、大自然。钟:聚集。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 阳。割:分。曾:同“层”。 眦:眼眶。 会当:终当,终要。 凌 绝顶:登上泰山的顶峰。凌
14、,登上。】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飞来峰顶耸立着千寻的高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畏浮云遮望眼,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线, 自缘身在最高层。 只因为我站在山的最高峰。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缘:因为。】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 丰年留客足鸡豚。 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备足鸡肉、猪肉。 山重水复疑无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 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村民们衣冠简朴,古
15、代风气仍然保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 拄杖无时夜叩门。 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腊酒浑:腊月所酿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酒以清为贵。 足鸡豚:备足鸡肉、猪肉。豚,小猪,这里指猪肉。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箫鼓追随春社近: 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神(土地神),祈求丰收。古风存: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趁着月明来闲游。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夕阳西下,不尽的离愁油然而生,吟鞭东指即天
16、涯。 扬鞭催马向东去,从此我将漂泊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落红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待来年春暖雪融之时, 化作春泥更护花。 化成肥沃的泥土,又去滋养惜护新枝香花。 【浩荡:广阔,深重。白日斜:夕阳西下。吟鞭:诗人的马鞭。吟, 指吟诗。即:正。天涯:本指天边,这里指极远的地方。落红:落 花。红,借代花。护花:养护花。护,滋养、惜护。】,走进“文学部落” 素养呈现 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初步了解文学鉴 赏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培养自己对文学的热爱之情。(思维发展与提升) 素养解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 灵,伴随我们成长。当网络、游戏、电视、电影充斥你的
17、课外生活时, 不要忘记文学这片精神的家园。我们应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 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与 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 与语言表达;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本单元选文体 裁多样,无论散文还是诗歌均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直接或间接地表 达着作者的人生思考。让我们漫步其中,与优秀的文学作品对话,感受 语言之美,感悟人生哲理,提高审美品位,让自己变得纯净、高贵而深刻, 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典例剖析 例 (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龙
18、华中学语文组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竞 赛活动,你是参赛选手。这次活动有三道竞赛题,设置两个奖项。 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近体诗的高峰,近体诗包括 和 。,解析 平时学习古诗词,不能仅限于熟读与记忆或作浅层次赏析,还要 适当加以拓展。,答案 绝句 律诗,2.认真阅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根据要求答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下面四项对诗歌的评价,哪一项与诗人的想法相距甚远? ( ) A.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 路上。“蹊”是小路。 B.第二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花的数量之多。 “压枝低”,形象
19、地描绘了花儿密密层层,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C.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是说花枝上彩蝶蹁跹起舞,这才是最动 人的景致。如果没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没有什么看头。,D.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写娇莺清脆悦耳 的鸣叫声,其实,这是一种衬托手法,主要是在表现黄四娘家花的美丽与 魅力。 (2)你认为诗中的“留连戏蝶时时舞”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能够 表现出黄四娘家花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解析 (1)“彩蝶蹁跹起舞”不是主要景致,而是起衬托作用,作者以此 来表现黄四娘家的花香味浓郁、色彩艳丽。 (2)由“留连”等词可看出诗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结合全诗回答黄
20、四 娘家花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笔下蝴蝶嬉戏起舞、流连忘 返的美丽景致表现了诗人对该景致的喜爱以及闲适、快乐的心情。,答案 (1)C (2)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四娘家花的浓密、艳丽与香气扑 鼻。表现诗人对花的喜爱,以及他闲散与快乐的心情。,3.下面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学过的对联知 识,重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传统 的 精华 学习 里 经典 继承 之 中 国学 答:,答案 学习国学里的经典 继承传统中之精华,解析 先将题中给出的词性相同、词义相对的词语对应地排列起来,并 添加适当的词语组成完整的上下联,然后看组成的上下联字数是否相 同、结构是否一致、上联
21、尾字是否为仄声、下联尾字是否为平声。,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念天地之悠(yu)悠,独怆(chung)然而涕(t)下! B.岱(di)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le)。 C.荡(dng)胸生曾云,决眦(c)入归鸟。 D.不畏浮云遮(sh)望眼,自缘(yun)身在最高层。,答案 A B.了lio。C.眦z。D.遮zh。,2.下列诗句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 B.莫笑农家蜡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C.山重水馥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答案 D A.揽览。B.蜡腊。C.馥复。,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
22、的一项是 ( ) A.念天地之悠悠(空旷无边) B.会当凌绝顶(登上泰山的顶峰) C.拄杖无时夜叩门(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D.落红不是无情物(落花),答案 A “悠悠”在诗句中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4.文学常识填空。 (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 , 代文学家。 (2)登飞来峰的作者是 ,北宋 家、 家、 家。 (3)己亥杂诗(其五)的作者是 , 代 家、 家。,答案 (1)陈子昂 唐 (2)王安石 政治 文学 思想 (3)龚自珍 清 思想 文学,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避免写错别字,如“龚”不要误写为“粪”。,1.下列对诗句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3、(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 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 线, 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水因山峦重叠而无法流淌,流进 了一个柳绿花红的村子。)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纷纷飘零的落花绝不是无情之 物,化成了春泥还要培育出更美的鲜花。),答案 C 诗句的意思应为“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 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风格质朴明朗,格调苍凉激越,标志着初唐 诗风的转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春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20 古代 诗歌 习题 课件 新人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