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分班考试题(含解析).doc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分班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分班考试题(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分班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单选题(25 小题,共 50 分)1.唐初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 ,都是宰相。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 ,亦为宰相。该做法的作用是A. 提高了行政效率B. 有利于决策时集思广益C. 限制了皇帝特权D. 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矛盾【答案】B【解析】根据“唐初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 ,都是宰相” “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亦为宰相”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宰相人数的增加,有利于决策时集思广益,减少皇帝决策失误,B 正确;宰相人数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故排除 A;依据材料“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宰相人数的增加,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C 错误;D 说法绝对,错误,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唐初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 ,都是宰相” “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亦为宰相” ,联系所学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作用解答即可。2.周恩来曾指出:“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力,不应受
3、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我们应该以我们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中国提出这一“原则”是因为A. 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即将开始B. 朝鲜停战,冷战对抗结束C. 中国需要发挥世界大国的作用D.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的需要- 2 -【答案】A【解析】材料“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我们应该以我们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反映的是 1953 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提出的背景是中国国民经济形式基本好转,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即将开始,故 A 项正确。冷战对抗结束是在 1991 年,故 B 项
4、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为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而不是中国需要发挥世界大国的作用,故 C 项错误。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是在 1978 年改革开放后。故 D 项错误。3.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 ”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A.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胜利B. 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C. 促进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生D. 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答案】D【解析】据材料关键信息“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的一切挑战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
5、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可判断该事件是红军长征,其意义是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保存了革命的力量,开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局面,故 D 项正确;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导思想是在 1945 年中国七大上。材料没有体现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生是在 1927年。故 ABC 三项排除。点睛:根据材料“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的一切挑战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可知这是红军长征及途中的遵义会议。4.抗战期间,侵华日军曾在一份会战指导方策中指出, “在最短期间内作好准备,大概在 5 月上旬开始攻势。首先在白河以南捕捉汉水左岸之敌,接着在宜昌附近彻底该河右岸之敌核心部队。 ”该“指导方策”针对于A.
6、 淞沪会战B. 太原会战C. 徐州会战- 3 -D. 枣宜会战【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汉水左岸” 、 “宜昌附近”推理可以得出选 D 项。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淞沪会战开始于 1937 年 8 月 13 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1937 年 10 月至 11月,中国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
7、海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故 ABC 三项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提示的空间信息“汉水左岸” 、“宜昌附近” ,运用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5.“(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对此,政府采取的制约措施是A. 设立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B. 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C. 元大都周边地区由中书省直辖D. 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答案】D【解析】材料“(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说明行省官员长掌握地方大权,因此必须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故 D 项正确;AC 属于行省制度的内容,与
8、制约无关,B 项是管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故 ABC 三项排除。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行省权力的制约措施,不是考查行省制度的内容。6.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设置经历了长期变迁,下图的地方行政区划应出现在- 4 -A. 汉代B. 唐代C. 宋朝D. 明朝【答案】B【解析】汉代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唐代实行道州县制度,宋代实行路州县,明代实行省府县制度,根据图中的“关内道”等词语可知这是唐代,故 ACD 三项排除。B 项正确。7.“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它强调了自然地理
9、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形成民主制度D. 政治文明完全受制于地理环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BCD 的说法都过于绝对,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传统、地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点评:古代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对政治的影响:半岛上重峦叠嶂和海洋的天然阻隔,又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有助于政治上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正是这种小国寡民的城邦才有条件建立那种公民参与
10、的民主政治,而且极不容易形成专制。- 5 -对经济的影响:平原少、土地有限,使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海岸曲折,海湾良港众多,温和的地中海式气候,为航海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价值观念的影响:商品经济必须以平等作为交换的原则,商业贸易的进行和发展要求有相对自由的环境,以及商业贸易者整体利益的政策。这一切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对民族精神的影响:小国寡民的城邦一旦由于人口的增加而无法负荷时,希腊人就到海外建立殖民地。殖民运动不仅缓和了希腊社会矛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与大规模的航海贸易活动相结合,炼就了古希腊民族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8.
11、1950 年 1 月 18 日新华社评论指出:“北京市军管会要收回的不是任何领事馆的办公地点和产业 ,而是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 ”该评论A. 反映了中苏结盟之后加快清除资本主义势力B. 说明近代以来民族革命尚未胜利C. 体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 表明抗美援朝战争迫在眉睫【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依据题干时间1950 年和材料中“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的文字信息说明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与建国初期“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相一致,故本题选择 C。其它选项与题干材料意思不相符。考点:现
12、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建国初期外交方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9. 1898 年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到上海租界拜访好友 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A. B. C. D. 【答案】A【解析】- 6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租界出现于 1843 年南京条约附件,外国人在中国建立教堂开始于 1844 年的中美望厦条约 ,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开始于 1895 年马关条约 ,外国军队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开始于 1901 年辛丑条约 。由此可知,189
13、8 年戊戌变法期间,该外交官来到中国,他能够做到,故 A 项正确,BCD 错误。10.1991-1993 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投资快速增长。其原因是A. 和平统一方针的承诺与实施B. 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C. “一个中国”共识的达成D. 两岸“一国两制”的认同【答案】C【解析】【详解】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已经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所以快速增长的原因不是因为和平统一方针的承诺与实施,故排除 A 项;两岸“三通”的实现是在 2008年,故排除 B 项;两岸均认同的是“一个中国”原则,而不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只是大陆方面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故排除 D 项。 “一个中国”
14、共识于 1992 年达成,又称“九二共识” ,由此推动了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投资快速增长,故选 C。【点睛】1992 年 10 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久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11.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A. 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 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C. 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
15、需要- 7 -D. 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从 1954 年到 1982 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都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间的矛盾,并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 A 项;1954 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1982年宪法则构建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没有改变基本的法律架构,故排除 B 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建设的目标,这两部宪法都没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立,故排除 D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无论是 1954 年宪法,还是修订后的 1982 年宪法,都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 C。【点睛】对宪法的修订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1982 年宪
16、法适应了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是A.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B. 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C.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D.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 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二者的共同点是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故答案为 B 项。 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排除 A、C 项;天朝田亩制度的措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政新篇提出发展工商业,但二者均未发挥实际作用
17、,都没有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排除 D 项。【点睛】比较型选择题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8 -13.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
18、原来的麻醉状态唤醒似的。 ”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A. 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B.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鸦片战争期间爱国军民抗击英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马克思的论述主要强调了鸦片战争对中国人民的唤醒作用。突出“人民” “唤醒”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战争,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深远影响。AD 内容范围较小,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故选 B。考点:太平天国运动点评:本题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语句,把握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还可考查其进程,以及颁布的纲领性文件等。14.2013 年 2 月中国新
19、闻网美日在美本土举行联合登陆演习模拟夺岛作战报道:“此次联合演习于上月 22 日开始,2 月中旬结束有观察人士认为,美国通过军演来训练日本登陆和夺岛作战的能力,有为钓鱼岛局势埋下伏笔的可能此次是日本一个月内的第三次目标性极强的军演。 ”历史上美日勾结以针对中国的事件是A. 1894 年日本悬挂美国国旗突然发动黄海海战B. 1900 年的八国联军侵华C. 七七事变后美国继续保持与日本的贸易往来D. 二战后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反映了列强互相勾结,以侵略中国为目的。故 B 项正确。A 是日本单方面的行为。故排除。C 是美日经济贸易的需要
20、,不具有针对中国的性质。故排除。D 项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是日本经济地位上升后的必然要求,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9 -15.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A.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B. 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C. 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D. 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并未涉及平民与贵族的争斗。故 A 项错误。由材料可知,罗马社会生活中的法律色彩浓郁,故 B 项
21、错误。由材料信息“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可知在当时的罗马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故 C 项正确。法律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必须由法庭处理,而非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故 D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16.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立宪派首领汤化龙起草通电以咨议局、商会、教育会名义请各地响应。各省宣布独立时,很多省是新军起事,咨议局服从,立宪派主政。革命派依赖新军的实力,立宪派凭借社会声望。这可以佐证A. 辛亥革命的成功是立宪派和革命派共同努力的结果B. 新军是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主体力量C. 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共同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 各省独立是革命
22、派与立宪派的合奏【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表明,辛亥革命的成功,既离不开革命派对新军的思想动员作用,也离不开立宪派的社会号召作用,这是二者合力的结果,故 A 项正确;材料反映立宪派和革命派共同努力,促使辛亥革命成功,B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立宪派的目标是实行君主立宪,不是建立共和国,C 说法错误,排除;各省独立与革命派和立宪派的联合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排除 D 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立宪派首领汤化龙起草通电以咨议局、商会、教育会名义请各地响应” “革命派依赖新军的实力,立宪派凭借社会声望” ,紧扣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 10 -辛亥革命的史实分析解答。17.在古罗马攻占希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上饶市 横峰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考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