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蕉岭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级第三次质检历史试题(文科)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每小题 1.5 分,共 66 分)1、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于神,以测吉凶祸福。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 “天”已经开始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A.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 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C.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 D.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2、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
2、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 )A.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 B.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C.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 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3、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 )A.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B.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C.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 D.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4、两千多年前,中国先人通过观察等活动,探寻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
3、方面的变化规律,凝练成了“二十四节气” ,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 )A.历代气象的变化有规律可循 B.中国先人有“道法自然”的理念C.重农抑商政策对科技发展有影响 D.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控性5、经书就是儒家学派典籍的总称。在先秦时代,儒家学者们所学习和传承的只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汉武帝时,诗、书、礼、易、春秋遂被立为五经,因为乐是空有其名而无典籍留传。宋代一度扩大到 13 经。上述变化的实质是( )A.专制统治不断强化 B.儒家经典不断丰富C.孔孟儒学遭到破坏 D.历代统治者重视儒学发展6、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最初用意仅在于确立儒学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2他学派分沾。但到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梁启超、章太炎等著名学者则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传,是汉武帝在学术文化上的专制独裁政策。这一变化说明( )A.对儒家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 B.西方思想冲击儒学正统地位C.国人民主科学意识不断增强 D.思想认识受社会政治的影响7、自秦始皇泰山封禅以来,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帝王均到泰山举行封禅活动, “天命以为王 ,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五经通义 ) 。这说明( )A.君权神授观念不断深化 B.君主治国理政思想的宗教化C.君权受到
5、一定程度的制约 D.儒学思想成为主流8、美国学者波内克斯说:古欧洲有好几个里程碑式的变革,智者学派恰好产生于这些变革中期的希腊文化背景之中。这些变革包括伯里克利民主改革,这次改革把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统治的规则转变为多数人统治的规则,雅典由此从一个小城邦变为一个海洋帝国。材料表明( )A.雅典成为地跨欧亚非大帝国 B.思想变革得益于政治民主化C.智者学派的产生植根于经济 D.伯里克利改革完善民主政治9、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在以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的同时,又特别重视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 ,并以此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武器。这反映出( )A.文艺复
6、兴运动歌颂自然与人性 B.文艺复兴摧毁了神学世界观C.古希腊罗马文化有反专制色彩 D.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软弱性10、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说:“我们意大利人较之其他国家的人更不信奉宗教,更腐败,都是些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 ”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意大利人多为坏蛋,比如伊阿古(奥赛罗 ) 、夏洛克(威尼斯商人 )之流。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 )A.资产阶级追求现实世界的享乐 B.天主教会势力遭到了严重打击C.经济发展导致了两极分化严重 D.出现人文主义过于泛滥的弊端11、14 世纪意大利新建的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课程强调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教育学生要健
7、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反映了当时( )3A.人文主义的思潮达到顶峰 B.基督教新理念开始传播C.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出现 D.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精神12、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 ”该学者旨在强调( )A.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C.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D.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13、教会宣称购买赎罪券可以拯救自己的灵魂,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得救要靠信仰,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这就是“因信称义”
8、 。从本质上看“因信称义” ( )A.揭露了赎罪券对民众的欺骗 B.削弱了罗马教廷的神圣权威C.赋予了德意志民众自由精神 D.促进了资产阶级新教派的产生14、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 ”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 )A.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B.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C.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 D.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15、孟德斯鸠在其出版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认为,共和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具有爱国家、爱荣誉
9、、爱自由的美德。据此可知,该篇文章的主旨是( )A.赞美罗马共和制的诸多优点 B.为阐发启蒙思想寻找历史渊源C.研究不同政体产生的不同影响 D.为法国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16、文献三辅旧事载:“卫太子鼻大,武帝病,太子入省。江充曰:上恶大鼻,当持纸蔽其鼻而入。 ”1986 年甘肃天水放马滩 5 号汉墓出土一张西汉早期的纸质地图。对两段材料进行解读并推断,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A.汉武帝时日常使用纸已经十分普遍 B.考古发现的纸质地图与文献记载的纸可以互相印证4C.由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可推定使用纸不晚于西汉D.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纸都是绘图用纸17、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宋朝是一个科技
10、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为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 ”这里所说的“主因” ,主要是指宋朝的( )A.商品经济发展不足以打破封建专制统治 B.宋朝的科技发明无法推动社会改革C.商品经济仍然从属于传统的农耕经济 D.农耕经济制约社会改革与科技进步18、在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中藏有一幅明初(1389 年)绘制的绢绘本巨型世界地图,题为大明混一图 ,其地理覆盖范围包括亚、欧、非三大陆。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正确地绘出了非洲大陆的形状。据此推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西交通扩展为此地图的绘制奠定基础B.郑和的远航为此地图的绘制提供了线索C.当时中国地理知识处于世界较先进
11、水平D.当时中国海外贸易范围已覆盖欧亚非地区19、晚明时期,盛行文人士大夫与陶工合作制作茶壶的风气,不仅要在壶身刻诗铭句,还要刻上文人名款和匠人名款。这一风气反映出当时( )A.瓷器制作技术的高超 B.匠籍制度已经被废除C.传统等级观念的突破 D.市民文化居主导地位20、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 、 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 )A.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 B.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C.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 D.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21、16 世纪,西班牙医生赛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
12、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 19 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 人类的由来 ,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A.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B.教会失去原有权威5C.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 D.教会实行宽容政策22、牛顿的发现被认为“跳出了神秘的黑匣子,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 ”这是因为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 )A.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蒸汽时代 B.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C.从根本上冲击了宗教神学的基础 D.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飞跃23、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
13、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 ,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B.“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C.“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D.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2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据此判断,以下各项最有可能属于“第二次重大打击”的是(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D.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运动定律”25、有
14、学者认为, “中体西用”思想起了强化民族整合性的作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提倡抵御侵略,维护中华文明 B.明确反帝爱国,倡导中学为主C.强调经世致用,批判崇洋虚无 D.突出中学地位,否定西学价值26、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 18401899 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 7 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 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27、19 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是鼓吹学习西方最负盛名的著作,但其开头一篇却是道器 ,大讲中学
15、为道,西学为器。郑观应此举( )A.顺应了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 B.希望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C.体现了独尊中华鄙夷外邦的观念 D.试图回避以夷变夏的攻击锋芒28、1898 年,有报纸评论说:“出洋肄业之诸子弟,学成返国,早已习与性成,只知改洋6装,操洋语,娶洋妇,教洋书,或为洋人司出纳,或以洋人作舌人,从无一委质策名,供国家之用者。推其原弊,岂非幼稚时未明中国大道,先沾染外洋之习气使然耶!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留学教育危及清朝统治 B.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C.传统观念制约社会转型 D.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化特征29、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蕉岭县 蕉岭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