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4(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4(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4(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Cu 粉中混有 Fe 粉(用硫酸铜溶液)BCu 粉中混有 CuO(稀硫酸)CCO 中混有 CO2(氢氧化钠溶液)DCO 2中混有 CO(点燃)2两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的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了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Ba 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Cb 点时,两个烧杯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Dc 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粗盐中泥沙的去除可采用溶解
2、、过滤、蒸发的步骤;只用酚酞试液鉴别出 NaOH、HCl 和 NaCl 三种无色溶液;用 Fe(NO3)2溶液、Cu 和 Ag 比较 Fe、Cu 和 Ag 的金属活动性;可用 Ca(OH)2溶液来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 NaOH 溶液是否变质。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4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及分离、提纯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渍可将其投入足量的盐酸中B可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C用澄清石灰水吸收 CO2气体D除去 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 HCI,可将其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5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选项 归类 内容A 化石燃料
3、 煤、石油、天然气B 常见合金 黄铜、硬铝、玻璃钢C 同一物质 烧碱、火碱、苛性钠2D 糖类物质 淀粉、蔗糖、纤维素AA BB CC DD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 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 CO2是酸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C酸性溶液的 pH 小于 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 pH 小于 7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 操作方法A NaCl 溶液(Na 2CO3) Ca(
4、OH) 2溶液 过滤B KNO3(NaCl) H2O 蒸发、过滤C N2(O 2) 足量铜粉 加热D 稀硫酸(稀盐酸) 适量氯化钡溶液 过滤8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O 和 CO2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纯碱和烧碱都能与酚酞溶液变红,所以它们都属于碱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用于制氮肥 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A BC D9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A浓硫酸 B石灰石 C浓盐酸 D食盐水310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
5、钠溶液反应的 pH 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 点溶液的溶质为 NaOH 和 NaClBB 点溶液的溶质只有 NaClCa 点表示恰好中和所需的量 D该反应是 NaOH 溶液滴入稀 HCl 中11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有一种元素,所以只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DH 2O 和 H2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铁丝在
6、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生成C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了浅绿色D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二、填空题13钛(Ti)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 。现有 5 种含钛元素的物质:Ti、TiO 2、Ti 2O3、TiCl x、K 2TiO3。回答下列问题:(1)Ti 2O3读作_。(2)TiCl x中 Ti 的化合价是+4,那么 x 的值是_。(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TiCl x属于_。 (填选项)A化合物 B氧化物 C碱 D盐(4)已知 Ti2(SO4)3溶于水溶液呈紫色。Ti 2O3(紫黑色固体)在加热条件下
7、可溶于硫酸,生成 Ti2(SO4)3 。可观察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4请根据要求填空:4(1)胃液里含有的酸(填化学式)(2) “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其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在某黄金样品上滴加稀盐酸后,看到样品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此样品为(选填“真”或“假” )黄金(3)人体内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填化学式)(4)金属能导电,一般导线都是用金属制成(5)金属冶炼通常使矿石中金属元素转变为_(填“化合”或“游离”)态。(6)酸有多种分类方法,如下表格:一元酸 酸根 二元酸 酸根HCl Cl H2SO4 SO4HNO3 NO3 H2CO3 CO3CH3COOH CH3COO根据以上分类
8、信息,区分一元酸和二元酸的依据是:1515现有 Cu、Cu(OH) 2、Fe 2O3、BaCO 3、AgNO 3溶液、盐酸,若各取少量两两混合,可以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_个,其中有_个反应可以生成水,有_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三、推断题16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关系(“”表示物质间相互反应,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1)若乙、丙都是金属单质。乙与丙的盐溶液反应生成丙,则金属活动性乙比丙_(填“强”或“弱” ) ;丙为铜,则甲物质一定不可能是_。aO 2 bHCl cAgNO 3 dKOH(2)若乙、丙都是常见碱,其中乙的相对分
9、子质量大于丙。写出甲和乙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3)若甲、乙、丙分别是氧化物、酸、盐三种类别中的一种,丙常用做食品的干燥剂,5则乙的化学式:_。17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他们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 (1)根据图示,可首先确定乙是_;(2)图中没有体现出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是_;在少量甲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丙与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四、实验题18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 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
10、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气体依次通过A、B 两试剂瓶后,发现 A 瓶质量增加,B 瓶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 (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结论:该气体中一定含有;、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做出了两种猜测:猜测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猜测;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6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实验 1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到不产
11、生气体为止,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试管口有小水滴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正确实验 2 猜想正确、查阅资料:在百度网页中输入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可以获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再根据实验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实验中有白色粉末剩余,请用两种化学方法来验证剩余粉末是碳酸钠(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方法一:;方法二:。19小思同学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完毕后,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小思同学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你认为还可能有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
12、。【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实验与结论】 (1)小思同学取少量废液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后,酚酞不变色。于是小思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2)你认为小思同学的实验_(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_。(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_,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拓展与应用】 (1)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要想处理废液只得到氯化钙溶液,你的实验步骤是_。(2)通过以上探究,如果该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写一条) 。【交流与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7五、计算题20某工厂化验室用 20%的
13、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100g 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废液,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 4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种石油产品中的 H2SO4废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工厂废水中硫酸的含量,取 100g 废水于烧杯中,加入400g 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无不溶物,其它成份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请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1参考答案1D【解析】A、Fe 粉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uO 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
14、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O 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 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D【解析】【详解】A. 金属的活动性是指金属的反应能力,通常活动性越强,越易反应,或反应越快,该图横坐标为酸的质量,故变化率
15、不能表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当横坐标为时间是才能表示,而且最终产生氢气的量只能表示单位质量的金属产生氢气的能力,也无法表示金属活动性强弱,选项错误;B. 由图可知,a 点时,放镁的烧杯中的恰好完全反应,放锌的烧杯中酸过量,选项错误;C. 由图可知,b 点时,两个烧杯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锌多,因为由图可知,锌反应结束时,生成氢气的量比 b 点对应氢气少,选项错误;D. 由图可知,c 点时,两个烧杯中酸的量不足,都有金属剩余,选项正确。故选 D。【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3B【解析】试题分析:粗盐中泥沙的去除可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获得
16、较为纯净的盐;只用酚酞试液无法鉴别出 NaOH、HCl 和 NaCl 三种无色溶液,因为酚酞遇到酸和中性物质都不会变色;用 Fe(NO3)2溶液、Cu 和 Ag 无法比较 Fe、Cu 和 Ag 的金属活动性,因为三者都不会反应;可用 Ca(OH)2溶液来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 NaOH 溶液是否变质,因为氢氧化钙会和变质2后的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故选 B.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4B【解析】试题分析: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渍可将其投入足量的盐酸中,连金属铁也会反应,A 错误;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溶于水中,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B 正确;澄清石灰水是微溶于水,不能充分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十 单元 测试 解析 新版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