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过关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过关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过关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45 分钟,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2019邯郸高三质检)1847 年,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小工业家、小商人、学者、医生)的运动,而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运动”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把他们的理论称为共产主义,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名称。这反映出马克思和恩格斯( )A调整了工人阶级的革命对象B认为“社会主义”目标也是共产主义C有联合中等阶级革命的要求D还未区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解析:选 C。据材料“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小工业家、小商人、学者、医生)的运动,而共产主义是工人阶
2、级的运动” “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名称”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有联合中等阶级革命的要求,通过社会主义的准备再过渡到共产主义,故 C项正确。2.巴黎公社形成了异于“三权均衡”的“人民监督”这一新型的权力制约机制。在马克思看来,公社的“人民监督”像一个“倒金字塔”结构,与人民选举的“正金字塔”结构形成了权力对称,有效地防止了官僚腐败和权力失衡。这表明巴黎公社( )A实现了权力的绝对监督B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C选举权与监督权相矛盾D堪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典范解析:选 B。 直到现在也不能说实现了权力的绝对监督,题干中只是说“有效地防止了官僚腐败和权力失衡” ,故 A项错误;一个“倒金字塔”的人民
3、监督和一个“正金字塔”的人民选举共同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故 B项正确;题干揭示的是选举权和监督权相结合,而不是矛盾,故 C项错误;巴黎公社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仅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故 D项错误。3(2019湛江模拟)1917 年俄国相继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选项 区别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A 革命背景 沙皇统治矛盾重重 和平夺权化为泡影B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C 革命任务 推翻沙皇统治 推翻临时政府D 革命结果 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析:选 C。俄国二月革命为十月革命做了铺垫,但与十
4、月革命是截然不同性质的革2命,这与两者的背景关联度不大,故 A项错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布尔什维克都在两次革命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故 B项错误;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完成了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故 C项正确;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十月革命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革命结果并不能证明二者性质的不同,故 D项错误。4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
5、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 ”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A 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 和平法令中的规定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D 土地法令中的规定解析:选 A。由材料中“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 “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的信息说明他们正在讨论俄国革命的步骤问题,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准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结束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为俄国革命指明方向,故 A项正确;从材料可知当时党内分歧是没有理解列宁主张,说明还没有认识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B、C、D 项都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实行的,都不是分歧的内容,故 B、C、D 项错误。5(2019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
6、)董必武在重游某地后挥笔提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毛泽东同志称诗中记述的事件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这一事件(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确定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D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解析:选 D。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所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故 D项正确。6(2019天津河西区模拟)法国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 ;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
7、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是(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3C追求民主、平等D确立分权与制衡的原则解析:选 C。据材料“专制之下无祖国” “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可以得出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是追求民主、平等,故 C项正确。7(2019扬州期末)下表列出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中序号“九”的内容是( ) 目录序号 内容三 南开学校八 黄埔军校九十二 南昌起义二十六 坚持在重庆(上) A.五四风暴 B从统一广东到北伐C长征路上 D抗战胜利和双十公告解析:选 B。黄埔军官学校成立于 19
8、24年,南昌起义爆发于 1927年,因此序号“九”的时间是 19241927 年之间。从统一广东到北伐是在 1926年,符合题干时间,故 B项正确;五四运动发生在 1919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 A项错误;长征是 1934年到 1936年,故 C项错误;抗战胜利和双十公告是在 1945年,故 D项错误。8(2019吉林模拟)1934 年 9月红旗周刊指出:“湖南江西等六省灾情最重,良田被毁,饿殍遍布,国民政府因国民党腐化而救灾不力,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 ”该文章的主旨是( )A向全国通报六省灾情以争取救援B揭露国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动性C只有建立
9、人民政权才能断绝灾害D将救灾工作同土地革命结合起来解析:选 D。从材料“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可知,文章把救灾与推翻国民党腐朽统治的土地革命任务相结合,故 D项正确。9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这说明长征( )A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B.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4C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D.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革命主力解析:选 C。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随着国内外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探究 一轮 复习 第四 单元 马克思主义 产生 发展 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过关 检测 2019 届新题 解析 岳麓版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04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