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1第34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1第34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1第34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后达标检测(建议用时:45 分钟)一、选择题1(2019齐鲁名校协作体联考)春秋战国时代贵族教育的内容,如六艺之学,通过孔子这样的士人,传递到一般社会。 “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让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贵族文化的下移( )A反映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彻底结束B导致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D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解析:选 D。据材料“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结合所学可知贵族文化的下移能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故 D 项正确。2(2019广安诊断)论语中,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孔子死后, “儒分为八” 。这反映出当时儒
2、学的特征是( )A思想内涵的丰富性 B核心理念的多样性C治国措施的深刻性 D传播阶层的广泛性解析:选 A。材料“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说明孔子弟子对其思想做出不同解释,反映出孔子思想内涵丰富,故 A 项正确。3(2019三明模拟)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的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 。上述现象反映的是( )A学术气氛空前浓厚 B出现百家争鸣局面C养士之风极为盛行 D学术适应政治需要解析:选 D。根据材料“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的宗旨”可知,代表不同社
3、会阶层的诸子百家都在试图运用自己的学术主张来服务于现实政治,故 D 项正确。4(2019重庆名校联盟联考)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提出“仁”和“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孟子认为道德修养是圣人才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提出君子“至德”的实现是遵循道德的结果。据此可知,他们都强调( )A道德自律理应是个体的自觉追求B独立平等是个体道德自律的前提C只有道德自律才能建立和谐社会D诸侯国君是社会道德自律的楷模解析:选 A。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孟子以及荀子三位思想家都注重道德修养在个体价值中的重要作用,故 A 项正确;封建社会不可能也从来就未实现过所谓的独立平等,故2B 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有关社会和
4、谐的相关提及,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根本就没有对所谓诸侯国君的相关提及,而且这种表述也根本不符合常识和逻辑,故 D 项错误。5(2019宣城期末)史载,孟子到过齐、宋、滕、鲁、魏诸国,所游说的诸侯达数十人,出游之时,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并且在齐国位列客卿,可见其声势之浩大,地位之隆宠。材料表明( )A孟子学说符合诸侯意愿B儒学思想成为时代主流C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D士在战国时代十分活跃解析:选 D。孟子的学说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而不是符合诸侯的意愿,故 A 项错误;儒学思想成为时代主流是在西汉武帝时,故 B 项错误;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可以得
5、出士在战国时代十分活跃,故 D 项正确。6(2019德州期末)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这一“倾向”主要表现在( )A重视礼义道德教育 B提出“仁政”思想C主张治国礼法并施 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解析:选 C。荀子在继承孔、孟“礼”的同时,也吸收法家“法”的理念,使其更符合社会实际,故 C 项正确;孔、孟重视礼义道德的教育,故 A 项错误;“仁政”思想是孟子思想的核心,故 B 项错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故 D 项错误。7(2019周口期末)战国某学派提出:“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 ”这一思想在当时(
6、)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B推动了各国的变法运动C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D维护了社会的等级秩序解析:选 C。材料该学派主张“绝圣弃智” ,体现出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故 A 项错误;B 项是法家思想的影响,与道家思想无关,故 B 项错误;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故 C 项正确;D 项是儒家思想的影响,与道家思想无关,故 D 项错误。8(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有学者认为:“昔日维系社会之纲纪逐渐失效,且诸侯强大之事实,与攻伐兼并,互为因果。侵略与自卫皆有待于富强。于是君权之扩张遂同时成为政治上之需要与目的,而政治思想亦趋于尊君国任法术之途径矣。 ”这
7、一观点可以说明( )A法家思想兴起的客观背景3B董仲舒改造儒学的动机C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必然D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原因解析:选 A。由材料“君权之扩张遂同时成为政治上之需要与目的,而政治思想亦趋于尊君国任法术之途径矣”可知加强君权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是法家思想兴起的客观背景,故 A 项正确。9(2019乌鲁木齐模拟)“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 ”这一主张属于( )A “仁爱”的思想 B “兼爱”的思想C “礼治”的思想 D “尚贤”的思想解析:选 B。 “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强调以普世的爱对待周围的人,故 A 项错误;“爱人,
8、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强调对所有人的爱,属于“兼爱” ;故 B 项正确;“礼治”强调贵贱有序,故 C 项错误;“尚贤”强调对贤能的推崇,故 D 项错误。10(2019青岛调研)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 )A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C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D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解析:选 A。 论语重视礼和仁,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这反映出儒学和道家不同的人生追求,故 A 项正确;老子和孔子同处于春秋时期,有相同的时代背景,故 B 项错误;老子主张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探究 一轮 复习 第十二 单元 34 春秋 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课后 达标 检测 2019 届新题 解析 新人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0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