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新疆乌鲁木齐市 70 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国际基本物理量的是 ( )A. 焦耳 B. 牛顿 C. 长度 D. 千克【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国际基本物理量可知本题考查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根据国际上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进行分析求解;【详解】A、焦耳、牛顿、千克都是物理单位,不是物理量,故 ABD 错误;C、长度属于国际单位制规定的基本物理量,故 C 正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七个基本物理量,长度、时间、质量、电流、物质的量、热力学温度、光强度,需识记。2.滑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 4s 后停止运动,若在第 1
2、秒内的位移是 14m,则物体在第 2 秒内的位移为( )A. 5m B. 10m C. 14m D. 12m【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物体经 4s 后停止运动,可知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本题考查匀减速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逆向思维可以反向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运用在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等规律进行分析求解;1:3:5:7.【详解】匀减速直线运动经 4s 停下来,采用逆向思维,因为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 1s 内、第 2s 内、第 3s 内、第 4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7,则匀减速运动第 1s 内和第 2s 内的位移之比为 7:5,第 1s 内的位移为 14m,则第
3、2s 内的位移为 10m,故选项 B 正确,ACD 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推论,以及掌握逆向思维的运用。23.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斜面对物体作用力的方向是( )A. 沿斜面向上B. 垂直斜面向上C. 竖直向上D. 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斜面对物体作用力可知本题考查力的合成,根据力的合成与平衡的规律,利用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求解;【详解】因为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处于平衡,则知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值反向,即方向竖直向上,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就是斜面对物体作用力,所以斜面对物体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 C 正确,ABD
4、 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进行分析,知道共点力平衡的特点。4.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 3s 内的位移为 1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第 3 秒末的速度一定是 9m/sB.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 4.8m/s2C. 物体在前 5s 内的位移一定是 60mD. 物体在 3s 内的位移一定是 17m【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可知本题考查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和平均速度公式,运动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进行分析求解;【详解】由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未知,知道第 内的位移,无法
5、求出物体的加速度、3s3前 内的位移及第 内的位移,但是可以求出前 5s 内的平均速度;3s 5s由于第 3s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 时的瞬时速度为: ,而 时刻为 内2.5s v=121m/s=12m/s 2.5s 5s的中间时刻,故前 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前 内的位移一定是 ,故 C 正5s 12m/s 5s 512m=60m确,故 ABD 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和平均速度公式,并能熟练运用,要注意本题中初速度没有给出。5.若有 A、B、C 三辆汽车同时同地出发沿笔直公路行驶,它们运动的情况在 x-t 图象中如图所示,则在 20s 内,它们的平均速率关系为( )
6、A. vAvB=vCB. vA=vB=vCC. vAvBvCD. vA=vBsB=sC v=st vAvB=vC故选项 A 正确,BCD 错误。【点睛】本题是 x-t 图象,其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利用图像找出路程,利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表示平均速率,不要与平均速度混淆。6.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 4N、6N、8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 6kg 某一物体,则该物体加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 3N/kg 0 B. 5N/kg 3N/kg C. 9N /kg 0 D. 18N/kg 2N/kg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三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求解加速度可知,本题考查力的合成和牛顿
7、第二定律,根据力的合力与牛顿第二定律规律,运用三个力的合力范围和 进行分析求解;a=F合m【详解】当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同方向时,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即为:F合 max=4N+6N+8N=18N若先把 与 的力合成,则合力的范围是 ,而 8N 在这一个范围内,所以它4N 6N 2NF10N们三个力合力的最小值为 F合 min=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可得加速度的范围为: ;a=F合m 0a3N/kg该物体加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0,故 A 正确,BCD 错误。3N/kg【点睛】当多个力合成时,它们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时,合力最大;求最小合力时,先考虑合力为零的情况。7. 如图所示,测力
8、计上固定有一个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用一根细线将一个质量为0.4kg 的小球挂在斜面上,测力计有一定的示数。当细线被剪断物体正下滑时,测力计的示数将A. 增加 4N B. 增加 3N C. 减少 2N D. 减少 1N【答案】D【解析】物体静止时,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为 ,当绳子剪断,物体下滑,绳子上没有拉力,拉力竖直向下的分力为 ,所以可知测力计的示数将减少 1 N,故 D 错误故选 D58.如下图甲所示,质量为 lkg 的物体在恒定外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其初速度 v0,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64。则下列该滑块所受摩擦力 F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9、( g=10m/s2)A. B. C. D. 【答案】BD【解析】物体速度减速为零时,可能静止也可能反向运动,符合条件的为 BD 两个选项。9. 如图是 A、B 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从图象上可知( )A. A 做匀速运动, B 做匀加速运动B. 20s 末 A、B 相遇C. 20s 末 A、B 相距最远D. 40s 末 A、B 相遇【答案】ACD【解析】【分析】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通过的位移,面积差越大代表距离越远,面积相等代表相遇【详解】A、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物体 A 的速度
10、保持不变,故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 的斜率保持不变,故 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B、C、在 020s 内物体 A 的速度始终大于物体 B 的速度,并且 A 的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6的面积代表 A 的位移,而 B 的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 B 的位移,两个面积的差代表两者之间的距离.由图可知在相遇之前 20s 末 A、 B 相距最远;故 B 错误,C 正确.D、由图可知:40s 末, A 的位移 x1=540=200m, B 的位移 ,可知x2=124010m=200m40s 末两个物体的位移相等,故 40s 末 A、 B 相遇;故 D 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 B.【
11、点睛】解决追击相遇问题可以利用运动学公式,也可以利用速度时间图象,但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更简洁,计算量更小10.如图所示,物块 a、b 和 c 的质量相同,a 和 b、b 和 c 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 S1和S2相连,通过系在 a 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 O;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绳剪断,将物块 a 的加速度记为 a1,S 1和 S2相对原长的伸长分别为l 1和l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剪断瞬间A. a1=3g B. a1=0 C. l 1=2l 2 D. l 1=l 2【答案】AC【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 m,剪断细绳的瞬间,绳子的拉力消失,弹簧还没有来得及改变,所以剪断细绳的瞬间 a
12、受到重力和弹簧 的拉力 ,剪断前对 bc 和弹簧组成的整体分析可知S1 T1,故 a 受到的合力 ,故加速度 ,A 正确,T1=2mg F=mg+T1=mg+2mg=3mg a1=Fm=3gB 错误;设弹簧 的拉力为 ,则 ,根据胡克定律 可得 ,C 正确,S2 T2 T2=mg F=kx l1=2l2D 错误。【考点定位】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方法技巧】做本类型题目时,需要知道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来不及发生变化,即细线的拉力变为零,弹簧的弹力吧不变,然后根据整体和隔离法分析。【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711.如图(a) ,一物块在 t=0 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 vt 图线如图(b)
13、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 、 、 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v0 v1 t1A. 斜面的倾角B. 物块的质量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答案】ACD【解析】小球滑上斜面的初速度 已知,向上滑行过程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末速度 0,那么平均速v0度即 ,所以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向上滑行过程v02 s=v02t1,向下滑行 ,整理可得 ,从而可计算出斜面v0t1=gsin+gcos v1t1=gsingcos gsin=v0+v12t1的倾斜角度以及动摩擦因数,选项 AC 对。根据斜面的倾斜角度可计算出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选项 D 对。仅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疆 乌鲁木齐市 第七十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物理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