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通海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云南省通海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通海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云南省通海二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一、单选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6 分) 1.自 2014 年 12 月份始,我国已有 14 个省市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简称 ETC)正式联网运行,这一系统极大地方便了司机和收费工作人员假设汽车以 15 m/s 的速度朝收费站匀速驶来,为了便于 ETC 系统完成自动甄别、记录和收费工作,汽车需要在车头距 ETC 收费系统中心线前 15 m 处正好减速至 5 m/s,然后匀速行驶,当车头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到原速行驶,若设汽车减速、加速时均做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均为 1 m/s2,则一辆汽车通过 ETC系统
2、耽误的时间约为( )A. 13 s B. 11 s C. 10 s D. 9 s【答案】D【解析】【详解】汽车减速运动的时间 ,汽车减速运动的位移;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 ;过站后的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有对称性,则 , 。若匀速运动,通过对应位移的时间,耽误的时间。故 D 项正确, ABC 三项错误。t=t1+t2+t3t=10+3+1014.3s=8.7s9s2.跳高运动员在做如图所示的四种过杆姿势时,重心最能接近甚至低于横杆的是( )【答案】D2【解析】四种过杆姿势中,前三种姿势过杆时重心均在杆上,而背越式过杆时,头、躯干、腿依次过杆,身体的大部分与杆接近甚至低于杆3.杂技演员每隔相等时间向上抛
3、一小球,若每个小球上升高度都是 1.25 米,他一共有 4 个小球,要想使节目连续不断表演下去,在他的手中总要有一个小球停留,则每个小球在手中停留的时间是( g 取 10 m/s2)( )A. s B. s C. s D. s15 14 13 13【答案】C【解析】【分析】解答本题要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尤其是对其运动“对称性”的理解,然后利用位移公式求解。【详解】每个球的最大高度都是 1.25m,根据 h gt2,解得: ;根据12 t 2hg 21.2510 0.5s竖直上抛的对称性可知,当手刚接住一个球时,空中有 3 个球,一个球刚上升,有一个在上升,一个在下降,共 3 个时间间隔t
4、,故球在手中停留的时间是 ,故 C 正确,t23t 13sABD 错误;故选 C。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不受力的运动C. 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度为 g 的曲线运动D. 纸片在大气中的下落是自由落体运动【答案】A【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加速度为 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选项 A 正确;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受重力的运动,选项 B 错误;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度为 g 的直线运动,选项 C错误; 纸片在大气中的下落,由于受空气阻力作用,则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 D 错误;故选 A.5.下列所研究的物体,可看做质点的
5、是( )A. 天文学家研究地球的自转3B. 用 GPS 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C. 教练员对百米运动员的起跑动作进行指导D. 在伦敦奥运会比赛中,乒乓球冠军张继科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天文学家研究地球的自转时,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故 A 错误;用 GPS 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因为远洋海轮比大海小得多,所以可以把远洋海轮看成质点,故 B 正确;教练员对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进行指导,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故 C 错误;在国际大赛中,乒乓球运动员王皓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不能看成质点,故 D 错误。考点:质点【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质点概念的理解。属于
6、容易题目。质点就是为了研究物体的方便,而抽象出来的一个理想的模型,当一个物体有质量,并且形状,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那么就可以把它看作是质点,所以一个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教条主义式的理解。6. 下列关于超重、失重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超重现象就是重力增大,失重现象就是重力减小B. 无论是超重还是失重,实质上作用在物体上的重力并没有改变C. 卫星中物体,从一发射开始,就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 不论因为什么原因,只要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压力(或拉力)增大了,就称物体处于超重状态【答案】B【解析】解:A、B、当物体的加速度向上时,处于超重状态;当加速度方向向下
7、时,处于失重状态,与物体的重力没有关系即重力不变,则 A 错误,B 正确C、卫星中物体,发射向上加速为超重,则 C 错误D、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压力(或拉力)增大了时,若没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则不处于超重状态则 D 错误故选:B【点评】明确超重,失重中的物体重力都没有变化7.某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4A. 该物体做匀减速运动B. 它的初速度为 20 m/sC. 加速度为 10 m/s2D. 前 20 s 内的位移为 600 m【答案】A【解析】物体的速度均匀减小,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选项 A 正确; t0 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由题图知,初速度为 30 m/s,选项
8、 B 错误;加速度 a 1 m/s2,选项 C 错误;图线与030m/s30s两个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则前 20 s 内的位移 x 20 m400 m,选项 D30+102错误故选 A.点睛:熟练掌握速度图象的物理意义,斜率等于加速度, “面积”等于位移;能够利用速度图象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位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8.如图所示,每一个图都有两条图线,分别表示同一直线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哪些图对应的运动不能实现 (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可知物体的初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且不变,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图线也是一
9、条倾斜直线,也是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错误B、由加速度图象可知:加速度方向为负值,且加速度不变,即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斜率为负,也表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错误5C、由加速度图象可知:物体加速度为负值,大小不变,初速度为零,所以物体做沿负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也表示沿负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错误D、由加速度图象可知:物体加速度均匀增大,而速度图像表示物体做因素直线运动,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正确故选 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点评:因为两个图象表示一种运动,所以可以根据加速度图象确定物体的运动
10、情况,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是否正确即可判断9.某同学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绘制了物体运动的 x-t 图象,如图所示图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移 x,横坐标表示时间 t,由此可知该物体做( )A. 匀速直线运动B. 变速直线运动C. 匀速曲线运动D. 变速曲线运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x-t 图象所能表示出的位移只有两个方向,即正方向与负方向,所以 x-t 图象所能表示的运动也只能是直线运动x-t 图线的斜率反映的是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速度在变化,故 B 项正确,ACD 错误故选 B考点:x-t 图象【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抓住图象的数学意义:斜率表示速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图象分析物体
11、的运动情况,是学习物理必须培养的基本功10.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的物体加速度大B. 轻的物体加速度大6C. 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D. 加速度在地球上任何地点都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是 g,与物体的重力大小及物体的质量均无关,随地球纬度的变化略有不同,故选 C.考点:重力加速度11.如图所示,一物块从一光滑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顶端 O 点无初速释放后,先后通过P、Q、N 三点,已知物块从 P 点运动到 Q 点与从 Q 点运动到 N 点所用的时间相等,且 PQ 长度为 3m,QN 长度为 4m,则由上述数据可以求出 OP
12、的长度为( )A. 2m B. m C. m D. 3m98 258【答案】C【解析】【分析】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即 ,结合 Q 的速度等于 PN 段的平均速度,x=at2求出 Q 的速度,再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 OQ 的距离,结合 PQ 距离求出 OP 长度;【详解】设相等的时间为 t,加速度为 a,由: ,得加速度:x=at2 a=xt2=43t2=1t2Q 点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 PN 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vQ=vPN=4+32t =72t则 OQ 间的距离: xOQ=v2Q2a=494t2t22=498m则 OP 长度为: ,故 ABD 错误,C 正确。xOP=xOQxPQ
13、=498m3m=258m【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即 。x=aT212.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线可知其速度 时间的关系为v-t -7A. v=(4+2t)m/sB. v=(-4+2t)m/sC. v=(-4-2t)m/sD. v=(4-2t)m/s【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知,初速度为 由斜率等于加速度,则得加速度为:v0=4m/s,故根据数学知识得: ,故 B 正确;a=vt=4(4)4m/s2=2m/s2 v=v0+at=(4+2t)m/s考点:考查了速度
14、时间图像【名师点睛】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需要掌握三点,一、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看运动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只要考虑速度的正负是否发生变化,二、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三、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轴上方表示正方向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方向位移二、多选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 16 分) 13. 如图所示,A、B 为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绕绳装置,转动 A、B 改变绳的长度,使光滑挂钩下的重物 C 缓慢上升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物 C 所受的合外力不变 B. 重物 C 所受的合外力逐渐增大C. 绳的拉力逐渐增大 D. 绳的拉力逐渐减少【答案】AC【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通海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物理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